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调试方案五篇

调试方案五篇

发表时间:2024-02-03

对于重要的事情,事先作好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建立方案我们在建立方案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考虑全面,精心为您整理的“调试方案”,继续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您阅读下文!

调试方案(篇1)

调试方案是指在软件开发或硬件制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修复,来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一份优秀的调试方案,不仅能够快速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还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调试方案一般分为两大类:软件调试和硬件调试。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类调试方案的常见步骤和技巧。

一、软件调试方案

1. 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是软件测试的第一步。在这一步中,需要确定测试的目的、范围、时间、工具和资源等。测试计划需要详尽地记录每个测试环节的步骤和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2.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软件开发中的基本测试环节之一。它主要是针对程序中的每个独立模块进行测试,以保证这些模块能够单独正常工作。在单元测试中,需要精心设计测试用例,以涵盖各种常见和异常情况。同时,还需要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以提高测试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3. 集成测试

在集成测试中,需要测试各个独立模块之间的集成情况。测试人员需要验证模块间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兼容性、并发性和性能问题。

4.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主要是验证整个软件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此时,测试人员需要模拟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并全面测试系统各个功能和界面。测试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产品性质和用户群体进行多样化测试,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5. 安全测试

在安全测试中,需要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测试人员需要模拟各种攻击情况,例如拒绝服务攻击、SQL注入攻击和XSS攻击等,并测试系统是否能够及时检测和防御这些攻击。

二、硬件调试方案

1. 硬件测试计划

在硬件调试中,同样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测试计划需要确定测试的对象、测试的方法、测试的环境以及测试的目标和标准等。硬件测试计划需要考虑到硬件不同的部件和接口,以便实现对硬件的全面测试。

2. 电路板联通性测试

电路板联通性测试是硬件调试中的基础测试环节之一。这一步需要验证电路板上的各个部件和接口是否正常运作。测试人员需要使用万用表等测试工具,逐一检测电路板各个部件和接口的状态,并记录测试结果。

3. 部件可靠性测试

在部件可靠性测试中,需要对硬件部件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和测试,以验证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人员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不同类型的测试,例如电磁干扰测试、振动测试和温度/湿度循环测试等。测试工具和设备和测试细节需要根据不同的部件和产品进行调整。

4. 整机测试

在整机测试中,需要验证整个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测试人员需要进行参数调整、设备配对、通信测试等。同时,还要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刻意模拟各种极端环境,例如高海拔、低空气压等,验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调试方案在软件开发和硬件制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试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测试计划执行,针对不同环节进行细致、全面的测试,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调试方案(篇2)

污水处理调试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

试运行指导手册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指导手册

一、宗旨

本手册是针对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工作编写的,可供安装、调试及营运工作人员使用,亦可作为建设方、施工方施工验收之参考。

二、纲目

手册含以下主要内容:

调试条件、调试准备、试水方式、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分段调试、接种菌种、驯化培养、全线连调、检测分析、改进缺陷、补充完善、正式试运行、自行检验、正式提交检验、竣工验收。

三、细则

1、调试条件

(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

(2)设备安装完成;

(3)电气安装完成;

(4)管道安装完成;

(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2、调试准备

(1)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含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

(2)拟定调试及试运行计划安排;

(3)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气(压缩空气、蒸汽),电,药剂的购置、准备;

(4)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赌塞管道的沙袋等;

(5)必须的检测设备、装置(PH计、试纸、COD检测仪、SS);

(6)建立调试记录、检测档案。

3、试水(充水)方式

(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

3、1/

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暂停3-8小时,检查液面变动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特别注意:设计不受力的双侧均水位隔墙,充水应在二侧同时冲水。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3)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是按设计水位高程要求,检查水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

4、单机调试

(1)工艺设计的单独工作运行的设备、装置或非标均称为单机。应在充水后,进行单机调试。

(2)单机调试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按工艺资料要求,了解单机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和管线连接。

b、认真消化、阅读单机使用说明书,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机座是否固定牢。

c、凡有运转要求的设备,要用手启动或者盘动,或者用小型机械协助盘动。无异常时方可点动。

d、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润滑脂)加至油标指示位置。

e、了解单机启动方式,如离心式水泵则可带压启动;定容积水泵则应接通安全回路管,开路启动,逐步投入运行;离心式或罗茨风机则应在不带压的条件下进行启动、停机。

f、点动启动后,应检查电机设备转向,在确认转向正确后方可二次启动。g、点动无误后,作3-5min试运转,运转正常后,再作1-2h的连续运转,此时要检查设备温升,一般设备工作温度不宜高于50-60℃,除说明书有特殊规定者,温升异常时,应检查工作电流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超过规定范围的应停止运行,找出原因,消除后方可继续运行。单机连续运行不少于2h。

(3)单车运行试验后,应填写运行试车单,签字备查。

5、单元调试

(1)单元调试是按水处理设计的每个工艺单元进行的,如格栅单元、调节池单元、水解单元、好氧单元、二沉单元、气浮单元、污泥浓缩单元、污泥脱水单元、污泥回流单元„„„的不同要求进行的。

(2)单元调试是在单元内单台设备试车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每个单元可能有几台不同的设备和装置组成,单元试车是检查单元内各设备连动运行情况,并应能保证单元正常工作。

(3)单元试车只能解决设备的协调连动,而不能保证单元达到设计去除率的要求,因为它涉及到工艺条件、菌种等很多因素,需要在试运行中加以解决。

(4)不同工艺单元应有不同的试车方法,应按照设计的详细补充规程执行。

6、分段调试

(1)分段调试和单元调试基本一致,主要是按照水处理工艺过程分类进行调试的一种方式。

(2)一般分段调试主要是按厌氧和好氧两段进行的,可分别参照厌氧、好氧调试运行指导手册进行。

7、接种菌种

(1)接种菌种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艺单元,如主要有水解、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单元,接种是对上述单元而言的。

(2)依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应分别接种不同的菌种。

(3)接种量的大小: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应少于水量的8-10%,否则,将影响启动速度;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不少于水量的5%。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规定范围正常启动。

(4)启动时间:应特别说明,菌种、水温及水质条件,是影响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讲,低于20℃的条件下,接种和启动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此。因此,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以每天6000m3为例,建议第一期,在水解和好氧池中各投加12t活性污泥(注意应采取措施防止无机物污泥进入),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条件,连续闷曝(曝气期间不进水)3-7d后,检查处理效果,在确定微生物生化条件正常时,方可小水量连续进水20-30d,待生化效果明显或气温明显回升时,再次向两池分别投加10-20t活性污泥,生化工艺才能正常启动。

(5)菌种来源,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汉斯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

8、驯化培养

(1)驯化条件:一般来讲,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出变化,常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件尽量一致,当做不到时,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养水源,果汁废水因浓度较高不能作为直接培养水,需要加以稀释,一般控制COD负荷不高于1000-1500mg/L为宜,这样需要按1:1(生活污水:果汁废水)或2:1配制作为原始驯化水,驯化时温度不低于20℃,驯化采取连续闷曝3-7d,并在显微镜下检查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依据长期实践经验,按照不同的工艺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观察微生物生长状况,也可用检查进出水COD大小来判断生化作用的效果。

(2)驯化方式:驯化条件具备后,连续运行已见到效果的情况下,采用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条件,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条件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好氧正常启动可在10-20d内完成,递增比例为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的很多,一般应控制挥发酸(VFA)浓度不大于1000mg/L,且厌氧池中PH值应保持在6.5-7.5范围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水量才可慢慢递增。一般来讲,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需要3-6个月才能完成。

(3)厌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艺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个工程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加以调整。

9、全线调试

(1)当上述工艺单元调试完成后,污水处理工艺全线贯通,污水处理系统处于正常条件下,即可进行全线连调。

(2)按工艺单元顺序,从第一单元开始检测每个单元的PH值(用试纸)、SS(经验目测)、COD(仪器检测),确定全线运行的问题所在。

(3)对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艺的单元,全面进行检测调试,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4)各单元均正常后,全线连调结束。

10、抓住重点检测分析

(1)全线连调中,按检测结果即可确定调试重点,一般来讲,重点都是生化单元。

(2)生化单元调试的主要问题

a、要认真检查核对该单元进出水口的位置、布水、收水方式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b、正式通水前,先进行通气检测,即通气前先将风机启动后,开启风量的1/4-1/3送至生化池的曝气管道中,检查管道所有节点的焊接安装质量,不能有漏气现象发生,不易检查时,应涂抹肥皂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修复至要求。

c、检查管道所有固定处及固定方式,必须牢固可靠,防止产生通水后管道产生松动现象。

d、检查曝气管、曝气头的安装质量,不仅要求牢固可靠,而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高低误差不大于±1㎜,检查无误后方可通水。

e、首次通水深度为淹没曝气头、曝气管深度0.5m左右,开动风机进行曝气,检查各曝气头曝气管是否均衡曝气。否则,应排水进行重新安装,直至达到要求为止。f、继续充水,直到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再次启动曝气应能正常工作,气量大、气泡细、翻滚均匀为最佳状态。

g、对不同生化方式要严格控制溶解氧(DO)量。厌氧工艺不允许有DO进入;水解工艺,可在10—12h,用弱空气搅拌3--5min;缺氧工艺DO应控制在小于0.5mg/L范围内;氧化工艺则应保证DO不小于2--4mg/L。超过上述规定将可能破环系统正常运行。

11、改善缺陷、补充完善

(1)连续调试后发生的问题,应慎重研究后,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予以完善,保证达到设计要求。

(2)一般来讲,改进措施可与正常调试同步进行,直到系统完成验收为止。

12、试运行

(1)系统调试结束后应及时转入试运行。

(2)试运行开始,则应要求建设方正式派人参与,并在试运行中对建设方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运行操作。

(3)试运行时间一般为10--15天。试运行结束后,则应与建设方进行系统交接,即试运行前期污水站全部设施、设备、装置的保管及运行责任由工程施工承包方自行承担;试运行期,则由施工方、建设方共同承担,以施工方为主;试运行交接后则以建设方为主,施工方协助;竣工验收后则全权由建设方负责。

13、自验检测

(1)由施工方制定自验检测方案,并做好相应记录。

(2)连续三天,按规定取水样(每2h一次,24h为一个混合样),分别在进出水口连续抽取,每天进行检测(主要为COD、PH、SS),合格后即认定自检合格。

14、交验检测

(1)由施工方将自检结果向建设方汇报,建设方认同后,由建设方寄出交验书面申请报告,报请当地环保监测主管部门前来检测。

(2)施工方,建设方共同准备条件,配合环保主管部门进行检测。

(3)检测报告完成后,工程技术验收完成。

15、竣工验收

(1)由施工方向建设方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并向建设方提供竣工资料。

(2)由建设方组织,并正式起草竣工验收报告,报请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3)正式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

指导手册

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手册

1、目的:本手册用于厌氧生物降解工艺单元的运行管理。

2、内容及对象:手册包括有以下7个内容:即: 厌氧生物反应概述;厌氧技术优势和不足;反应机理;厌氧反应器类型;厌氧反应器工艺控制条件;启动方式;运行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手册适用于厌氧反应器操作人员、污水站技工、化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3、厌氧反应概述:

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的过程,称为废水的生物处理。根据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又分为好氧、厌氧和介于两者间的兼性微生物。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即沼气)和水。

厌氧是一种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把废水治理和能源相结合,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使用。

4、厌气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4.1可作为环境保护、能源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结合系统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4.2耗能少,运行费低,对中等以上(1500mg/L)浓度废水费用仅为好氧工艺1/3.4.3回收能源,理论上讲1kgCOD可产生纯甲烷0.35m3,燃值(3.93×10-1J/m3),高于天然气(3.93×10-1J/m3)。以日排10t COD工厂为例,按COD去除80%,甲烷为理论值80%计算,日产沼气2240m3,相当于2500m3天然气或3.85t煤,可发电5400Kwh.4.4设备负荷高、占地少。

4.5剩余污泥少,仅相当于好氧工艺1/6~1/10.4.6对N、P等营养物需求低,好氧工艺要求C:N=(350-500):5:1。

4.7可直接处理高浓有机废水,不需稀释。

4.8厌氧菌可在中止供水和营养条件下,保留生物活性和沉泥性一年,适合间断和季节性运行。

4.9系统灵活,设备简单,易于制作管理,规模可大可小。

厌氧不足:

1、出水污染浓度高于好氧,一般不能达标;

2、对有毒性物质敏感;

3、初次启动缓慢,最少需8-12周以上方能转入正常水平。

5、反应机理:

厌氧反应过程是对复杂物质(指高分子有机物以悬浮物和胶体形式存在于水中)生物降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反应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5.1水解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成小分子。例如:纤维素被纤维酶水解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麦牙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为短肽和氨基酸等,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被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为细胞所利用。

5.2发酵阶段——小分子的化合物在发酵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一阶段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VFA)醇类、乳酸、CO2、氢、氨、硫化氢等。

5.3产酸阶段——上一阶段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5.4产甲烷阶段——在这一阶段乙酸、氢、碳酸、甲酸和甲醇等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细胞物质。原理图如下:

复杂有机物

水解、发酵

=100:5:1,厌氧工艺为C:N

脂肪酸(﹥C2)硫酸盐还原

产乙酸

H2+CO2 乙酸

产甲烷 产甲烷 CH4+CO2 硫酸盐还原 硫酸盐还原 H2S+CO2 a、水解阶段——含有蛋白质水解、碳水化合物水解和脂类水解。

b、发酵酸化阶段——包括氨基酸和糖类的厌氧氧化,以及较高级脂肪酸与醇类的厌氧氧化。

c、产乙酸阶段——含有从中间产物中形成乙酸和氧气,以及氢气和二氧化碳形成乙酸。

d、产甲烷阶段——包括从乙酸形成甲烷,以及从氧、二氧化碳形成甲烷。废水中有硫酸盐时,还会有硫酸盐还原过程,如虚线所示。

6、厌氧反应器类型: 6.1普通厌氧反应池 6.2厌氧接触工艺

6.3升流厌氧污泥库(UASB)反应器 6.4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库(EGSR)6.5厌氧滤料(AF)6.6厌氧流化库反应器 6.7厌氧折流反应器(ABR)6.8厌氧生物转盘 6.9厌氧混台反应器等.7、厌氧反应的工艺控制条件:

7.1温度:按三种不同嗜温厌氧菌(嗜温5-20℃ 嗜温20-42℃ 嗜温42-75℃)工程上分为低温厌氧(15-20℃)、中温厌氧(30-35℃)、高温厌氧(50-55℃)三种。温度对厌氧反应尤为重要,当温度低于最优下限温度时,每下降1℃,效率下降11%。在上述范围,温度在1-3℃的微小波动,对厌氧反应影响不明显,但温度变化过大(急速变化),则会使污泥活力下降,度产生酸积累等问题。

7.2 PH:厌氧水解酸化工艺,对PH要求范围较松,即产酸菌的PH应控制4-7℃范围内;完全厌氧反应则应严格控制PH,即产甲烷反应控制范围6.5-8.0,最佳范围为6.8-7.2,PH低于6.3或高于7.8,甲烷化速降低。

7.3氧化还原电位:水解阶段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产甲烷阶段的最优氧化还原电位为-150~-400mv。因此,应控制进水带入的氧的含量,不能因以对厌氧反应器造成不利影响。

7.4营养物:厌氧反应池营养物比例为C:N

=(350-500):5:1。

7.5有毒有害物:抑制和影响厌氧反应的有害物有三种:

7.5.1无机物:有氨、无机硫化物、盐类、重金属等,特别硫酸盐和硫化物抑制作用最为严重;

7.5.2有机化合物: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含挥发性脂肪酸(VFA)、非极性酚化合物、单宁类化合物、芬香族氨基酸、焦糖化合物等五类。

7.5.3生物异型化合物,含氯化烃、甲醛、氰化物、洗涤剂、抗菌素等。7.6工艺技术参数: 7.6.1水力停留时间:HRT 7.6.2有机负荷 7.6.3污泥负荷

8、厌氧反应器启动: 8.1接种污泥:有颗粒污泥时,接种污泥数量大小10-15%.当没有现成的污泥时,应用最多的是污水处理厂污泥池的消化污泥.稠的消化污泥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没有消化污泥和颗粒污泥时,化粪池污泥、新鲜牛粪、猪粪及其它家畜粪便都可利用作菌种,也可用腐败污泥和鱼塘底泥作接种污泥,但启动周期较长。

污泥接种浓度至少不低10Kg•VSS/m3反应器容积,但接种污泥填充量不大于反应器容积60%。污泥接种中应防止无机污泥、砂以及不可消化的其它物进入厌氧反应器内。8.2接种污泥启动:启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起始阶段——反应池负荷从0.5-1.0kgCOD/m3d或污泥负荷0.05-0.1kgCOD/kgVSS•d开始。进入厌氧池消化降解废水的混合液浓度不大于COD5000mg/L,并按要求控制进水,最低的COD负荷为1000mg/L。进液浓度不符合应进行稀释。

进液时不要刻意严格控制所有工艺参数,但应特别注意乙酸浓度,应保持在1000mg/L以下。进液采用间断冲击形式,即每3~4小时一次,每次5-10min,之后逐步减断间隔时间至1小时,每次进液时间逐步增长20~30min。起始阶段,进水间隔时间过长时,则应每隔1小时开动泵对污泥搅拌一次,每次3~5min。

2、启动第二阶段——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上升到2-5kgCOD/m3d时,这一阶段洗出污泥量增大,颗粒污泥开始产生。一般讲,从第一段到第二段要40d时间,此时容积负荷大约为设计负荷的50%。

3、启动的第三阶段——从容积负荷50%上升到100%,采用逐步增加进料数量和缩短进料间断时间来实现。衡量能否获进料量和缩短进料时间的化验指标定控制发挥性脂肪酸VFA不大于500mg/L,当VFA超过500-1000mg/L,厌氧反应器呈现酸化状态,超过1000mg/L则表明已经酸化,需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进料,进行菌种驯化。一般来讲第二段到第三段也需30-40d时间。8.3启动的要点

1、启动一定要逐步进行,留有充裕的时间,并不能期望很短时间进入加料运行达到厌氧降解的目标。因为启动实际上是使细菌从休眠状态恢复,即活化的过程。启动中细菌选择、驯化、增殖过程都在进行,原厌氧污泥中浓度较低的甲烷菌的增长速度相对于产酸菌要慢的多。因此,这时负荷一般不能高,时间不能短,每次进料要少,间隔时间要长。

2、混合进液浓度一定要控制在较低水平,一般COD浓度为1000-5000mg/L,当超过5000mg/L,应进行出水循环和加水稀释至要求。

3、若混合液中亚硫酸盐浓度大于200mg/L时,则亦应稀释至100mg/L以下才能进液。

4、负荷增加操作方式:启动初期容积负荷可从0.2-0.5kgCOD/m3•d开始,当生物降解能力达到80%以上时,再逐步加大。若最低负荷进料,厌氧过程仍不正常COD不能消化,则进料间断时间应延长24h或2-3d,检查消化降解的主要指标测量VFA浓度,启动阶段VFA应保持在3mmoL/L以下。

5、当容积负荷走到2.0kgCOD/m3d后,每次进料负荷可增大,但最大不超过20%,只有当进料增大,而VFA浓度且维持不变,或仍维持在﹤3mmoL/L水平时,进料量才能不断增大进液间隔才能不断减少。

9、厌氧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存在问题 原 因 解决方法

1、污泥生长过慢 1营养物不足,微量元素不足; 2进液酸化度过高;

3种泥不足。1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元素; 2减少酸化度; 3增加种泥。

2、反应器过负荷 1反应器污泥量不够; 2污泥产甲烷活性不足;

3每次进泥量过大间断时间短。1增加种污或提高污泥产量; 2减少污泥负荷;

3减少每次进泥量加大进泥间隔。

3、污泥活性不够 1温度不够; 2产酸菌生长过快; 3营养或微量元素不足;

4无机物Ca2+引起沉淀。1提高温度; 2控制产酸菌生长条件; 3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元素; 4减少进泥中Ca2+含量。

4、污泥流失 1气体集于污泥中,污泥上浮; 2产酸菌使污泥分层;

3污泥脂肪和蛋白过大。1增加污泥负荷,增加内部水循环; 2稳定工艺条件增加废水酸化程度; 3采取预处理去除脂肪蛋白。

5、污泥扩散颗粒污泥破裂 1负荷过大; 2过度机械搅拌; 3有毒物质存在。

4预酸化突然增加 1稳定负荷; 2改水力搅拌; 3废水清除毒素。4应用更稳定酸化条件

活性污泥系统管理手册

活性污泥系统管理手册

一、原理:

活性污泥的好氧微生物是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生力军,其原理是生物降解。

二、活性污泥的形、色、嗅

活性污泥外观似棉絮状,亦称絮粒或绒粒,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正常活性污泥呈黄褐色。供氧曝气不足,可能有厌氧菌产生,污泥发黑发臭。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淡,负荷过低色泽转淡。良好活性污泥带泥土味。

三、培菌前的准备工作:

1、认真消化施工设计图纸资料及管理运行手册;

2、检查熟悉系统装备及管线阀门,指示记录仪表;

3、清理施工时遗留在池内杂物;

4、加注清水或泵抽河水作池渗漏试验,单台调试后联动试车,调好出水堰板至污水处理可正常工作。

四、培菌方法:

1、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

(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5mg/l,常按5-10mg/l控制。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

(3)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45ºC,适宜温度为15-35º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

(4)酸碱度:一般PH为6-9。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2、培菌法:

(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温暖季节,先使曝气池充满生活污水,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十小时后,即可开始进水。引进水量由小到大逐渐调节,连续运行数天即可见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为加快培养进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营养物浓度。特别注意,培菌时期(尤其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浓度低,故应控制曝气量,应大大低于正常期曝气量。

(2)干泥接种培菌法:最好取水质相同已正常运行的污水系统脱水后的干污泥作菌种源进行接种培养。一般按曝气池总溶积1%的干泥量,加适量水捣碎,然后再加适量工业废水和浓粪便水。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并增加至所需浓度。

(3)数级扩大培菌法: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的特点,仿照发酵工业中菌种→种子罐→发酵罐数级扩大培菌工艺,分级扩大培菌。如某工程设计为三级曝气池,此时可先在一个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种条件下,在一个曝气池内培菌,成功后直接扩大至二三级。(4)工业废水直接培菌法:某些工业废水,如罐头食品、豆制品、肉类加工废水,可直接培菌;另一类工业废水,营养成分尚全,但浓度不够,需补充营养物,以加快培养进程。所加营养物品常有:淀粉浆料、食堂米泔水、面汤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等,具体情况应按不同水质而定。

(5)有毒或难降解工业废水培菌:有毒或难降解工业废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后再将工业废水逐步引入,逐步驯化的方式进行。

(6)直接引进种菌种培菌:有些特殊水质菌种难于培养,还可利用当地科研力量,利用专业的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培养菌种后再接种培养,如PVA(聚乙烯醇)好氧消化即有专门好氧菌。此法,投资大,周期长,只有特殊情况才用。

3、驯化:在培菌阶段后期,将生活污水和外加营养物量,逐渐减少,工业废水比例逐渐增加,最后全部转为受纳工业废水,这个过程称为驯化。理论上讲,细菌对有机物分解必须有酶参与,而且每种酶都要有足够数量。驯化时,每变化一次配比时,需要保持数天,待运行稳定后(指污泥浓度未减少,处理效果正常),才可再次变动配比,直至驯化结束。

五、运行管理

1、巡视:指每班人员必须定时到处理装置规定位置进行观察、检测,以保证运行效果。

2、二沉池观察污泥状态:主要观察二沉池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漂泥粒大小等。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状态良好;上清液混浊----负荷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污泥腐败;细小污泥漂浮----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

3、曝气池观察:曝气池全面积内应为均匀细气泡翻腾,污泥负荷适当。运行正常时,泡沫量少,泡沫外呈新鲜乳白色泡沫。曝气池中有成团气泡上升,表明液面下有曝气管或气孔堵塞;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污泥负荷高,水质差,泡沫多;泡沫呈白色,且数量多,说明水中洗涤剂多;泡沫呈茶色、灰色说明泥龄长或污泥被打破吸附在泡沫上,应增加排泥;泡沫呈其它颜色,水中有染料类物质或发色物污染;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气泡较粘,不易破碎。

4、污泥观察:生化处理中除要求污泥有很强的“活性“,除具有很强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外,还要求有良好沉降凝聚性能,使水经二沉池后彻底进行“泥”(污泥)“水”(出水)分离。

(1)污泥沉降性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体积少,沉降性好,城市污水厂SV30常在15-30%之间。污泥沉降性能与絮粒直径大小有关,直径大沉降性好,反之亦然。污泥沉降性还与污泥中丝状菌数量有关,数量多沉降性差,数量少沉降性好。

(2)污泥沉降性能还与其它几个指标有关,它们是污泥体积指数(SVI),混合液悬浮物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浓度(MLVSS)、出水悬浮物(ESS)等。

(3)测定水质指标来指导运行:BOD/COD之值是衡量生化性重要指标,BOD/COD≥0.25表示可生化性好,BOD/COD≤0.1表示生化性差。进出水BOD/COD变化不大,BOD也高,表示系统运行不正常;反之,出水的BOD/COD比进水BOD/COD下降快,说明运行正常。出水悬浮物(ESS)高,ESS≥30mg/l时则表示污泥沉降性不好,应找原因纠正,ESS≤30mg/l则表示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5、曝气池控制主要因素:

(1)维持曝气池合适的溶解氧,一般控制1-4mg/l,正常状态下监测曝气池出水端DO 2mg/l为宜。

(2)保持水中合适的营养比,C(BOD)׃N׃

=100׃5׃1(3)维持系统中污泥的合适数量,控制污泥回流比,依据不同运行方式,回流比在0-100%之间,一般不少于30-50%。

六、污泥性状异常及分析:

异常现象症状 分析及诊断 解决对策

曝气池有臭味 曝气池供O2不足,DO值低,出水氨氮有时偏高 增加供氧,使曝气池出水DO高于2mg/l 污泥发黑 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出H2S,其与Fe生成FeS 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

污泥变白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 如有污泥膨胀,参照污泥膨胀对策

进水PH过低,曝气池PH≤6丝状型菌大量生成 提高进水PH 沉淀池有大快黑色污泥上浮 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2,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后在死角处用压缩空气冲或高压水清洗

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溢 SV>90% SVI>20mg/l污泥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投加液氯,提高PH,用化学法杀死丝状菌;投加颗粒碳粘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提高DO;间歇进水

二沉池泥面过高 丝状菌未过量生长MLSS值过高 增加排液

二沉池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 微型动物死亡,污泥絮解,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OUR低于8mgO2/gVSS.h,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异常。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物,或引进生活污水,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

异常现象症状 分析及诊断 解决对策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 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OUR<8mgO2/gVSS.h;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池温超过40˚ C;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投加营养物或引进高浓度BOD水,使F/M>0.1,停开一个曝气池。

二沉池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 OUR>20mgO2/gVSS.h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表面 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发菌过量生长,或进水中洗涤剂过量 清除浮渣,避免浮渣继续留在系统内循环,增加排泥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混浊,水质差;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 水质成分浓度变化过大;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废水中含毒物或PH不足 使废水成分、浓度和营养物均衡化,并适当补充所缺营养。

污泥过滤困难 污泥解絮 按不同原因分别处置

污泥脱水后

泥饼松 有机物腐败 及时处置污泥

凝聚剂加量不足 增加剂量

曝气池中泡沫

过多,色白 进水洗涤剂过量 增加喷淋水或消泡剂

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 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 降低负荷

曝气池泡沫

茶色或灰色 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增加排泥

进水PH下降 厌氧处理负荷过高,有机酸积累 降低负荷

好氧处理中负荷过低 增加负荷

出水色度上升 污泥解絮,进水色度高 改善污泥性状

出水BOD COD升高 污泥中毒 污泥复壮

进水过浓 提高MLSS 进水中无机还原物(S2O3 H2S)过高 增加曝气强度 COD测定受Cl¯影响 排除干扰

调试方案(篇3)

消防联动调试方案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大型公共场所,如商场、高层写字楼、医院、学校等,消防安全更是不容忽视。为了加强消防安全的管理,消防联动调试方案应运而生。消防联动调试方案是指通过不同消防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实现及时、高效、准确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

第一部分:消防联动调试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1. 目的:消防联动调试方案的目的是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灵敏度,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并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意义:消防联动调试方案的意义在于提高消防设备的运行效率,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损失,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部分:消防联动调试方案的步骤和内容

1. 步骤:

a) 制定调试方案:根据具体场所的情况,制定消防联动调试方案,明确调试的目标和范围,确定调试的时间和人员。

b) 准备工作:对所涉及的消防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灵敏度,清理设备周围的障碍物,确保设备的畅通无阻。

c) 联动调试:根据调试方案,对不同的消防设备进行测试和调试,包括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排烟系统、消防通道等。

d) 检查和验收:调试完成后,对调试结果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消防联动工作无误。

2. 内容:

a) 报警系统:测试报警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反应时间,检查控制面板的功能和报警信号的传递。

b) 自动喷水系统:测试喷水装置的工作状态和喷水范围,检查喷水管道的压力和阀门的开启情况。

c) 排烟系统:测试排烟机的工作效果和排烟通道的畅通情况,检查排烟风机和排烟阀的正常运行。

d) 消防通道:检查消防通道的通畅性和安全设施,确保疏散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离开现场。

e) 联动控制:调试各个消防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关系,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部分:消防联动调试方案的实施和效果评估

1. 实施:根据制定的调试方案,由专业的消防人员进行消防联动调试,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顺利进行。

2. 效果评估:调试完成后,对消防联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设备的灵敏度、响应速度、联动控制等方面。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调试方案,提高消防联动的效果和质量。

结论:

消防联动调试方案是保障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准确的调试,可以确保消防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提高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消防联动调试方案,适应新的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调试方案(篇4)

调试方案是软件开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工作过程,它是确定和解决软件系统中的问题的过程,也是将软件系统推向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过程。调试方案需要针对软件系统的特定部分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定存在的问题,以便修复和优化。在本文中,我将具体阐述调试方案的意义和如何有效执行。

1、明确调试目标

在开始调试之前,首先要明确调试目标。这意味着要弄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哪些功能模块受到影响。这需要软件开发团队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软件系统的架构、代码和数据结构。有了明确的目标,调试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软件进行测试,减少调试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从而提高调试效率。

2、使用工具和技术

调试方案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以帮助识别和分析软件系统的问题。其中常用的工具包括编译器、调试器、性能分析器、日志分析器等。编译器是将源代码转化为可执行代码的工具,可以检查代码中的语法错误和潜在的问题。调试器是一种程序,可以帮助调试人员跟踪程序中的错误,显示源代码和变量的值。性能分析器可以帮助调试人员找出程序中的瓶颈和性能问题。日志分析器可以帮助调试人员分析日志文件以定位问题。这些工具和技术的使用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调试效率和准确性。

3、分析问题和收集信息

调试方案需要仔细分析问题,了解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在此过程中,调试人员需要收集足够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这些信息可以包括日志文件、错误报告、调试工具输出、代码注释等。通过逐一分析这些信息,调试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4、提出解决方案

根据分析和收集信息,调试人员需要提出解决方案以解决问题。在制定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代码维护性、代码健壮性、代码可读性等。此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需要对其他部分的软件系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需要经过充分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

5、测试和验证

方案制定并不意味着问题已被解决,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测试和验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测试用例和数据,以检查解决方案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在测试和验证过程中,还需要保持通信和合作,以及及时处理测试结果中的问题和发现。

在总结中,调试方案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开发团队解决问题、改进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态性。调试方案需要结合软件开发的需求和特点,根据具体问题实际情况制定,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分析问题和收集信息,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和验证。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效地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调试方案(篇5)

甲方, 热电有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乙方承包甲方一台YG-150/5.29-M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体砌筑的有关技术问题,达成一致,详细如下,

1、总则

1.1本技术协议书适用有限公司扩建1台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砌筑及相关保温工程。它提出本工程所涉范围内的材料、施工、调试和培训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的技术要求,乙方砌筑施工必须完全符合要求。

1.3乙方应执行相应规范和标准,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本协议书为合同附件。

2、锅炉的设计条件与环境条件

1.1 厂址自然条件

气温,年平均气温 12.9℃。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42.1℃。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 -23℃。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 67%。

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南西风。

风速,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 24.3m/s。

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 733mm。

最大日降雨量, 230mm。

最大积雪深度, 330mm。

气压,历年年平均气压为 755.65mmHg。

电厂附近的地震强度为7度(里氏震级)。本工程要按照7度(里氏震级)进行工程抗震设防。

1.2. 系统概况

1.2.1锅炉技术参数

锅炉型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制造厂家,济南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额定蒸发量,150t/h

过热蒸汽压力,5.29 Mpa

过热蒸汽温度,485℃

3、施工范围,

3.1、锅炉砌筑图纸范围内的所有工作。

3.2、负责锅炉本体范围内的锅炉砌筑

3.3、锅炉本体至锅炉厂设计一次门(含)前的保温工作。

3.4、甲方要求的变更工程。

3.5、烘炉。

3.6、甲方安排的其他工作。

4、技术要求,

4.1、锅炉砌筑总要求,

1)、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规范供货、施工,施工质量应符合DL/T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和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汇编的要求。

2)、所供材料质量严格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及电力建设施工筑炉技术规范要求和相应的行业标准。

3)、本技术协议有特殊要求的按本特殊要求进行施工,无特殊要求的按锅炉厂砌筑图纸进行各施工。

4)、本协议要求如低于砌筑图纸的有关要求,按较高要求执行。

4.2、相关要求,

1)、筑炉用钢筋全部采用0Cr25Ni20(310S)耐热钢筋,粗细按图纸要求。乙方提供给甲方材质证明材料。对于乙方在本次工程范围内使用的所有耐热钢筋,不得发生表面损坏、锈蚀或者其他质量问题,并且甲方将进行随机抽检,所涉及的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2)、流化床大风帽和返料器小风帽的浇注料按图纸设计进行施工,其余部分浇注料全部采用160耐火浇注料(160#浇注料为基本要求,如图纸要求掺配其他增强型材料,必须按要求进行掺配。另外,本台锅炉砌筑范围内,低于或者等于160#浇注料的部位按160#的要求进行施工,如果图纸设计要求高于160#浇注料的要求,按图纸施工)。

3)、所有保温棉采用硅酸镁纤维毯,要求,密度≥150kg/m3,导热系数≤0.09W/m.k,捆扎用铁丝的粗细度必须≥16#,间距不大于30cm。

4)、炉膛水冷壁外保温后必须进行抹面处理,所有抹面部位必须按要求敷设镀锌铁丝网。

5)、保温用抓钉焊接由乙方负责,抓钉纵横向间距要求不大于15cm。保温层的厚度按甲方的要求进行施工,详见本协议第13条保温层厚度表。

6)、抹面料与水泥的掺配比例为,6,4。

7)、乙方施工过程中,坚决杜绝以次充好和偷工减料的行为,一经发现,在建范围内的已经施工的工程必须全部返工,由此造成的损失和延误工期全部由乙方承担,并且扣除全部质保金。

8)、乙方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主辅材料的合格证明和质量检验报告,必须及时提供给甲方。所有材料的使用,必须经甲方同意。如果未经甲方同意进行施工,无论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重新返工。

9)、烘炉工作由乙方负责,烘炉主要材料由甲方提供,烘炉的辅材和设备由乙方负责。烘炉工作开始之前10天,乙方必须将烘炉组织、实施方案和烘炉曲线图提供给甲方。烘炉过程中,乙方必须严格按照此方案和烘炉曲线图进行。如果烘炉过程中偏离方案,甲方将作出严厉处罚,为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10)、所有膨胀缝应按迷宫式膨胀缝进行施工。

11)、乙方的设备、物资、材料等必须存放在甲方指定的地点,并且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乙方必须做好所有存放在甲方现场的物资、材料的防雨、防潮、防水工作。如果筑炉材料发生潮湿、雨淋或者浸水等,不得在本工程中使用。

12)、如果施工质量不合格或者其他原因拆除的材料,不得再次使用。

13)、乙方必须随时清理好施工现场、道路及物资存放处的卫生,如发现一次卫生不合格,将罚款500元。

14)、在施工过程中,甲方有权要求在锅炉任何部位制作浇注料试块并进行相关检测,制作及检测试块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均有乙方承担。

15)、乙方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用耐磨耐火泥浆YB/T4133-2005和耐磨耐火材料GB/T23294-2009的有关规定。

说明,如图纸要求低于该技术要求,按本技术要求执行;如图纸要求高于该技术要求,按图纸要求执行。

5、工程承包方式,

5.1、根据本工程特点,本次锅炉砌筑报价为一次性总包价。该台炉砌筑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本工程所涉及的主、辅材料均由乙方承担。本工程为交钥匙工程。

5.2、乙方在签订本协议时应充分考虑到本工程涉及的所有费用,如,政府收取的专项费用、为保证工期的赶工费用、开工报告费用、施工过程甲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变更施工方案所涉费用、材料价格因市场波动所增加的费用及税金等。本协议一旦签订,不论发生任何影响因素,价格均不予调整。本工程不得转包。

5.3、在施工过程中,甲方有权对本工程范围内的任何地方进行变更,乙方必须无条件执行甲方的变更方案。并且,不再追加任何费用。

5.4、乙方在合同签订前需按中标价格的 5%缴纳履约保证金。乙方在合同履行期违背合同或单方中止合同,保证金归甲方所有。乙方在合同履行期间因质量问题造成工期延误,履约保证金归甲方所有,乙方并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乙方的保证金在履行合同完后无息退还。

6、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无条件接受甲方现场监理及监工人员的的监督。对甲方现场技术人员提出的合理要求,必须无条件执行。如不执行,甲方将进行罚款处理。

7、甲方和乙方的职责,

7.1、甲方职责,

(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前,提前5天联系乙方进厂。

(2)负责提供施工现场总的施工用水水源、电源接入点(施工点150米以内),满足施工用水、用电的需要。水、电费由乙方承担。

(3)负责提供与安装有关的施工场地和临时物件的堆放场地。

(4)合同签订后3天内提供必要的安装施工图壹份。

(5)组织乙方进行施工图、施工方案的交底会审。

7.2、乙方职责,

(1)负责施工区域的临时道路、施工用水电管线的铺设、管理、使用和维修工作。

(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和材料施工机械进场。

(3)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工期及施工进度表等,材料、设备的进场计划及用水、电计划应报送甲方。

(4)所有存放在安装现场的设备、材料等由乙方负责看管,如有丢失或损坏由乙负责。甲方可以协助看管,但不负此责任。

8、工期,

8.1、以甲方书面通知时间为准,工期为 45天(具备烘炉条件)。乙方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前工期。工期超出45天,每延误一天,扣罚人民币5000元。(五千元)

8.2、签订本协议时,乙方应先到工程现场勘察以充分了解工地位置、状况、道路、施工空间、交叉作业、装卸限制、工作量及任何其他足以影响合同价格的情况,任何因忽视或误解工地情况而导致的索赔或工期延长申请将不被批准。

9、质保期,

本工程的质保期为三年,时间从该锅炉正式投运之日算起。在质保期内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乙方必须无条件按甲方要求施工,并且所有浇注料的修复必须使用160#浇注料和160#以上级别浇注料(或者可塑料,须根据具体损坏部位和甲方要求施工)和310S耐火钢进行施工。乙方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终身负责。

10、质量检验和评定

10.1、质量检查验收的依据和标准,国家颁发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资料及设计变更;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图纸,技术说明书中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甲方、监理方和乙方拟定的技术要求。

10.2、质量检验和评定

(1)本工程质量由甲方指定人员进行监理。

(2)执行原电力部规定的乙方三级验收加一级甲方验收制度。开工前,乙方应按本合同工程规定编制本工程的质量标准和实施细则,同时编报四级检查验收项目划分表,经甲方认可后执行。

(3)应由甲方验收的项目,乙方应提前24小时书面通知甲方,验收时必须有乙方质监部门、监理方确认达到的质量自检记录,否则,甲方有权拒绝验收。

(4)乙方应为甲的项目负责人员和监理单位在施工中抽检和验收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免费提供检测手段。

(5)工程质量达不到约定质量条件的部分,监理方和甲方一经发现,可要求乙方返工。乙方应按甲方提出的时间内返工,直到符合约定条件。因乙方原因达不到约定条件,费用由乙方承担,工期不予顺延。若返工后仍达不到约定条件,则由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6)分项工程竣工或重要项目施工完毕及隐蔽工程验收,要提前24小时通知甲方的质检代表及监理方代表,并提供质检记录和工具,双方验收合格后签字生效,工程未经甲方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如果不经甲方验收私自施工,无论施工质量如何,甲方有权要求拆除返工。

(7)乙方在工程中使用的主辅材料,必须具有符合技术要求的合格证件,无质保资料或验收数据不全,必须经重新检验合格,报经甲方及监理方同意后方可使用,否则不准使用。

(8)乙方自行加工或委托加工的成品、半成品的检验,按进厂原材料的检验规定执行。

(9)乙方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测量试验仪器,工具吊装机械,计量控制装置等,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检验,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10)乙方在施工中要接受甲方的项目负责人员及监理方的监督,并根据要求及进度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材料合格证、质保单、各类实验检测报告,事故处理报告。

(11)乙方承建的工程项目,不论是否经过甲方及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对所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均应负全部责任,不能以处理事故为由,提出增加费用或推迟工期的要求,更不能造成安全隐患。

(12)施工中发现质量不合格,应立即返工,重新评定等级。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立即向甲方和监理方报告,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于两天内完成事故分析报告。

1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施工现场管理,

11.1、安全生产

(1)有关电力建设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应遵照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相关补充规定执行。

(2)乙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及工程所在地各级人民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和规定,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和手段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施工水平,确定严格的安全施工秩序以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安全与健康。

(3)乙方责任人必须亲自抓安全。建立严密的三级安全监察网络和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必须设立独立安全监察机构。

(4)乙方针对该工程组织召开的安全会议,乙方必须安排人员参加。。

(5)乙方应维修所有的护栏、围墙、警告标志及守卫设施。

(6)乙方在整个工地实现 “封闭化”管理,设备材料定置、定位管理。

11.2、施工现场管理

(1)应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平面管理,明确责任区负责人及安监负责人,各区的平面管理应服从总平面图的要求和规划,并履行报批手续。承包商进入另一个承包商的责任区内施工,必须服从责任区单位的管理,并办理进出入手续,经责任区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

(2)施工临建设施完整、环境清洁。生产临建整洁、布置整齐,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规定到位。

(3)不准随意在设备、结构、墙板、楼道上开孔或焊接临时结构,必要时需办理手续后方可实施。

(4)沟道、孔洞、平台、扶梯要有可靠的永久性或临时盖板或栏杆,设明显标志和安全警告牌。

(5)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施工设备事故,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和甲方,并在甲方规定的期限内,将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报告监理工程师和甲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事故及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乙方承担。

11.3、施工计划和报告

(1)乙方应向甲方提交施工进度网络图或施工进度表,各个关键日期必须按原定计划达到施工目标。乙方还应按合同要求提交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2)乙方应编制工程施工工作计划,提出工作安排及工作重点,报甲方和监理方审核后实施。

(3)重要部件安装应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吊装方案),报甲方及监理方审核同意后实施。

12、竣工验收,

(1)本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由甲方、乙方及总部共同负责,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2)调试过程中,乙方应积极处理设备出现的所有问题。

(3)部分工程具备竣工条件,由乙方提请甲方和监理方进行验收。甲和监理方在三天内进行检查验收,并按部颁标准评定工程质等级。

(4)锅炉整体试运行168小时,叁方(甲方、监理方、乙方)确认合格,验收后五天内办理完竣工验收手续,竣工之日从次日算起。

(5)锅炉整体启动运行验收后15天内,乙方将竣工资料移交甲方。

(6)乙方的工程档案资料必须按国家档案局和国家计委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并满足甲方对档案资料管理的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应及时做好收集、汇总、整理工程档案。

(7)乙方在工程竣工验收10日内,向甲方提交一式五份完整的、符合要求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其中一份原件,四份复印件)。

(8)乙方如不按要求按时提供工程档案资料,每延误一天罚款人民币2000元,扣留剩余工程款,不予进行工程竣工决算,直至提交合格的档案。

13、附表,保温层厚度。本表格内所涉管道的保温全部由乙方负责。

序号管道位置管道直径mm管道温度℃保温厚度mm

1主给水219150150

2付给水108150150

3给水小旁路25150150

4管路仪表76150150

5减温水25150150

6、省煤器上水管108236150

7生火排汽133450150

8反冲洗再循环57275150

9排污25275150

10疏水28450150

11集箱仪表16450150

12锅筒仪表14275150

13水冷壁上升管1133275150

14水冷壁上升管2168275150

15下降管1377275150

16下降管2273275150

17下降管3133275150

18饱和蒸汽引出管133275150

19低过至高过连接管133400150

20高过出口连接管133485150

21风管1400150150

22风管2258150150

23锅筒1600275180

24水冷壁平壁300180

14、其他,

14.1、若其它需变更的情况,双方以传真件形式确认执行。

14.2、乙方的施工尺寸必须严格执行图纸、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技术协议的要求,确保该锅炉能够达到设计的带负荷能力。锅炉投运后,甲乙双方将对锅炉的带负荷能力进行考核,如因乙方施工尺寸不合格,导致锅炉带负荷能力受限,乙方必须无条件进行处理,并承担因此造成的一切损失。

14.3、本协议一式七份,甲方四份,乙方三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14.4、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甲方, 有限公司 丙方, 设计院

代表, 代表,

乙方,

代表,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