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发表时间:2023-12-2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

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写教案课件时,教师不能草率对待,必须认真负责。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来得出结论。大家是否在写教案课件方面遇到了困扰呢?如果您想阅读优秀文章,不妨看看“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篇美好的新闻,与您的朋友们一起交流!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1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内容:教学第10-11页的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及练习三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学前准备:

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

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出示例1:

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得出: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指导学生观察、测量。

得出: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⑶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教师板演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

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5、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6、出示例2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7、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三1、4题。

第1题引导学生说说第三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你是怎样知道的?

第4题可先让学生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互相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5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页,练习三1~5。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例1教材一共安排了三个层次学习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长方体的特征。第一层次结合实物(或图片)从整体上感知长方体,第二层次通过对长方体的进一步观察,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及其面、棱和顶点,第三层次探索发现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例2着重引导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教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操作,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出示画面:有一些长方体的实物和正方体的实物。(如电冰箱、饼干盒、魔方等)

谈话:同学们,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你能说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学生回答,并举例再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长方体模型,谈话: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你觉得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分组操作,进行验证。学生分组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看一看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汇报、演示观察结果,并说一说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观察,能同时看到的是哪几个面,看不到的是哪几个面。

提问:那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说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谈话:依据同学们的观察结果,我们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标出面)

谈话:直观图中线和点都有各自的名称,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学生看书,理解棱和顶点的含义。

指名说一说什么叫做棱,什么叫做顶点?

(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演示)在直观图中闪烁棱和顶点,指名说一说(指一指)这条棱是由哪些面相交得到的,这个顶点是由哪些棱相交得到的?

提问:直观图是用实线和虚线两种线画成,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吗?

说明:直观图中的实线表示从某个角度能看到的棱,而虚线则表示从某个角度看不到的棱。

提问: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自己数一数。

指名演示数一数长方体面、棱和顶点的个数。集体交流数法。(适当进行指导,让学生能体会到面可以一对一对地数,棱可以一组一组地数,顶点可以4个4个或2个2个地数。)

得出: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提问:长方体的面和棱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长方体,说一说自己的猜想和判断。

谈话:同学们观察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下面我们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实际操作进行验证。

学生分组活动,利用长方体模型进行操作活动,并在小组中交流。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学生1: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的2个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面的2个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的2个面完全相同。

学生3:长方体的棱有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

可以让学生演示操作,证明得到的结论。

谈话: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完全相同,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学生或教师说出(相对的面)

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是指的哪两个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是指的哪四条棱。

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提问:这是长方体吗?这个长方体和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长方体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个长方体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4个面是长方形的。前面观察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

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有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6个面中,会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演示闪动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

提问: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你知道这三条棱分别叫做什么?(长、宽、高)

说明: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中,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

[设计意图: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活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长方体的特征,并通过交流,对有关发现加以适当的整理和概括。]

2、练一练

说明操作要求:同座两人一组,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先指出它的面、棱和顶点,再量出它的长、宽、高。

学生操作活动,互相说一说。

二、探索与发现,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2

出示正方体的直观图。

谈话:我们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想一想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正方体的面和棱有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自主探索,并在小组中交流。

指名在班级中说一说。

学生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学生2: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学生3: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演示操作,验证得到的结论。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

同学情况分析和教学设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同学在学习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所以教学中重点是让同学亲自体验,联系生活实际,建立空间观念。为后面学习外表积和体积打下基础。本课教学我的设想是通过同学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亲手玩弄实物或图形,运用电脑课件来重点展示图形的面、棱、顶点的特点,使同学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些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指导启发同学运用观察、丈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特征,开发同学智能。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观察、玩弄实物协助同学建立起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

同学准备: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每组至少8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来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生答)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线段)。课前老师曾让同学们把数学书最后两页的组合图形纸板沿虚线内折,然后围起来,你围成了什么形体?举起来让大家看看。(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它们是由面围成的,有一定的厚度。)

师:像这样由面围成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他们叫做立体图形。比方:(出示实物)墨水盒、魔方、牙膏盒、皮球、灯罩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你能不能举出几个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例子?(同学举例)

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

〖评析:用同学熟悉的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实物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充沛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实际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为了协助同学更好地认识实际世界,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种设计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有利于教与学双方一起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出示一张纸。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

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

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三、认识长方体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称为相对的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长方体有12条棱,同方向的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8个顶点。

3.接着教师出示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告诉学生这也是长方体,在它的6个面中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板书:在长方体中,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指导学生进行想象。

(1)师:①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方体的知识,回忆一下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联系生活实际中你们见到的一些实物,说说它们的面、棱、顶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各抒己见,进行讨论)。②谁能说说教室这个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出示长方体模型。①师:你能看到长方体的哪几个面?②一般我们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③出示透视图。告诉学生:这幅图称为长方体的透视图。

(3)尝试练习: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体,说明哪些不是长方体,为什么。

【评析:长方体有几个面?什么样的面?有几条棱?几个顶点?通过学生观察学具,教师演示教具,学生自学课本并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再经过课堂讨论后,归纳总结,得到解决。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的结果。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活泼,饶有兴趣。】

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指导学生观察模型,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有几条棱?是哪三条棱?告诉学生: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我们把横的棱长称为长,纵的棱长称为宽,竖的棱长称为高。

(2)教师取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把同一模型换三个位置,分别由学生指出它的长、宽、高。

(3)要求学生拿出各自带着的录音磁带盒,要求:①在教师规定的统一摆放位置,分别量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②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摆放位置,量出长、宽、高并报出数据,让其他学生猜出报数据学生测量时的摆放位置。

(4)尝试练习(略)。

四、认识正方体

1.以练习二十二第4题,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5厘米的立体图形为例,告诉学生:“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2.学生取出正方体学具,教师要求学生动手量一量12条棱的长度,观察6个面的形状和大小。教师提出问题:发现了什么?

经过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课本的叙述,要求学生讲出:(1)正方体的特征。(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五、总结比较

师:我们分别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请取出按照练习二十二第5题要求制作的纸样,再请大家比较比较: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两者的关系怎样?

【评析:长方体长、宽、高的基础知识和正方体的有关基础知识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内在联系,教师都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自然引入和过渡的,既自然又得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六、游戏

出示两个同样的长方体容器,要求两名学生往里倒水,使容器里的水的形状为长方体,看谁倒得快。

教学本课之前,先布置学生在家里预习,同时准备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带来。再让学生把准备的长方体拿出来,如有的拿烟盒、有的拿牙膏盒、有的拿菊花盒等,同桌共同探讨,看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让学生自己板书。再拿出你的正方体观察一下,正方体的情况是怎样的?让学生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种什么关系?还让学生探讨长、宽、高的含义。联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那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先说长方体,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笔盒、音响、还有肥皂、书、黑板等;正方体有魔方、积木等。最后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

所以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学习上来,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尹始,教师出示灯片:由若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童话式的图形王国城门图。然后教师谈话:"小朋友,在这里你能找出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评析:活泼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回顾了旧知,又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直观导入,初步感知

教师拉开灯片的覆盖片,显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提出两个问题,(1)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有谁认识它们?(2)长方体、正方体跟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正方形相同吗?为什么?

三、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①教师依次出现两个长方体(一般的和特殊的)。问:谁认识它?小朋友想不想对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呢?

②教师指导学生用长方体展开图自制长方体,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研讨,建立表象。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以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制作长方体过程中,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秘密?先小组讨论,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3)验证认识,形成概念。

①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长方体特征后,教师播放电视录相:一个长方体匀速转动,清晰、布序地显示长方体六个面,按着六个面一对一分解3排开。验证学生的认识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②请小朋友一起有序地数出长方体的六个面。

2.认识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模型,问:小朋友认识它吗?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请朋友带着这一个问题看电视录相。

(2)观看电视画面,指名回答:正方体什么特征?

四、引导辨析,掌握本质

1.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怎样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先小组合作学习,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3.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评析: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你是怎样来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习思考。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必须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搜索、归纳、整理,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五、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数一数。如图,

①图A中有几个小正方体?②至少补上几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成为一个大正方体?(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操作,图A→B,添加部分闪烁。)

2.想一想。如图:

(1)这些图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个长方体?哪些不能?为什么?

(2)折长方体比赛。

(3)用12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有几种摆法?(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展示)

4.做一做。让学生用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自由上台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经验。)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①教师准备: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2、你能将这些学过的图形分类吗?(平面立体)

3、揭示课题:长方体也好、正方体也好都是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教学过程

备注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对的棱的长度。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

2.练习的第2题。

3.练习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六、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7

长方体的表面积

园南小学

方莺

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切一切或剪一剪,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展开图的探究得出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请学生利用受中的长方体纸盒,请将这个长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

(学生操作)

我们将长方体沿着棱剪开,就得到了一个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出示学生得到的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

[学生通过操作得到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由于沿着不同的棱剪开,就得到的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也不同,因此会有多种展开图。]

二. 中心阶段:

1. 引导学生观察得到的长方体的展开图,思考: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有什么特征?

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有三组相同的长方形面组成,共有6个面。

2. 想一想可以怎么求这6个面的面积总和。方法(1):先分别求出前面的面积,再求出上面的面积,再求出左面的面积,然后将这3个面的面积相加再乘以2,就是这6个面的面积总和。

方法(2):先分别求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再求出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再求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和,最后将它们相加,就是这6个面的面积总和。

3. 请你试着求一求你手中的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总和。注意:先测量棱长的尺寸,再计算,取整厘米数。(学生计算)

4. 刚才我们计算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么求呢?书上有具体的介绍,请打开书,翻到P41,看书回答:(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长方体有三组相同的长方形面,共六个面,六个面的面积总和称为长方体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2(ah+ab+bh)

[学生通过对自己手中的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的观察,自主探究,得出了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么求的结论。最后通过看书规范自己的结论。]

三. 练习阶段:

1. P42/1 可以请学生利用附页2中的图形折一折,加深理解,怎样的图形可以折成长方体,可以让学生适当地进行记忆。

2. P40/2 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解:S=2(ah+ab+bh)

=2×(6×8+6×4+4×8)=2×(48+24+32)=2×104 =208(平方分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08平方分米。

3.计算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S=2(ah+ab+bh)

=2×(7×3+7×2+2×3)=2×(21+14+6)=2×41 =82(平方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82平方米。

解:S=2(ah+ab+bh)

=2×(2×10+2×1+1×10)=2×(20+2+10)=2×32 =64(平方分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64平方分米。

4.P40/3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利用多媒体讲解,使学生形象生动地解决问题。

[练习时让学生适当地借助直观、现象的学具,帮助解决问题。]

四. 总结:

长方体有三组相同的长方形面,共六个面,六个面的面积总和称为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2(ah+ab+bh)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

“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长方体有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怎么样?有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然后让学生分别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再展平。(教师将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具展开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六个面,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正方体有几组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平。(教师将正方体表面积的教具展开贴在黑板上。)

(3)教师指着两个展开图说明: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教学例1。

让学生观察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②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什么形状?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算? 然后教师说明: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现在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出示例1的题目和图,指定学生读题,复述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提问: “要求‘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这时,让学生将刚才展开的长方体再折回原状,并按照例题的数据在自己的长方体上注明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然后提问:

“长方体的表面积中包括哪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让学生打开教科书

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9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1.课件出示长方体,请学生用语言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2.看上图,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引导学生想象导入新课。

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

4.像这样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就是正方体。(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板书:面、棱、顶点)

课件出示例3。

2.组织学生根据正方体实物尝试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3.对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

1.引导学生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

2.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1.先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来汇报长方体的特征。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有目的地观察、讨论正方体有什么特征。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3.在小组内选一个代表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总结并汇报。

面:6个(都是正方形),每个面完全相同,面积都相等。

1.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进行区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填写记录单。

3.动手操作,交流后展示成果。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第6题。

1.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基于学生已具有概括长方体特征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在探究正方体的特征时,着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归纳整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实践操作中,通过“看、摸、量、数、比”等活动丰富对正方体的感知,形成表象,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特点体现在:1.在复习长方体的特征后,让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征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征上来,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了正方体的特征。2.把猜想和探索实践紧密结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让他们享受猜想的成功体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填一填。

(1)长方体有(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 )个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面积分别( )。

(3)长方体的12条棱,每相对的( )条棱为一组,12条棱可以分成( )组。

2.填一填。

(1)正方体是由6个( )围成的立体图形。

(2)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5cm,它的棱长总和是( )。

(4)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焊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每条棱长是( )。

4.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cm,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2)用一根长48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5cm,宽是4cm,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1)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正方体有8个顶点。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尹始,教师出示灯片:由若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童话式的图形王国城门图。然后教师谈话:小朋友,在这里你能找出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评析:活泼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回顾了旧知,又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直观导入,初步感知

教师拉开灯片的覆盖片,显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提出两个问题,(1)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有谁认识它们(2)长方体、正方体跟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正方形相同吗?为什么?

[评析:运用恰当的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从而将面和体区别开来,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新知识。并且,恰当的电教媒体,生动的问题情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三、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①教师依次出现两个长方体(一般的和特殊的)。问:谁认识它小朋友想不想对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呢

②教师指导学生用长方体展开图自制长方体,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研讨,建立表象。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以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制作长方体过程中,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秘密先小组讨论,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3)验证认识,形成概念。

①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长方体特征后,教师播放电视录相:一个长方体匀速转动,清晰、布序地显示长方体六个面,按着六个面一对一分解3排开。验证学生的认识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②请小朋友一起有序地数出长方体的六个面。

[评析: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剌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兴奋灶,认识长方体这一学习环节中,教师正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长方体;在学生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中建立长方体清晰的表象;再通过电视录相验证学生的认识,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利学生掌握新知,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认识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模型,问:小朋友认识它吗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请朋友带着这一个问题看电视录相。

(2)观看电视画面,指名回答:正方体什么特征

[评析: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学习正方体就比较容易了。因此,这个环节直接采用看录相,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中,归纳、表述正方体的特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四、引导辨析,掌握本质

1.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怎样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先小组合作学习,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3.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评析: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你是怎样来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习思考。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必须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搜索、归纳、整理,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五、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数一数。如图,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小学数学”五年制课本第十册第3~5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指出这些图形是平面图形。

2.出示长方体教具,讨论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揭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二、揭示课题:

平面图形是研究同一个平面内的多种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立体图形研究的是在若干个面内的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评:从复习近平面图形导入立体图形,开门见山的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思考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长短怎样?

(3)3条陵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评:学生带着思考题去实践操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便于操作。】

2.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长方体物体,通过看、摸、数,回答思考题的问题,讨论长方体的特征。

(1)师提问①: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老师注意比较学生的不同数法,有意识引导学生按顺序数面的个数,使学生清楚知道长方体的面是由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组成。

【评:教者表扬了按顺序又对又快地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的同学,很快地原来漏数或重复的同学,也能正确地数出面的个数。可见,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师提问②: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或者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提问③: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度量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宽,真正认识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通过师生对话,板书长方体面6个都是长方形或其中有两个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老师通过对相对两个面和相交两个面的比较,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并让学生说出哪两个面相交得到棱(如前、右两个面相交有一条棱。……)提问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数棱时可以按顺序分三组数或者按相对的棱分三组数,长方体有12条棱。

【评:教者再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可以看出,教者善于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提问②相对的棱长短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由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说明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并板书:棱12条相对棱长相等。

(3)老师通过对相对的棱和相交的棱的比较,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顶点8个。

【评:学生通过手摸、眼看,手眼并用地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对平摆、竖摆的长方体进行观察、触摸、按顺序地数获得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并且师生共同小结了长方体的特征及其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创造情景恰到好处地演示了实体和框架长方体模型,指导学生有的放矢的使用长方体学具。】

(二)画长方体立体图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教具,知道不管在哪一个位置上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从而揭示长方体的画法。

【评:从美术课静物写生入手,导出长方体的画法,提高学生看立体图形的能力。】

(三)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让学生观察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一定有3条棱。

(2)三条棱中任两条一定是同一个面的长和宽,指出这两条棱也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另一条称为长方体的高。并在图上标出长、宽、高。

(四)正方体的认识和正方体的特征

(1)利用长方体框架(或幻灯片),变动长方体正面的长,使之与宽的长度相等,再变换长方体的高,使之与长、宽的长度相等,从而揭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并出示正方体的实物图及画出立体图,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评:教者吸取电脑软件的长处,动态地在幻灯屏幕上把一个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映入每一位同学的眼帘,其结论便水到渠成。】

(2)正方体的特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面(包括:个数、形状、面积大小)、棱(包括:条数、长短)、顶点(个数),归纳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归纳特征后,老师小结并板书其特征。板书:正方体面6个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棱12条长度都相等顶点8个。

【评: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点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点上来,他们手拿正方体学具,边看边摸边数边讲,又对又快地达到学习目标。】

(五)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通过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知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所有的特征,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并不是每个长方体都具有。如果把长方体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正方体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评:利用子集思想揭示正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辩证关系启蒙教育,自然不生硬,易被接受。】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

2.判断。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正方体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5厘米。

3.说出下面各图形的长、宽、高(课本练一练第4题)

4.下面是一个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的部分图,说出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并试说哪个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评:练习内容丰富,多样,既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小结及布置作业

老师通过补充板书:学生通过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及结合板书,说出本节课的“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标在了这个长方体哪个位置。从而加深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认识。

【评:总结的板书设计新颖,把本节的重点内容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在眼前,给人铭刻记忆,久久难忘。】

【总评】:

1.注重把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即教学数学知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数学思想(子集思想)、数学方法(按顺序地观察、摸、数物体的方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数学知识,又学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恰到好处的演示实体的或框架的长方体,在屏幕上映出动态的长方体图形变为正方体图形;画出形象直观的图文表结合的图形,以及指导学生使用学具,学生主动积极地通过具体的实践,体验、监控、调节自己的策略,从不规则地看、摸、数,到按照顺序地看、摸、数,最后全班同学都能正确地边看边摸边数说出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能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展。

3.学生手脑并用,左、右脑协调配合,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促进了大脑功能的开发。此外,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易操作;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不拘一格;板书设计新颖,教师语言精炼、准确,演示动作果断、敏捷、给听课教师留下深刻印象。

289a.Com精选阅读

各种网络流行体生日短信


1、知音体

一个人的隐私,或者一部分人的隐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隐私,即使暴露了也不过承受一定的甜蜜代价 ——生日快乐

2、微博体

无所礼,愿尔。——《逢友生日,再三斟酌之后》

3、凡客体

爱果汁,爱蛋糕,

爱祝福,爱礼物,

爱美女,更爱人民币汇到自己卡上,

这不是神马泡妞日子,

也不是神马发财日子,

这没什么特别,这很特别,

这和其他日子不一样,这和你出生的日子一样,

这是你的生日。

(附注:围巾 RMB:0.00)

4、非主流体

茬適fei瑺牛寺另刂哋ㄖふ里,莈什庅恏鎹の,殣猪乃3ㄖ筷叻。

5、羊羔体

你的帅气是纯帅气的帅

我一直想见你,至今未了心愿

其实QQ上我和你靠得特近

一屏之隔

你家住在莲花池那边,我家

住在莲花山这边

后来你大了,大学之大

看了很多叫美又叫好的靓女

最近,你生日

朋友揉着诡异般的眼睛问:你生日吗

我说:不是我。是一朋友

礼物还没准备

搞得我两手无措

朋友开导:你可以说声生日快乐,让他听听

我说:你贫吧,他住得好远

朋友说:住得远怎么了

住得远我没车费,不能透支

短信是浮云

邮件是浮云

想完就嘻嘻转身,在自己的胳臂上一拧。好疼

这才知道:帅,有时和浮云一样

6、走进科学体

深夜,一声巨响,繁荣大街上突然出现十几个奇怪生物,他们张牙舞爪,做扑倒状,做捶胸状,做撞墙状,还发出呜呜哈哈的莫名声音,听来恶寒,全街道的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火星人,有人说是UFO下来的天外异客,有人说是深山里出来的猿人……到底是天外来物还是另有原因?《走近科学》为您揭开谜底,敬请关注……最后的结论:一群人为一朋友庆生,过于疯狂。

7、纺纱体

尊贵的寿星殿下:

今日是殿下华丽出生的日子 在下不胜荣幸能够知晓殿下的诞生日 在下本来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礼物 准备要献给尊贵的殿下 可是被该死的地铁阻挡了买礼物的路程 在此在下诅咒这该死的地铁一万次 但愿它的老祖母在地下不得安宁 好吧 这次就允许在下用数以十亿计乃至无法估计的真挚心情向尊贵的殿下表达深深地祝福:生日快乐!

8、红楼体

直到有一天,当我翻开日历,发现日历好几页没有撕了,我撕去好几页日历……无奈岁月匆匆时,一个大大的日历数字突兀地告诉我:“时间不过去了一会子,这转眼就是你的生日了,还就是今天了!”琢磨着,“人家这会子都送生日礼物了,还做起诗来当礼物。我也不懂什么湿咧干,勉强胡诌了一把。到底是不好,只是我原也没什么才和财,在这世界里,给你说声生日快乐还使得。因此胡乱对付了几句,不过大家一起乐和乐和,笑一会子罢了。”

9、琼瑶体

今天是你的生日?噢,天啊,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你的生日啊?!生日啊!!多么特别的日子啊,多么美好的日子啊,多么宝贵的日子啊。也许有那么一个人对你说过生日快乐,也许有那么一群人对你说过生日快乐,也许有男人对你说过生日快乐,也许也有女人对你说过生日快乐,也许有同学对你说过生日快乐,也许也有老师对你说过生日快乐,但是,山无棱,天地合,才敢对你不说声生日快乐。于是,在这个那么特别那么美好那么宝贵的日子里,真心地祝愿你生日快乐!!并衷心地祝福你生日快乐!!诚挚地再说一声,生日快乐。

10、梨花体

我要在这里写下祝福

一句

关于生日快乐的祝福

天下

最真心的祝福

一句祝福,另一句祝福,一堆祝福

可能还有更多的祝福

毫无疑问

我给的祝福

是全天下

最衷心的

11、排比体

我们好希望你的生日能过得快快乐乐,

我们好希望有人记得你生日而送你生日蛋糕,

我们好希望有人记得你生日而送你生日礼物,

我们好希望有人记得你生日而送你生日鲜花,

我们好希望有人记得你生日而送你生日贺卡,

我们不是自己不想记得你生日,我们只是要有人对你更好,有人记得你的生日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12、LOLI体

今天天气好好哦,还是嫩滴3日捏,嘻嘻,嫩滴心情灰常滴晴朗么,嘻嘻,偶滴心情也灰常灰常滴晴朗哟。可地铁为虾米那么多银捏?害得身单力薄滴伦家都米有挤上去,买不到给嫩滴礼物物,555~~~坏银坏银。害偶只能,哼,只能跟嫩说声,嘻嘻,3日快乐!

(哎呀,鸡皮疙瘩又起了~~)

13、装13体

小班认识车教案汇集


教案课件是教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工具,因此需要我们教师编写属于自己的教学课件。制定好教案对于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满意度是有帮助的。经过生日祝福语网在网络上的搜索,以下是关于“小班认识车教案”的相关文章,希望您喜欢本文并多多参考!

小班认识车教案 篇1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那么关于“小班游戏教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充分运动身体,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小轮胎;毛绒小狗、小猫、小兔;红、绿颜色小飞盘。

1、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2、现在我们来到停车场,我们开车去郊游,每个人找一辆车。

给汽车打气(四轮)、加油。

3、小汽车要开了,我们去郊游,你们说说我们去哪里玩。

(2)我们去了**、**、**开心哇。

(1)现在我是警察,站在这里指挥交通,你们开车子,听到红灯亮了,你们该怎么样?听到绿灯亮了,你们该怎么样?教师做警察指挥交通说话。

(2)刚才你们是听到警察说红灯,绿灯,你们开车耳朵听的,现在你们看警察叔叔手里有什么,红灯绿灯,你们眼睛看好,是红灯赶快停,是绿灯赶快行。

(3)幼儿到教师身边集合,有的.时候我们车子会开在马路上,马路上要慢慢的开,有的时候我们的车子会开在高速公路上面,高速公路上面我们的车子就要快快的开啦~(听指挥往公路或高速公路上开,开的快或慢。)

小班认识车教案 篇2

(一)、带幼儿参观已布置好的园内环境和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的幼儿园为什么特别的美?"幼儿:"快过年了!"教师:"你们都看到了,快过年幼儿园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小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有什么打算?"

幼儿自由回答。

(二)、文娱活动开始请来全班幼儿为家长演节目。

1、请全班幼儿唱《新年好》歌曲唱两段。

2、请小班幼儿自愿上台表演,内容不项。

如所学的歌曲或儿歌等。

3、游戏〈〈夹彩色珠子〉〉比赛:

玩法:将准备好的彩色珠子放在盘里另一盘空的放在桌上。比赛时将幼儿与家长一起坐回位置幼儿拿调羹家长拿筷子当听到开始时,看哪组的家长与幼儿夹的最多那组就获胜,给与礼物鼓励。

注意:前提是不能用手去拿只能用筷子与调羹。

4、家长和幼儿一起做贺年片。

5、幼儿与家长互赠礼物,幼儿送给家长一张贺年卡,说一句祝福的话。家长准备一份小小的礼物回赠或幼儿之间回赠礼物说一句祝福的话都可以。

小班认识车教案 篇3

1、稳定幼儿情绪:变魔法。

——小朋友,这里一瓶水是不是?今天老师要施魔法哦,看一下水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哇!原来水变成什么颜色?

2、小结:水变成绿色了。

3、出示绿色宝宝。

——小朋友,跟绿色宝宝打招呼,它穿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过来哦!

——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过来哦!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谁?

4、出示青菜、西瓜,让幼儿再次认识绿色,加深印象。

——这是什么?什么颜色的?

——小朋友,你们看一下我们教室有没有绿色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找一下。

5、游戏巩固。

——黑板上贴上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和绿色的气球,让幼儿找出绿色的东西。

6、活动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颜色?(绿色)——绿色的东西还有很多哦!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下,明天来和老师分享。

小班认识车教案 篇4

幼儿教育:________

教师学校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小班健康教案:认识小手单位:文家街幼儿园名称:文爱云

活动目标:1。认识你的小手,喜欢玩小手。2要知道小手会随着身体的成长而成长。

活动准备:

1. **《身体歌》。

2. 关于小手的**。(适合自己课的)

活动导入:

老师:请你站起来,轻轻地把凳子推到小桌子上,找一个自由的地方来移动我们的身体,好吗?(好)(****)

活动过程:

1. 认识小手:

师:宝宝的跳的真漂亮啊!请宝宝轻轻地坐回自己的座位,宝宝想一下,刚才我们跳舞的时候,我们的小手指到了**?

(领着孩子说小脚)我们的小手碰过**?(膝盖,臀部,肩膀)我们的小手是如此强大!碰到了我们的身体这么多地方。

老师的小手在这里,宝宝的小手在**?(这里)宝贝,我们的小手上有什么?(手指头)哦!

有手指头啊!我们一只手上有多少根手指?(宝宝开始数数,5)宝宝真聪明。看看这是**?

(老师摸摸手掌问宝宝。如果宝宝不会说,他可以告诉宝宝。)这是手掌,宝宝摸起来,白的,柔软的。这是**?

(手背)黑黑的,宝宝摸一下。

2比较小手,知道小手会随着身体的成长而成长。

师:宝宝的小手上原来有这么多的小宝贝啊!请把宝宝的手伸出来,让我们比较一下谁的手最大,和其他宝宝比较,和老师比较,谁的手最大?(老师的手是最大的)哈哈~老师的手是最大的。

老师小时候的手和宝宝的手一样大,后来老师听父母的话,吃饭时不挑食,也不挑食。身体壮壮的,老师的个子越来越高,手也越来越大,如果小朋友也和文老师一样听话,宝宝的手会变的比文老师的手还大。

3. 知道小手的本领大,学会保护小手。

老师:我们的小手很有力。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宝贝,你知道我们的小手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吗?(宝宝自己说)哦!

原来小手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看看这里的老师有没有宝宝说的能力?(展示**)我们的小手能为我们做这么多事情吗?

宝贝,看,我们的手指上有什么?(钉子)如果钉子很长我们该怎么办?(剪掉)为什么?

(这样,我们的指甲就不会弄脏,也不会抓伤其他孩子。)如果冬天来了,天气寒冷,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小手?(戴手套)哦!

带上手套,我们的小手会很暖和,不会冻伤的,对吧?(是)

4. 手指游戏:

老师: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小手,否则我们不能和我们玩手指游戏。这里的老师有一个手指游戏,宝宝想学吗?(想)小手准备~

小竹竿,又瘦又长,你是军人,我是枪,长枪,短枪,机枪,ppp,帮助,消灭所有敌人。

整理环节:

老师:宝宝的小手跳的真漂亮,老师给宝宝带了个小礼物。看~是什么?(小贴画)(发放给宝宝)

结束环节:

老师:今天我们的活动结束了,请伸出宝宝的小手,我们一起做一个闭幕式

小手,小手怕,小手摆动,宝宝的小手藏起来,宝宝的小手伸出来。宝宝再见~(老师再见)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修改即可使用

小班认识车教案 篇5

活动领域:

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开始熟悉同伴。

2、学习交朋友的方法。

活动准备:

挂图《认识新朋友》、幼儿用书、姓名签到表、海报纸、水彩笔、毛绒玩具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做成圆圈,再次认识班上的同伴。

在音乐声中,大家传毛绒玩具,音乐一停,毛绒玩具在谁的手里,就请这位幼儿站起来,大家一起喊他的名字。

反复玩几次,逐渐认识班里大多数的同伴。

2、出示挂图,了解交朋友的“小妙招”。

老师指着拿毛绒玩具的幼儿:你喜欢他吗?你喜欢他做你的好朋友吗?

怎样可以交到朋友?讨论认识新朋友的方法。

问问幼儿:

A、画面了提到交朋友的方法有哪些?

B、你们觉得哪一个方法最好?

C、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别人和你一起玩?让别人喜欢你呢?

引导幼儿讨论有哪些交友小妙招,老师帮忙记录下来。

小班认识车教案 篇6

小班数学活动课程计划:理解色彩教学计划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到色彩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引导孩子了解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感受色彩之美,能够巧妙地区分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有种颜色,感受寻找色彩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参加小班数学活动课,来看看色彩教学计划.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了解红、黄、蓝、绿,感受色彩之美

2.熟练区分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并感到寻找颜色的乐趣

三。培养孩子的观察、判断和实践能力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感受小组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几种颜色的标志(红、黄、蓝、绿),还有一些未上漆的花

2. 《认识颜色》的白板课件.

老师的头饰,花姐的头饰和裙子

活动程序:

首先,识别颜色

1教师带头装扮色彩母粒,邀请孩子们制作彩色宝宝,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母婴的角色让孩子感到亲切,游戏引导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

(1)有颜色标记的孩子,请彼此观察并说他们是x型婴儿

(颜色标志可以帮助幼儿快速进入这个角色.孩子们分享相互观察和讲述的经验,这可以增进相互学习.教师可以观察孩子对颜色的感知.)

(2)玩游戏《妈妈宝宝抱一抱》以巩固对四种颜色的理解.怎么玩:老师唱'x色宝宝你在**?“有相应颜色标志的孩子唱‘我来了,我来了,妈妈拥抱着走到老师和老师身边

(和妈妈一起玩是非常愉快的.抱抱的动作不仅满足了小班教学的心理需求,而且还帮助他们定义每种颜色的名称.)

精通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1.**白板课件

老师:今天,熊雄亮来到野外郊游.当他爬上爬山时,他爬到山顶时终于看到了美丽迷人的风景.他的心情非常好. (看着熊坐在山坡上的白板上)

老师:孩子猜到了。熊看到了什么?什么颜色?

老师让孩子们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事实证明,熊爬到了山顶,看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东西.这些色彩缤纷的东西使山顶装饰精美.孩子们,你开心吗? (年轻:快乐)

(背景**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隐藏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从单一颜色到丰富多彩的自然思想,为下一步铺平了道路.)

2引导孩子们谈论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和感知之美

(从观察颜色,找到相同的颜色来讲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颜色,逐渐深化和加深孩子们对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理解.在讨论中,孩子的思想得到了扩展,生命被感知.虽然颜色很美,但它也提高了说话的能力.

)第三,巩固红、黄、蓝、绿

白板第三次flash动画

老师:过了一会儿,四个小女巫来到熊跟前说:我们想和你玩游戏,好吗?熊很快就同意了.

老师:猜猜他们在玩什么? (请让孩子回答)

2.**第四个白板课件.

结果,他们想玩捉迷藏。四个小女巫躲在他们旁边的小花里。熊闭上眼睛开始数数

数15只熊将抓住它们.但是这些小花很小,只有与他相同颜色的小巫婆才能藏在花丛中.孩子们,你能帮助小女巫藏在花丛中吗?

(年轻人:可以)

老师:然后我叫孩子们帮小女巫躲在花丛里

3.**第五个白板课件

老师:游戏已经完成,但小女巫和熊的肚子饿了,所以他们坐在草坪上吃熊带来的食物.看,很多水果,五颜六色.

老师:水果是红色的(黄色,蓝色,绿色)?(巩固颜色,让孩子复习之前学果的水果名称)

4.**第六个白板课件.

老师:熊和小女巫都满了,但还剩下很多水果,他们不能浪费食物,所以他们不得不把它们带回家,但熊爱环境,他的包满了.如果吃不到的垃圾无法装入,我该怎么办?

老师:所以小巫婆想办法说:我们都有自己的魔术袋,但我们的魔术袋只能和我们的袋子一样保持同样颜色的水果.

孩子们,让我们帮助小女巫把水果放进他们的魔法袋

第四,结束部分

花姐和小孩一起表演(小花).

小孩和花姐一起出去玩.

小班认识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将字母的形象和形似的动物、物品结合起来记忆。

2、鼓励幼儿大胆与字母对话、做动作,借以记住字母。

3、幼儿能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英语的喜爱和兴趣。

活动准备:

24个英语字母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卡片,向幼儿展示图片的一面,在引导幼儿记忆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与其对话。

1、你看到了谁?它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大胆的做出来。

2、它喜欢吃什么?它的好朋友是谁?你想和它说什么?热情地和它打个招呼吧!

3、 做的动作、记忆动物、物品的形象。

二、出示卡片,向幼儿展示字母的一面,引导幼儿将图片与字母形象挂上钩。

1、引导:天黑了,朋友们要睡觉了,它们脱掉了漂亮的衣服,你还认得它吗?它是谁?

2、鼓励幼儿大胆做动作,帮助记忆。

三、游戏:

看谁说得快,看谁做的快。

小班认识车教案 篇8

小班数学活动课程计划:理解课程计划的长度

小班数学活动知道课程计划的长度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难度,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知道对象有长度和长度,学习长度的方法,可以比较对象的长度,适合幼儿园老师.让我们来看看短期和长期课程计划.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是长而短的.

2学习如何比较长度何比较对象长度

三。你可以长时间了解周围的环境,感受到认知的长度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孩子比较判断的能力

困难重重

关键点:知道长度和长度,知道物体的长度

难点:学习如何比较长度何比较对象长度

活动准备

聪明的老虎娃娃,更多的课件,两条不同长度的红绳

活动程序

1介绍故事,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今天,乔胡的妈妈想和我们的好朋友乔胡一起去超市.他们在超市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孩子们想知道他们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吗?

2.展示**并引导主题

(1) 用不同长度的金条、铅笔、尺子、勺子等让孩子知道这个物体有多长**:哪个项目长?哪个项目很短?

(2)通过谈话的方法,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环境的不同,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孩子知道对象有一个长短的老师:孩子,仔细看看,是什么我们课堂上的物品?有长短吗?请找出并谈谈它.

(3)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交谈等方式学习比较长度:你用什么方法比较长度?

让孩子们根据他们过去的经验谈谈他们有多长时间

知道对象是长短的.比较长度时,使对象的一端对齐(并置比较的方法相对较长):两个朋友比长度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右看,可以越来越短.

活动延期

1用两条不同长度的红绳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孩子学得更短

2让孩子回家,找到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和父母一起学习长度,体验对长度的认知

小班认识车教案 篇9

认识中秋节小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2.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3. 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中秋节的兴趣和了解。

二、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展示设备;

2. 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3.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和道具(如月饼、灯笼等);

4. 相关游戏道具和手工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中秋节的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中秋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中秋节是什么吗?

2. 学习中秋节的由来(10分钟)

通过PPT讲述中秋节的故事,教师朗读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故事听、记、理解能力。

3. 探究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探究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挂灯笼等。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家里在中秋节会吃什么?会做什么?学生们互相交流,教师引导他们体验和感知中秋节的习俗,传递中华传统文化。

4. 游戏环节:捞月亮(20分钟)

教师准备一个大盆装满水,里面放入一些玩具月亮。学生们轮流用一个勺子去捞里面的月亮,每捞到一个月亮,就说出一个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或者重要的食物。学生们可以根据月亮捞的数量来获得奖励。

5. 手工制作中秋灯笼(30分钟)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纸张、剪刀和颜色饰品等材料,引导学生制作中秋灯笼。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不同形状的灯笼模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灯笼的作用和形制,传达中秋节的祝福。

6. 小结与展示(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让学生回答中秋节的重要节日,以及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灯笼,让学生们通过口头表达展示他们对中秋节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表现、手工制作成果、以及对中秋节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延伸

1. 邀请家长来学校,共同庆祝中秋节,并让学生通过家庭照片等形式分享自己在家中的中秋节活动;

2. 组织学生在教室里搭建一个中秋节的小展览,展示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和传统习俗;

3. 借助电子设备,让学生在线观看中秋节的舞龙舞狮表演和其他传统文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小班认识车教案 篇10

标题:探索奇妙的苹果世界

导语:

苹果是一种独特的水果,它丰富的口感、独特的风味和多样的用途使得它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探索苹果的起源、特点、种类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第一部分:苹果的起源和特点(字数:250字)

苹果是一种源于亚洲地区的水果,经过数千年的种植和培育,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和消费的水果之一。在植物学上,苹果属于蔷薇科,有着树果的特点。苹果的特点主要包括:①硬皮和汁液丰富的果肉;②多种颜色的果皮,如红色、黄色和绿色等;③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④天然的酸味和甜味相结合,使得苹果的口感独特。

第二部分:苹果的种类(字数:300字)

世界上有数千种苹果品种,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用途。一般来说,苹果可以分为两大类:甜苹果和酸苹果。常见的甜苹果有红富士、金帅、嘎拉、美国红等;而酸苹果有青苹果、姬妮、格拉姆斯等。此外,根据果肉的颜色,苹果还可以分为红肉苹果、黄肉苹果和绿肉苹果等。每一种苹果都有不同的口感和风味,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第三部分:苹果的文化和历史(字数:250字)

苹果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在中国,苹果被视为祥瑞之物,象征着繁荣和幸福。在西方文化中,苹果被用来代表知识和智慧,比如著名的“亚当和夏娃吃禁果”的故事。苹果还与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例如,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苹果成为争夺美女“海伦”的源头引发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第四部分:苹果的用途和影响(字数:200字)

苹果不仅可以作为水果直接食用,还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和饮品。例如,苹果可以被制作成苹果酱、苹果派、苹果酒、苹果汁等。此外,苹果还被用于保健和药用,因为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苹果也是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种植和销售苹果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富。苹果产业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蔬加工、农业机械、包装和运输等。

结语:

苹果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水果,它的丰富多样性和广泛应用使得它成为无数人喜爱的水果之一。通过了解苹果的起源、特点、种类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利用这个美味的水果。让我们一起加入苹果的世界,探索奇妙的苹果之旅吧!

认识圆柱体教案


在教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教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不能草率应付,因为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基石。那么如何编写出符合自己要求的教案课件呢?小编为您准备了这篇“认识圆柱体教案”内容的精华,建议您将此页面收藏起来以备后续阅读。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1】

【教材分析】

球体和圆柱体是幼儿在生活中能经常接触到的几何形体。大班幼儿基本具备区别典型球体和圆柱体的能力,也能够发现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形状相似的物体,但对球体与圆柱体的异同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如何使幼儿通过直接体验与感知发现、了解、表达球体与圆柱体的异同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可引导幼儿从物体滚动方向切人活动,鼓励幼儿大探索、仔细甄别并有条理地表达。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球体和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2.感知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能发现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形状相似的物体。

3.乐意与同伴交流,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玩具每桌 1 筐(乒兵球、皮球、海洋球、玻璃球等球体和瓶子、易拉罐圆柱状的积木、薯片筒、管子等圆柱体以及不能滚动的物体)。

2.报纸,长方形硬卡纸,不同大小的硬币,橡皮泥若干

【活动建议】

1.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玩具,自由探索、交流,发现可以滚动的物体。

(1)引导幼儿按照能否滚动将玩具进行分类。

要求:把可以滚动的物品放在筐子里。

(2)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并通过演示进行验证。

(3)引导幼儿将会滚动的物体再按形状分类。

2.观察圆柱体和球体,尝试概括表达球体和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1)引导幼儿摸一摸,转一转,从各个方向观察圆柱体和球体的异同,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述。

(2)引导幼儿向不同的方向滚动球体和圆柱体,发现并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小结:球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摸起来很圆滑;能向任意方向滚动。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圆的且一样大,上下一样粗:可以液动,但方向单一。

(3)鼓励幼儿找出周围环境中的球体和圆柱体,运用其特性进行检验。

3.分组操作,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球体、圆柱体。

(1)幼儿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操作材料,分组进行制作活动。

报纸组:引导幼儿用报纸制作球体或圆柱体,鼓励幼儿通过测量、比较等方法进行验证卡纸组:提供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硬卡纸,引导幼儿制作圆柱体。

硬币组:提供各种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将其变成圆柱体和球体。例如:把一个硬币竖起来迅速转动,看看像什么把相同大小的硬币叠放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橡皮泥组: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做球体和圆柱体,鼓励幼儿采用观察、触摸、液动等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2)各组操作后,集体交流、分享请幼儿将制作好的球体和圆柱体滚一滚、试一试,重点引导幼儿交流怎样利用材料让球体滚得更流畅,让圆柱体上下一样粗。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2】

1。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孩子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物理特性。

2.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圆柱体,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一对基本形状(三角形、圆形、矩形、正方形、椭圆形)的画,自制可拆卸一个待解决的圆柱体,几个双面胶带,几个与双面胶带大小相等的圆圈,一个表格(一些圆柱体和生活中类似圆柱体的物体),一些儿童记号笔的小笔记,和一些纸板(矩形、正方形)

三个。活动流程

(一)引出

1.小朋友们,今天要来图形王国了 一些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吗,我来请客他们出去。

展示一张基本形状(三角形、圆形、矩形、正方形、椭圆)的图片,供儿童复习。

2.接下来有一个特别的朋友,你知道吗? (展示自制的拆解圆柱体)

(2)老师操作,孩子们发现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1.我请孩子们睁开眼睛看看,这个数学王国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从上往下看是什么形状?又是什么形状?

2.老师操作解剖圆柱体:先垂直解剖,打开看看是什么形状?

水平解剖做什么的?寻找?切刀看看,切刀看看,你会发现什么?这些切割的圆圈我一个一个拼起来,你觉得它们的大小如何? (大小相同)

竖切

揭示圆柱的概念:由无数个相同大小的圆片重叠形成的三维图形,两端的圆也是大小一样,站起来中间是一条直线,放下可以滚动。这种圆柱状的形状称为圆柱体。

(三)观察与操作区分与比较

1.让孩子们在每一张小纸上写下自己的学号,然后辨别生活中的这些物体是否是圆柱体?

2.教师进行总结,对有疑问的进行个别交流和指正,必要时对对象进行验证。

(4) 孩子们制作圆柱体

接下来,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张卡片,请用双面胶和这张卡片制作一个圆柱体。

总结:圆柱有高、短、粗、细之分,只要圆柱的两端是大小相同的两个圆,中间的粗细相同,立起来就可以了作为一个圆圈。直线,光滑的表面,放下后可以滚动,无论多高,多短,多厚,多薄,它都是一个圆柱体。

(五)生活中的气缸

你能告诉我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气缸吗?

数学大班活动教案:认识圆柱体(共2篇)如果还是达不到要求,请搜索更多其他数学大班活动教案:识别模型 样式文本上的圆柱体。

圆柱认知教学设计>

幼儿园说教科书《认识圆柱》

圆柱认知教学设计(共4篇)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3】

设计思路:

“认识圆柱体”是大班下学期的内容,我把它放在上学期进行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主要侧重于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我班孩子在蒙氏工作中对圆形、球体已经有所认识。于是,我利用圆形的叠合自然地引出了“圆柱体”,然后通过与球体的对比,在游戏“滚”和“叠”中,感知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活动,在环节的安排上,从实物→图形,从具体→抽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遵循幼儿的`认知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2、在“滚”“叠”游戏中,发展观察、比较及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元硬币人手6枚,球人手一只,多媒体课件,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叠一叠,引出圆柱体

1、出示硬币,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把这么多圆形的硬币叠起来会怎么样呢?

2、交代操作要求:硬币要叠得整齐;双面胶放在圆盘里

3、交流:圆形的硬币叠起来变成了什么?

4、小结:我们把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的物体叫做圆柱体。

(二)辨一辨,区别球体与圆柱体

1、滚一滚,说说它们滚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交代要求:在桌 上滚动)

2、小结:球体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前后两个方向滚动。

球体滚得快;圆柱体滚得慢。

球体可以在用任何一个面滚动;圆柱体只能用侧面滚动。

球体碰到障碍物会换方向滚动;圆柱体碰到障碍物就停止了。

3、叠一叠,看谁叠得高,为什么?

4、小结:球体不能叠起来,而圆柱体可以叠起来。

(三)想一想,寻找生活中的球体与圆柱体

1、出示课件:找找幼儿园里的圆柱体

2、生活中还有许多圆柱体,你也可以在家里、公园里、超市里、广场上,继续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圆柱体。

(四)延伸活动:寻找图片中的球体与圆柱体(幼儿用书)

把圆柱体涂上绿色(大班上册幼儿数学用书P22)

活动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4】

教学目标:1.知道圆柱体有两个相同大小的圆面,柱面展开是长方形的,会做圆柱体。

2.互相交流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柱体形状的。

3.喜欢参与制作、交流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圆柱体有两个相同大小的圆面,柱面展开是长方形,会做圆柱体。

教学难点:圆柱体的两个圆面是相同大小的。

教学准备:一个圆柱体笔盒;每人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1.出示圆柱体的笔盒,引入圆柱体的主题。(有一个柱面,两头有两个圆面)

2.探讨圆柱体两头的圆面之间有什么关系。(一样大小)

3.每人制作一个圆柱体。

4.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形状的。(讨论)

5.理解柱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

6.总结。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5】

一、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探索学习兴趣,有初步的立体概念。

2、认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二、 活动准备:

1、教具:球一个、圆柱体一个,可拆圆柱一个,图示一份,判断图一份,卡片若干。

2、学具:圆柱体、球体若干,可拆的圆柱体人手一份,圆柱体积塑、旺仔牛奶罐、作业纸、笔、橡皮泥、记录表等各若干。

三、 活动过程:

1、比一比:较圆柱体与球体,探索圆柱体的特性。

A、直接引入,出示球体、圆柱体引导滚一滚,叠一叠。

“请小朋友将球体和它的朋友放在地上滚一滚,叠一叠,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B、结合图示,引导幼儿说出圆柱体与球的差异。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结合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图示)

C、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性。

“刚才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都发现球体和球体不能叠在一起,但它的朋友可叠在一起,

可球体能到处滚动,而它的朋友只能侧面地来回滚动”。

2、动一动: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A、幼儿动手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特点。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一个穿衣服的球体朋友,等会儿请小朋友将它的衣服拆开,看看它的上面、下面和侧面是什么形状,大小一样吗?

B、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认识圆柱体,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小朋友都发现了球体的朋友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形,两个圆一样大,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中间一样粗,我们就把这种形体叫做圆柱体。

C、结合图示正确判断圆柱体。

“我们一起来找找图上哪些是圆柱体”。

3、玩一玩,通过游戏巩固对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A、游戏《对与错》,正确判断圆柱体。(生活中圆柱体图片)

“老师和小朋友玩个好玩的游戏——《对与错》,如果老师取出的图片是圆柱体,小朋友为

它拍拍手,并大声说出对、对、对,如果老师取出的图片上物体不是圆柱体,那么小朋友就可以做手交叉的动作,并大声说出错、错、错”。

B、游戏《找一找》,找找活动室里圆柱体的相似物。

“刚才小朋友都很棒,一下子能判断出哪些是圆柱体,哪些不是圆柱体,现在请小朋友用

眼睛瞄一瞄,看看我们活动室哪些东西也是圆柱体”。(幼儿寻找并表述)“除了这些东西,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呢?”

4、做一做,通过制作感受圆柱体的特点。

A、《穿一穿》,选择合适的卡纸包装圆柱体。

B、《涂一涂》,为作业纸中的圆柱体涂色。

C、《搭一搭》,垒高不同大小圆柱体积塑,并做记录。

D、《变一变》,把橡皮泥变成圆柱体,并进行排列。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学习制作球体、圆柱体,建构球体、圆柱体组合物体。

3、通过摸、量、滚、做等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4、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收集各种球体、圆柱体包装。如足球冰淇淋盒、小药丸盒、易拉罐、麦乳精罐等。

4、准备一些挂历纸、白板纸、橡皮泥、尺、胶带、线、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球体

1、请幼儿猜谜: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

2、请幼儿玩球。幼儿按意愿选球,通过摸、滚、踢、拍、托、掷等动作玩球。

3、请幼儿回答教师提问:玩的是什么球?怎么玩的?通过玩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5、师生创编儿歌:小小球儿圆溜溜,哪边看它都很圆;小小球体站不稳,哪边挨地都能滚。

二、有趣的圆柱体

1、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滚一滚易拉罐、麦乳精罐等,说说它们是向什么方向滚动的。

3、请幼儿将圆柱体积木、积塑、小棍棒按高矮、粗细的顺序分别排一排,看看它们像什么。

4、教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三、球体、圆柱体的区别

1、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2、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3、教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四、灵巧的小手

1、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给幼儿提供白板纸、挂历纸、橡皮泥等制作材料,让他们进行手工制作。

对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求他们完成球体、圆柱体模型;对能力强的幼儿,则要求他们建构组合物体,如凉亭、攀登架、滚筒等;对能力一般的幼儿,要求他们完成简易组合物体即可,如冰淇淋娃娃、京剧小丑等。幼儿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对有困难的幼儿,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对大胆创新的幼儿,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并为他们提供条件,使其完成作品。

3、作品展览。让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佳作,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五、商品展销会

1、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活动场所。

2、引导幼儿将自制的作品、收集的玩具和废旧物品先按球体、圆柱体两大特征进行分类;再按商品的种类(如食品、玩具、日用品),进行二次分类。

3、陈列货架,布置环境。幼儿按标记排放商品。

4、开展创造性游戏:“商品展销会”。要求幼儿在展销过程中,说出各种商品的名称、外形特征。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7】

活动设计背景

教室气球、粉笔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掌握球体、圆柱体这一名称,感知它的特点,能找出与它相似的物体,能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2、发展幼儿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活动准备

皮球、圆形纸片、圆柱体小积木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圆形纸片,启发幼儿说出它的形状。

2、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圆形纸片、一个小皮球和一个圆柱体小积木,让幼儿自由的玩,!出自:屈老.师!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用手去摸摸,或在桌上滚一滚、比一比,找一找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3、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思考,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幼儿掌握球体。

4、再出示圆柱体小积木,请幼儿在教室中找出与其类似的物体。

5、指导幼儿观察它的上、下是什么形状,用手从上至下摸摸有什么感觉。

6、组织幼儿讨论观察结果,老师总结。

7、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球体和圆柱体。

教学反思

1、备课过程中对活动的安排过少,活动设计背景单一,幼儿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后,增加手工操作的课程,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切实掌握整个课程内容。

2、对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考虑过于缺乏,如粉笔这个活动背景,物体小又较隐蔽,大多幼儿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8】

圆柱体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有一条定直线和一条动线,当这个平面绕着这条定直线旋转一周时,这条动线所成的面叫做旋转面,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面的轴,这条动线叫做旋转面的母线。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幼儿园认识圆柱体说课稿 ,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但是幼儿对圆柱体的认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识是模糊的,并且非常难联系到社会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儿已认识了个中平面几何图形与球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二、说目标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的精神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认知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二方面的目标,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三、说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四、说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境界,我除了以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幼儿外,还运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行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发现法

皮亚杰认为:教学不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教师应尽可能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又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特点,我引导幼儿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印一印、想一想、说一说中进行探索,从中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的兴趣。

2、讨论法

新《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与结果,并能愉快地与他人交流、分享。在幼儿探索前后与探索过程中,我都引导幼儿积极地与老师、同伴交流、探讨问题,让幼儿的思维相互碰撞,在分享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

本活动安排了二次操作,二次操作活动的目的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每次操作活动都提供了相应的、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有目的的操作中探索发现与巩固。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互动,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的精神。

五、说活动程序

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为此,本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在活动设计的开始部分,我就把探索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幼儿,让幼儿自由地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找到以后与球体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然后玩一玩、说一说立在桌上与侧放在桌上有什么不同,并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看一看发现了什么。由于探索的目的明确,幼儿急于发现老师的问题,所以兴致勃勃。最后,教师再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让幼儿初步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特征,从而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组织幼儿讨论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幼儿把学习到的知识联系到社会中去,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环节作铺垫。

(三)玩一玩、变一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充当“小小魔术师”,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每个幼儿都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幼儿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以后,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孩子去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操作”。教师抓住时机介绍操作材料,并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正确、有目的地进行操作。在幼儿自由动手操作中,教师边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边验证:“你用了什么方法把它们变成圆柱体?把你变的圆柱体玩一玩。”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变魔术。这样既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又培养了幼儿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

《纲要》提出,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探究、经历、体验的机会。我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索。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9】

1. 对探索几何形状的兴趣萌发。

2.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3.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特征。

4.激发孩子学习图形的兴趣。

5.培养孩子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难度:

重点: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难度: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活动准备:

几张圆形纸和球形物体(乒乓球、球、篮球);每组球体和圆柱体构建块的篮子;每人一根;圆柱形薯片盒1个,露露盒1个,电池1个等

活动流程:

(1)进口

展示圆形纸和球形物体,激发孩子的兴趣。

老师:“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玩吧。”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操作。)

2.展开

1.认识球体。

(1)在经营活动中初步感受球体的特点。

操作一:引导孩子分别旋转圆形纸片和乒乓球(或其他球体),通过观察感知两者的区别。

操作二:引导孩子触摸乒乓球表面,感受球面的特点。

(2)在运算的基础上总结出球体的特点。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感觉如何?”

总结:它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无论怎么转动它看起来都是圆形的,而且表面触感 处处凸出、圆润、光滑。像这样的物体是球体。

⑶结合实际,请孩子说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玩过、吃过、看到过的看起来像球体的东西。

2.认识气缸。

⑴展示圆柱学习工具,对比孩子们的操作。

老师:“这是什么形状?请孩子们玩、摸、滚、比。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孩子们!”

>

(2 ) 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出气缸的特点。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他感觉如何?他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吗?上下圈的大小一样吗?” ,两端呈圆形,上下圆形大小相同,扁平,四周都是圆形,非常光滑,柱状物体,我们称其为“圆柱体”。

⑶体验开发。

①请孩子们在篮子里看,找出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引导孩子理解这些物体尽管大小和高度不同,但它们都是圆柱体。

②启发孩子说出日常生活中其他形状像圆柱体的东西。

3. 游戏活动:“抓小猪”

玩法:将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做成“小猪”的形状。 “猪”,实现了一个圆柱体可以向所有方向滚动,而一个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方向滚动的原理。

(iii)结束

1.教师评价活动.

2.延伸:在区域内放置各种球体和圆柱体,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巩固对球体和圆柱体的认识。

活动反思:

在寻找、做、说的过程中,目的是让孩子觉得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孩子动脑、动嘴、观察比较的能力。从孩子们的操作结果来看,孩子们对球体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只是有些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

认识圆柱体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巩固走线,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圆柱体。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CD,圆柱体积木

活动过程:

一、走线

1、幼儿倾听音乐,请男女小朋友分批走线。

2、教师从旁提醒幼儿注意重点,双手张开,脚尖顶脚跟,目视前方。

二、摸一摸

1、幼儿人手一个圆柱体积木,问:这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2、幼儿左手拿圆柱体积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问:积木有几个底?是什么形状的?

3、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积木的底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三、找一找

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的?

固体胶,灯管小鼓

四、活动总结

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里有什么东西是像圆柱体的,第二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让小朋友认识圆柱体,先要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立体图形的,与平面的圆形是有区别的。然后通过摸让幼儿知道圆柱体的的组成,初步了解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来的,让小朋友只是看着这个积木,小朋友会感觉枯燥,让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像圆柱体,很好的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对圆柱体的认识。

认识圆柱体教案合集10篇


据您要求的相关资料,生日祝福语网的编辑为您精心整理了“认识圆柱体教案”。在开始上课之前,每位教师都需要制定教案和准备课件。现在是老师们开始编写教案和课件的时候了。完整的教案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和探索精神。以下方案仅供参考,最终方案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认识圆柱体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巩固走线,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圆柱体。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CD,圆柱体积木

活动过程:

一、走线

1、幼儿倾听音乐,请男女小朋友分批走线。

2、教师从旁提醒幼儿注意重点,双手张开,脚尖顶脚跟,目视前方。

二、摸一摸

1、幼儿人手一个圆柱体积木,问:这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2、幼儿左手拿圆柱体积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问:积木有几个底?是什么形状的?

3、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积木的底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三、找一找

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的?

固体胶,灯管小鼓

四、活动总结

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里有什么东西是像圆柱体的,第二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让小朋友认识圆柱体,先要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立体图形的,与平面的圆形是有区别的。然后通过摸让幼儿知道圆柱体的的组成,初步了解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来的,让小朋友只是看着这个积木,小朋友会感觉枯燥,让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像圆柱体,很好的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对圆柱体的认识。

认识圆柱体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巩固走线,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圆柱体。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CD,圆柱体积木

活动过程:

一、走线

1、幼儿倾听音乐,请男女小朋友分批走线。

2、教师从旁提醒幼儿注意重点,双手张开,脚尖顶脚跟,目视前方。

二、摸一摸

1、幼儿人手一个圆柱体积木,问:这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2、幼儿左手拿圆柱体积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问:积木有几个底?是什么形状的?

3、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积木的底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三、找一找

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的?

固体胶,灯管小鼓

四、活动总结

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里有什么东西是像圆柱体的,第二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让小朋友认识圆柱体,先要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立体图形的,与平面的圆形是有区别的。然后通过摸让幼儿知道圆柱体的的组成,初步了解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来的,让小朋友只是看着这个积木,小朋友会感觉枯燥,让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像圆柱体,很好的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对圆柱体的认识。

认识圆柱体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认识球体与圆柱体》、电脑.

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只一圆的硬币、一只篓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纸、毛线等。

3、座位安排:两个半圆行、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

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小朋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开心吗?姜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位客人要来做客呢,你们看,他来了。

(出示课件一:硬币来了。通过硬币的介绍,进一步感知圆形,初步感知球形。)

这是谁呀?他是什么形状的?转起来呢又是怎样的?

二、通过硬币的引见,导出球体,体现圆与球的特征。

1、球和硬币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二:球和硬币的区别)

2、请幼儿看一看,球与硬币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3、请幼儿比一比,球与硬币谁滚的快。

4、请幼儿讲一讲,球与硬币的特征。

5、小结:对,小朋友讲的真好。我们来听听硬币和球体是怎么说的?

(课件三:通过硬币与球的比赛,以及形象的`讲解进一步了解硬币与球的特

征:硬币圆圆的、扁扁的,就象一张纸;球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圆的,不管从哪个方向滚都可以。)

三、认识球体与圆柱体。

1、通过课件四,引出圆柱体。(五个硬币叠在一起变成圆柱体。)

2、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课件五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老师叠起来的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4、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课件五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

B、为什么?

四、通过讲讲生活中的圆形、圆柱体、球体,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1、象硬币这样的圆形,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2、哪里看到过球体?比一比谁想的最多。

3、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教学反思:

一、在备课时,我考虑了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和幼儿的接受能力,如果这节活动又不适合幼儿的我会随机应变,调整活动的内容。

二、通过这节活动课的展示后,我进行了以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这节活动课,总的来说还不错,不仅调动了每个幼儿的积极性,而且师幼配合的非常好,通过这次的活动,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方面得到了全面、自主的发展。

2.对师幼互动反思:本次活动,幼儿能很好的和老师配合,我也会因幼儿的需要调整活动内容。

三、整个活动的效果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就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的活动中来。不足之处在于活动的时间没掌握好,有点短了;其次这次活动的的内容对幼儿来说还不够,还应再加点游戏。

认识圆柱体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1、它们与球有什么不同?

2、把圆柱体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

3、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发现了什么?

4、小结:上下两面都是圆形,这两个圆形是一样大的,侧面没有棱角,而且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细,叫做圆柱体。

二、 组织幼儿讨论:你在社会中还见过哪些像圆柱体的物品。

三、 玩一玩、变一变。

1、怎样把许多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怎样把长方形纸张变成圆柱体?

3、怎样把橡皮泥变成圆柱体?

四、 活动延伸: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计算角:提供各种圆柱体实物,供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圆柱体的秘密。

操作角: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继续变成圆柱体。

教学反思

让小朋友认识圆柱体,先要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立体图形的,与平面的圆形是有区别的。然后通过摸让幼儿知道圆柱体的的组成,初步了解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来的,让小朋友只是看着这个积木,小朋友会感觉枯燥,让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像圆柱体,很好的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对圆柱体的认识。

认识圆柱体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围成圆柱或圆锥的各个面。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圆柱体、圆锥体的物体,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体、圆锥体的实物。同时让学生将教科书第125、127页上的图沿边剪下来做成圆柱体、圆锥体。

一、前提准备

1、出示圆柱,圆锥模型,提问,这是什么形体?

指出:圆柱体简称圆柱,圆锥体简称圆锥。

2、举例: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学生举例)

3、师出示挂图,提问,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你看这张图上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直圆柱和直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柱

⑴谈话,请看挂图,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 ⑵验证发现:上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刚才同学说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你想办法证明一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可能:用线绕、用尺量圆的直径

侧面是弯曲的:把你手中的圆柱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它的这个面与桌面有什么不同?侧面滚一滚,滚出一个什么形状?

⑶师指出:这是沿着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下来的圆柱的平面图

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验证圆柱的高都相等:把圆柱放在桌角量高,变换角度量高,量出的结果一样吗?

⑷练习:说说师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圆柱,为什么?指出自己手中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指出下列圆柱各部分名称

2、认识圆锥

⑴谈话:某些建筑物的顶部,吃的蛋筒,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请你观察这些圆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交流,师适当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⑵看书对照你的发现是否正确

⑶师指出:图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边说边在图上标出来)

提问,圆锥的高有几条?

滚动圆锥,你有什么发现?

辨析,这是圆锥的高吗?那你认为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师出示图

⑷指出你手中圆锥各部分名称

3、比较:观察圆柱和圆锥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可引导提问:圆柱和圆柱都有一个侧面,侧面都是一个曲面,为什么圆柱滚动侧面时与圆锥滚动侧面的感觉不一样?

三、拓展应用

1、练一练:判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练习五第二题,连一连。

3、练习五第三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转一转,想象一下,再交流。

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与长方形小旗有什么关系?

4、拿出硬纸做的圆柱和圆锥,想办法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记录再自备本上,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圆柱体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认识圆柱体”是大班下学期的内容,我把它放在上学期进行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主要侧重于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我班孩子在蒙氏工作中对圆形、球体已经有所认识。于是,我利用圆形的叠合自然地引出了“圆柱体”,然后通过与球体的对比,在游戏“滚”和“叠”中,感知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活动,在环节的安排上,从实物→图形,从具体→抽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遵循幼儿的`认知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2、在“滚”“叠”游戏中,发展观察、比较及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元硬币人手6枚,球人手一只,多媒体课件,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叠一叠,引出圆柱体

1、出示硬币,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把这么多圆形的硬币叠起来会怎么样呢?

2、交代操作要求:硬币要叠得整齐;双面胶放在圆盘里

3、交流:圆形的硬币叠起来变成了什么?

4、小结:我们把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的物体叫做圆柱体。

(二)辨一辨,区别球体与圆柱体

1、滚一滚,说说它们滚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交代要求:在桌 上滚动)

2、小结:球体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前后两个方向滚动。

球体滚得快;圆柱体滚得慢。

球体可以在用任何一个面滚动;圆柱体只能用侧面滚动。

球体碰到障碍物会换方向滚动;圆柱体碰到障碍物就停止了。

3、叠一叠,看谁叠得高,为什么?

4、小结:球体不能叠起来,而圆柱体可以叠起来。

(三)想一想,寻找生活中的球体与圆柱体

1、出示课件:找找幼儿园里的圆柱体

2、生活中还有许多圆柱体,你也可以在家里、公园里、超市里、广场上,继续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圆柱体。

(四)延伸活动:寻找图片中的球体与圆柱体(幼儿用书)

把圆柱体涂上绿色(大班上册幼儿数学用书P22)

活动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认识圆柱体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但是幼儿对圆柱体的认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儿已认识了个中平面几何图形和球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二、说目标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的精神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认知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二方面的目标,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三、说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四、说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境界,我除了以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幼儿外,还运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行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发现法

皮亚杰认为:教学不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教师应尽可能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又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特点,我引导幼儿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印一印、想一想、说一说中进行探索,从中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的兴趣。

2、讨论法

新《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并能愉快地与他人交流、分享。在幼儿探索前后和探索过程中,我都引导幼儿积极地与老师、同伴交流、探讨问题,让幼儿的思维相互碰撞,在分享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

本活动安排了二次操作,二次操作活动的目的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每次操作活动都提供了相应的、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有目的的操作中探索发现和巩固。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互动,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的精神。

五、说活动程序

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为此,本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在活动设计的开始部分,我就把探索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幼儿,让幼儿自由地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找到以后和球体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然后玩一玩、说一说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有什么不同,并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看一看发现了什么。由于探索的目的明确,幼儿急于发现老师的问题,所以兴致勃勃。最后,教师再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让幼儿初步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特征,从而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组织幼儿讨论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幼儿把学习到的知识联系到社会中去,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环节作铺垫。

(三)玩一玩、变一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充当小小魔术师,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每个幼儿都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幼儿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以后,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孩子去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操作。教师抓住时机介绍操作材料,并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正确、有目的地进行操作。在幼儿自由动手操作中,教师边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边验证:你用了什么方法把它们变成圆柱体?把你变的圆柱体玩一玩。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变魔术。这样既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又培养了幼儿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

《纲要》提出,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探究、经历、体验的机会。我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索。

大班计算活动:认识圆柱体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1、它们与球有什么不同?

2、把圆柱体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

3、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发现了什么?

4、小结:上下两面都是圆形,这两个圆形是一样大的,侧面没有棱角,而且从上

到下都是一样粗细,叫做圆柱体。

二、 组织幼儿讨论:你在社会中还见过哪些像圆柱体的物品。

三、 玩一玩、变一变。

1、怎样把许多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怎样把长方形纸张变成圆柱体?

3、怎样把橡皮泥变成圆柱体?

四、 活动延伸: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计算角:提供各种圆柱体实物,供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圆柱体的秘密。

操作角: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继续变成圆柱体。

认识圆柱体教案 篇8

一、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探索学习兴趣,有初步的立体概念。

2、认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二、 活动准备:

1、教具:球一个、圆柱体一个,可拆圆柱一个,图示一份,判断图一份,卡片若干。

2、学具:圆柱体、球体若干,可拆的圆柱体人手一份,圆柱体积塑、旺仔牛奶罐、作业纸、笔、橡皮泥、记录表等各若干。

三、 活动过程:

1、比一比:较圆柱体与球体,探索圆柱体的特性。

A、直接引入,出示球体、圆柱体引导滚一滚,叠一叠。

“请小朋友将球体和它的朋友放在地上滚一滚,叠一叠,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B、结合图示,引导幼儿说出圆柱体与球的差异。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结合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图示)

C、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性。

“刚才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都发现球体和球体不能叠在一起,但它的朋友可叠在一起,

可球体能到处滚动,而它的朋友只能侧面地来回滚动”。

2、动一动: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A、幼儿动手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特点。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一个穿衣服的球体朋友,等会儿请小朋友将它的衣服拆开,看看它的上面、下面和侧面是什么形状,大小一样吗?

B、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认识圆柱体,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小朋友都发现了球体的朋友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形,两个圆一样大,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中间一样粗,我们就把这种形体叫做圆柱体。

C、结合图示正确判断圆柱体。

“我们一起来找找图上哪些是圆柱体”。

3、玩一玩,通过游戏巩固对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A、游戏《对与错》,正确判断圆柱体。(生活中圆柱体图片)

“老师和小朋友玩个好玩的游戏——《对与错》,如果老师取出的图片是圆柱体,小朋友为

它拍拍手,并大声说出对、对、对,如果老师取出的图片上物体不是圆柱体,那么小朋友就可以做手交叉的动作,并大声说出错、错、错”。

B、游戏《找一找》,找找活动室里圆柱体的相似物。

“刚才小朋友都很棒,一下子能判断出哪些是圆柱体,哪些不是圆柱体,现在请小朋友用

眼睛瞄一瞄,看看我们活动室哪些东西也是圆柱体”。(幼儿寻找并表述)“除了这些东西,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呢?”

4、做一做,通过制作感受圆柱体的特点。

A、《穿一穿》,选择合适的卡纸包装圆柱体。

B、《涂一涂》,为作业纸中的圆柱体涂色。

C、《搭一搭》,垒高不同大小圆柱体积塑,并做记录。

D、《变一变》,把橡皮泥变成圆柱体,并进行排列。

认识圆柱体教案 篇9

目标:

1、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2、在操作中感知数量的趣味。

准备:

1、各种圆柱体的玩具物品

2、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或硬币状的替代物。

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宝宝,还记得吗?(让幼儿说一说)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一个新客人,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 游玩“圆柱世界”

(1)幼儿看各种圆柱体的玩具、物品。

(2)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你拿的是什么玩具?它是什么样子的?”

(3)介绍圆柱体

(4)幼儿互相交流。

三、 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圆柱体与圆形有什么不一样吗?”

(1)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

(2)幼儿相互交流探索的结果。

四、 操作体验

(1)教师取出硬币问:“这是什么形状的?”“你能把硬币变成圆柱体吗?”

(2)幼儿探索将硬币变成圆柱体的方法。

(3)幼儿叠硬币,将圆形变成圆柱体。

五、 幼儿操作

请幼儿翻开操作材料《数学》第25页,教师按提示指导幼儿完成此页中《认识圆柱体》的练习。

认识圆柱体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背景

教室气球、粉笔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掌握球体、圆柱体这一名称,感知它的特点,能找出与它相似的物体,能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2、发展幼儿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活动准备

皮球、圆形纸片、圆柱体小积木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圆形纸片,启发幼儿说出它的形状。

2、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圆形纸片、一个小皮球和一个圆柱体小积木,让幼儿自由的玩,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用手去摸摸,或在桌上滚一滚、比一比,找一找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3、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思考,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幼儿掌握球体。

4、再出示圆柱体小积木,请幼儿在教室中找出与其类似的物体。

5、指导幼儿观察它的上、下是什么形状,用手从上至下摸摸有什么感觉。

6、组织幼儿讨论观察结果,老师总结。

7、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球体和圆柱体。

教学反思

1、备课过程中对活动的安排过少,活动设计背景单一,幼儿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后,增加手工操作的课程,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切实掌握整个课程内容。

2、对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考虑过于缺乏,如粉笔这个活动背景,物体小又较隐蔽,大多幼儿查找不到。活动中应带领幼儿在教室及附近进行辨别、查找。

3、整个活动效果还是比较可以,不足在于和幼儿配合较少,今后应加大与幼儿的互动。

4、如果重新上这堂课应尽量考虑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加大活动的范围、时间以及互动效果。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推荐七篇


教案课件在课堂上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老师自己写好属于自己的教学课件。写好教案课件能够使老师掌握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对于写教案课件,你可能有一些疑问。经过精心编辑,生日祝福语网的编辑整理了关于“小班认识苹果教案”的相关内容,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不要忘记收藏!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篇1)

主题:小班认识苹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苹果的形状和颜色,能够说出苹果的名称;

2.了解苹果的营养价值,能够认识到苹果的重要性,并能够描述苹果的好处;

3.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加深对苹果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1.苹果的形状、颜色和名称;

2.苹果的营养价值及其好处;

3.研究苹果的种植环境和生长环境。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小组讨论

1.分小组,组织学生谈论苹果;

2.了解学生对苹果的了解程度和学习苹果的兴趣;

3.引导学生回忆苹果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它们的命名。

第二步:介绍苹果

1.教师出示苹果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并列出苹果的特点和分类;

2.让学生观察苹果的外观,讨论苹果与其他水果的区别。

第三步:探讨苹果的营养价值

1.教师介绍苹果的营养价值,让学生认识到苹果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苹果对健康的好处,包括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

3.让学生探讨如何吃苹果才能获得最大的营养价值。

第四步:动手实践

1.教师分发苹果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将苹果洗净,并尝试削去苹果皮;

2.教师展示如何用刀将苹果切成小块,让学生模仿刀法,切成适当大小的苹果块;

3.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让学生动手制作苹果汁或苹果酱,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五步:研究苹果的种植环境和生长环境

1.通过观察和介绍苹果的生长环境,让学生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让学生制定并执行观察苹果生长的计划,并记录生长过程和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对苹果生长的兴趣。

四、教学考评:

1.通过调查学生个人以及小组的讨论,判断学生对苹果的全面知晓程度;

2.通过制作苹果汁或苹果酱,根据学生的操作技能评估其动手实践和思考能力;

3.观察学生组织和执行观察苹果生长计划,了解学生学习舒适度和自主性。

五、教学反思:

这个教案以讨论和实验为主,促进学生对苹果的理解和探索。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营养价值和种植环境等方面。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摄取充足的营养。这个教案的亮点在于它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给学生带来全面的收益。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篇2)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苹果的形态特征;

2. 认识苹果的颜色、味道、质地;

3. 培养学生对苹果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苹果的信息。

二、教学准备:

1. 苹果(各种颜色的苹果,如红、黄、绿等);

2. 生活常识背景图片(苹果树、果园、苹果产品等);

3. 展示工具(投影仪、幻灯片等);

4. 背景音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播放背景音乐《找朋友》,同时展示苹果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音乐,讨论生活中的水果,激发学生对苹果的认识和兴趣。

2. 认识苹果的形态特征(15分钟)

展示不同颜色的苹果,鼓励学生亲自触摸、闻一闻,并引导他们描述苹果的形态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3. 认识苹果的颜色、味道、质地(20分钟)

让学生品尝不同颜色的苹果,讨论它们的味道和口感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加深他们对苹果的感知和记忆。

4. 探索苹果的信息(25分钟)

利用展示工具展示苹果的生长过程、生产工艺和市场应用等信息,并结合图片和简单的语言解释,让学生了解苹果从田园到餐桌的过程。

5. 小结(10分钟)

概括总结所学内容,并进行问答互动,强化学生对苹果的认知。

四、教学延伸:

1. 家庭实践:鼓励学生带回家一颗苹果,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品尝、观察苹果的特点,并观看相关视频或阅读相关书籍。

2. 苹果课堂展示:让学生自由发挥,制作苹果主题的手工作品、图片墙等,分享自己的苹果认识和体验。

3. 苹果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或家长代表,给学生讲解苹果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引导学生养成吃苹果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态度,包括是否主动回答问题,积极与同学互动等。

2. 检查学生对苹果形态特征的描述准确性和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对苹果颜色、味道、质地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4. 收集学生的问答表现,了解学生对苹果生长和市场应用的理解程度。

教学结束后,可以带领学生去果园参观,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苹果的认识和感受。这样的亲身体验将为他们提供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苹果种植和加工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对苹果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篇3)

教案一:认识苹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苹果的外观、颜色、大小等基本特征。

2.掌握苹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认识苹果的营养成分和健康价值。

4.能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对苹果的描述。

二、教学准备:

1.图片资料:苹果的外观、果实切面及营养成分。

2.电脑、投影仪、幻灯片。

3.苹果。

4.提前将PPT制作完成。

三、教学过程:

Step1:教师介绍

教师呈现苹果图片,简要介绍并培养学生对苹果的兴趣。

Step2:认识苹果

1)教师呈现苹果的外观、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特征,并通过PPT展示苹果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苹果的特点。

2)教师呈现苹果生长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并运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苹果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苹果从小苗到成熟果实的过程。

Step3:认识苹果的营养成分

1)教师介绍苹果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将包含营养成分的PPT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看图猜测苹果中的营养成分。

2)教师讲解苹果的健康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吃苹果的益处。将PPT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图说话,互相分享吃苹果的好处,比如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预防肥胖等。

Step4:口语练习

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一下他们手中的苹果,包括颜色、外形,口感等方面的描述。

2)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5: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苹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晓苹果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知识。

2)鼓励学生多吃苹果,增加学生的营养摄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教学评价

1)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的口语表述,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教师对学生在课后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苹果的短文或者制作一份关于苹果的海报等。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篇4)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主题】探索苹果的奥秘

【目标】通过学习苹果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苹果的特点、营养价值和如何种植等方面,培养幼儿对健康食品的认知和兴趣。

【活动一】苹果的特点和外观

【目标】了解苹果的外观特点,培养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1. 玩游戏:让幼儿模仿老师描述苹果的外观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其他幼儿根据描述找到相符的苹果。

2. 制作苹果图板:老师准备苹果的照片或图画杂志上的苹果图片,让幼儿剪贴到卡纸上,用颜料画出苹果的颜色,并把苹果的特点写在图板上。

3. 小苹果手工制作:准备纸杯、纸板、颜料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个小苹果,可以画上苹果的纹路和叶子。

【活动二】苹果的营养价值

【目标】了解苹果的营养成分,增强幼儿对健康食物的认知。

1. 看图片辨别:老师准备苹果的营养成分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辨认出苹果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

2. 尝尝苹果:老师准备几个不同品种的苹果,让幼儿品尝,感受苹果的口感和味道,并让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3. 我爱苹果小手工:准备颜料、纸板、剪刀等材料,让幼儿制作一个小海报,画上苹果的图案,并写上“我爱苹果”以及苹果的营养价值。

【活动三】苹果的种植

【目标】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

1. 观察种子:给每个幼儿一颗苹果的种子,观察种子的外观和结构,然后让幼儿绘制下来,写上“苹果的种子”。

2. 种植小苹果树:准备花盆、土壤和小苹果树的幼苗,让每个幼儿亲自动手将苹果树幼苗种植到花盆中,教会幼儿如何浇水和养护苹果树。

3. 观察苹果成长:供幼儿每天观察自己的苹果树的生长状况,并记录下来,包括树叶的变化、苹果的生长情况等。

【活动四】制作苹果沙拉

【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健康食物的制作。

1. 老师示范:老师向幼儿展示制作苹果沙拉的过程,讲解所需材料和步骤,并利用图示进行说明。

2. 动手实践:提供所需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制作自己的苹果沙拉。

3. 尝鲜:让每个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苹果沙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口感和味道。

【活动五】苹果课堂展示

【目标】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他们对苹果的认知和记忆。

1. 为幼儿准备海报纸和绘画工具,让他们把自己学到的有关苹果的知识和经历绘制成图片和文字,制作成海报展示。

2. 轮流展示:每个幼儿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海报,让其他幼儿提问、评论,进一步加深对苹果的了解。

【结束语】通过以上活动,幼儿将对苹果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白苹果的特点、营养价值和种植过程,同时也增加了对健康食品的兴趣。希望他们能从小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篇5)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2. 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3. 激发幼儿对苹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4. 提高幼儿的合作学习及社交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2. 苹果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 让幼儿了解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并进行观察和描述。

2. 让幼儿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并进行简单的绘画。

四、教学准备:

1. 苹果图片和实物。

2. 绘画纸、颜料和画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1. 创设情境:教师拿出一个苹果给幼儿看,问他们认识它是什么,并观察和描述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2. 展示资源:出示苹果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再次观察和描述。

3. 合作学习:幼儿分成小组,互相观察他们手中的苹果,交流他们的发现,并画出自己所看到的苹果。

4. 共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将画好的苹果展示给全班,并简短描述他们观察到的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5.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并引导幼儿总结苹果的共同特点。

第二课时: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1. 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张苹果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猜测其中的每个阶段。

2. 导入新知:教师介绍苹果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图片和文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阶段的名称和特点。

3.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给每组发放几张绘画纸、颜料和画笔,要求他们根据自己对苹果生长过程的理解,画出苹果的各个阶段。

4. 共享成果: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将他们的绘画成果贴到黑板上,并进行简短的解说。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幼儿的绘画成果进行点评,表扬每个小组的努力和创意,并整理总结苹果生长过程的几个关键阶段。

六、教学延伸:

1. 图书欣赏:引导幼儿阅读有关苹果的绘本,增加他们对苹果的了解。

2. 科学实验:通过进行苹果浸泡实验,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变化,进一步探索苹果的特点。

3. 爱心行动:组织幼儿一起收集苹果,制作果酱或苹果派,与他们分享苹果的美好。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了解了苹果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通过绘画、共享和点评的环节,提高了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社交交往能力。教学延伸环节进一步拓宽了幼儿对苹果的认知,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爱心行动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总之,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通过观察、描述、绘画和分享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全面认识和体验苹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篇6)

Introduction

在科学与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小班幼儿园的孩子们也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与这个世界互动。因此,本篇文章将以“小班认识苹果”的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以及如何为幼儿亲手实践学习提供帮助。

Part 1: 教育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苹果,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幼儿的对自然界的认识。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

Part 2:教学步骤

Step 1:自然接触

老师首先带幼儿一起到班级旁的花园里,给幼儿们让他们看到正在生长中的苹果树,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下苹果树的生长环境,如何生长,以及收获和存储苹果。

Step 2:影象教学

为了让孩子们形象化学习,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些幼儿可观察到的图片,图片上写清楚苹果不同部位的名字和不同颜色的果实。

Step 3:制作苹果沙拉

幼儿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可以挑选他们喜欢的水果和蔬菜作为烹饪材料。在准备食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介绍一下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然后,幼儿亲手动手做苹果沙拉,这样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有助于他们的口味发展。

Step 4:探讨和分享

在幼儿制作完毕后,老师可以发起一些小组讨论,鼓励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随后,教师也可以帮助幼儿回顾一下苹果生长环境和制作苹果沙拉的过程,并强调食品安全和环保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Part 3:教学实践

实践是学习的根本,因此,班级可以联合幼儿园的小秸秆园,举办一次“采摘苹果”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会亲自体验到采摘苹果,将自己东西做成美食的过程。

Conclusion

在“小班认识苹果”的课程中,我们为幼儿建立了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模式。通过创造一种以亲近和体验自然世界的方式,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同时,幼儿还能培养个人动手能力、体力和合作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对科学制度的更多兴趣和想象。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篇7)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课程目标】

1. 认识苹果的外观特征;

2. 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3. 掌握苹果的营养价值;

4. 培养学生对苹果的兴趣和喜爱。

【教材准备】

1. 分发苹果的图片和实物;

2. 展示板和彩色粉笔;

3. 苹果的模型和剖开的实物样品;

4. PPT或多媒体设备;

5. 书籍和图片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10分钟)

1. 老师通过展示苹果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讨论苹果的一些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老师提问:“你们平时常吃苹果吗?你们觉得苹果好吃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苹果的喜爱和理由。

二、认识苹果(15分钟)

1. 老师通过展示板和彩色粉笔,绘制苹果的形状和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2. 老师使用PPT或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苹果的成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苹果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

3. 老师出示苹果的模型和剖开的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苹果的内部结构和种子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的构造。

三、了解苹果的营养价值(20分钟)

1. 老师向学生介绍苹果的营养价值,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等,对健康有益。

2. 老师用图片资料或书籍,展示苹果的其他营养成分和作用,并向学生解释这些营养成分的重要性。

3.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水果,通过查找资料或访问水果摊贩,了解所选水果的营养价值,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品尝苹果(15分钟)

1. 老师给每位学生分发切好的苹果,并提供纸巾或湿巾。

2. 老师引导学生先闻一下苹果的香味,再品尝苹果的口感和味道。

3. 老师组织学生用手持摄像设备或手机拍摄自己吃苹果的照片或视频,学生可以配上文字描述自己对苹果的感受。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

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总结认识苹果的外观特征、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老师展示学生拍摄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苹果的认识和喜爱之处。

3. 老师鼓励学生带回家苹果的种子,通过种植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苹果生长的过程,增强学生对苹果的理解和兴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苹果的认识得到了深入和丰富,不仅从外观特征、生长过程到营养价值都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通过品尝和亲身参与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苹果的乐趣和喜爱,培养了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和保持健康饮食的意识。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通过以上教学步骤,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化、生动有趣的苹果教学环节。

温馨文案:完美生日祝福语(家和睦,爱美满,体健康,心平和,事业顺)


晨风万里笑百芳,花开满园闹夕阳,赶尽烟霾留倩影,晚霞斜映胭脂香,光阴堪知离别苦,月明星繁照回廊。今天是你的生日,祝生日快乐!

某年某月的这一天,一声惊雷震天响,从此,世界多了一伟人,国家多了一栋梁,社会多了一人才,家庭多了一模范,我也多了一知己,知己生日快乐!

采摘最新鲜的祝福,调味快乐最美妙的味道,用一颗真诚的心为你装点浪漫,用一双最温暖的手为你揭开温馨,朋友,生日快乐。

有一种东西叫思念,每天都在蔓延;有一种东西叫问候,每天都留在心间;有一种东西叫牵挂,每天都默念千百遍。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愿你:家和睦,爱美满,体健康,心平和,事业顺,福禄全,成就高,梦成真,最后千万要记得,生日快乐!

有多少喜悦,是因为有你;有多少感动,是因为爱你;有多少期待,是因为等你;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快乐是今天的主题,幸福是有力的论据,愿望是论证的论点,实现是最后的观点,祝福是关键的总结,朋友,生日快乐,新的一岁,要给力哦。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幸睹君今日面; 等闲变却美人颜,却道美人颜永驻;祝福语罢清宵半,烛光摇曳温情现; 何如时光休荏苒,青春常在生日愿! 提前一天祝你生日快乐!

时间像是一砖一瓦,建造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快乐像是绚丽多彩,装潢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祝你的生活温馨甜蜜,生日快乐。

今天是你的生日:浓浓亲情包围着你,厚厚天地保佑着你,连连好运跟随着你,个个朋友关心着你,甜甜问候祝福着你:生日快乐哦!

就算天再高又怎样,我们一起并肩仰望;就算梦太远又怎样,我们一起努力让未来闪闪发亮!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用一只画笔描绘你的年轻貌美,用一段旋律唱出你的青春朝气,用一朵鲜花映出你的纯真可爱,用一滴浓墨写出你的阳光心情,祝你生日快乐!

远方的钟声叮咛,我在晨曦清醒;手表的滴答渐明,微笑的按键铃;写下的祝福音,送给你快乐盈;至上生日祝福:快乐永久,甜蜜相随

如诗的岁月带来的是你青春的光华,如歌的日子送来的是你健康的笑容,月色的皎洁给予的是你浪漫的情怀,阳光的灿烂留住的是你生日永远的快乐。

笑容绽放如花,我祝你永远十八,美丽动人给力,事业身体如意,要问我为什么话语如此甜蜜,因为今天是你生日,我想给你我的心意。

我用滚滚的财富作为面粉,甜蜜的爱情作为黄油砂糖,成功的事业作为鸡蛋,再加上快乐和幸福做成一个大蛋糕送给你。祝你生日快乐!

某年某月的这一天,一声惊雷震天响,从此,世界多了一伟人,国家多了一栋梁,社会多了一人才,家庭多了一模范,我也多了一知己,知己生日快乐!

采摘最新鲜的祝福,调味快乐最美妙的味道,用一颗真诚的心为你装点浪漫,用一双最温暖的手为你揭开温馨,朋友,生日快乐。

有一种东西叫思念,每天都在蔓延;有一种东西叫问候,每天都留在心间;有一种东西叫牵挂,每天都默念千百遍。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愿你:家和睦,爱美满,体健康,心平和,事业顺,福禄全,成就高,梦成真,最后千万要记得,生日快乐!

有多少喜悦,是因为有你;有多少感动,是因为爱你;有多少期待,是因为等你;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快乐是今天的主题,幸福是有力的论据,愿望是论证的论点,实现是最后的观点,祝福是关键的总结,朋友,生日快乐,新的一岁,要给力哦。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蛋糕与你渡过甜蜜的每一天,蜡烛为你照亮前进的道路,我为你的生日而永远祝福。生日快乐!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集合七篇


生日祝福语网的编辑精心设计并制作了这份“曾国藩与天津教案”,希望您会喜欢。一般来说,老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就会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因此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编写。了解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请您保存这篇文章,以备不时之需!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篇1)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清朝末年的一起重要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1884年,曾国藩因其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被清廷调查,引发了轩然大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天津曾国藩教案》相关的主题,并分析其影响。

一、历史背景

天津曾国藩教案发生的背景是甲午战争的失败。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深感弱势,开始思考军事改革和自强先富的道路。而曾国藩代表着清廷旧势力,他在甲午战争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军事改革,与康有为等新思想家产生冲突。

二、教案的诱因

《天津曾国藩教案》的诱因是曾国藩的一封连环炮奏折。他在奏折中指责自己受陷害、革职,同时批评并污蔑冯子材等新派将领,甚至对康有为等人领导的立宪派进行揭发。这封奏折引发了清廷的怀疑,成为调查的起点。

三、教案的经过

《天津曾国藩教案》由刘坤一等人主持审理,期间使用了酷刑获取供词。曾国藩在审讯中承认他的奏折来自于冯子材,为了不被曾国藩牵连,冯子材自杀。清廷对曾国藩的审判结果意义深远:曾国藩被解职,国之重臣遭清廷冷落。此举不仅仅是对曾国藩个人的惩罚,更是一次对旧势力的整肃。

四、教案的影响

《天津曾国藩教案》对清廷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曾国藩一案使得康有为等人的新思想受到打击,对新派政治改良的努力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其次,清廷将对巡抚、总督等地方官员的权力进行限制,压缩了地方势力和旧势力的影响。最后,对曾国藩的迫害激发了一些人的思考,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革命活动逐渐浮出水面。

五、教案的启示

《天津曾国藩教案》反映了清廷在晚清历史上的软弱和腐朽。清廷未能及时发现和引导社会上涌动的新思潮,以致社会出现撕裂和对立。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关键在于持续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跟随历史的发展潮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才能保持国家的强盛。

总之,《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历史上一起重要的事件,它反映了晚清政府的软弱,同时也标志着清朝即将走向终结。这一事件对当时政治、社会和人民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未来中国的革命运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篇2)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件历史事件中,曾国藩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不仅发挥了自己的职业优势,更展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思想,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将就此展开阐述。

一、天津曾国藩教案的起因和经过

天津曾国藩教案发生于1884年,当时曾国藩被派往天津办理教育事务,负责处理学堂的师生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曾国藩通过实际工作了解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例如食宿标准不一、优胜劣汰、强调唯一性等等问题。曾国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了强调平等的入选办法,并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种教育机制的可行性。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曾国藩遭到了同事的不理解和信任,甚至被误解为是“外国人的走狗”,曾国藩被逐出天津。这件事情引起了当时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

二、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对于教育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也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类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要注重灌输人文精神和社会道德,以培养德、智、体、美的全面人才。

曾国藩此外也非常注重教育的实践性,他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吸收知识,才能真正掌握该知识。因此,他在改革学制的同时也推崇实践教学,强调学生要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

三、天津曾国藩教案的启示

天津曾国藩教案将教育的问题带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生和老师的问题,更与整个社会的审美、价值观、思想观、文化水平等有着深刻的联系。因此,教育必须在社会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下,通过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同时,天津曾国藩教案案例中也展示了教育家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教育思想。教育家应该保持专业素养,在解决教育问题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并坚定地维护自己的职业尊严。

最后,天津曾国藩教案也表明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传统教育观念要从封建礼教作法、高度剥削和强调竞争为主的教育观念中脱胎换骨,朝着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建设和人才需求的教育方向发展。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构建高质量、有效率、公平兼容的教育体系,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

四、结论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件事情深刻地启示我们教育问题的基础和解决途径。我们应该认识到,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教育家们在专业素养方面不断提高,推动教育改革,迎接未来的挑战。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篇3)

天津曾国藩教案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指清朝道光年间,曾国藩被任命为天津知府时推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这一教育改革尤为重视实际操作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下面是一篇关于天津曾国藩教案的主题范文:

天津曾国藩教案:培养立志立德、实践创新的教育改革

道光年间,天津知府曾国藩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被后人称为天津曾国藩教案。这一教案强调实践与创造,注重培养学生的立志立德、实践创新能力。该教案的推行不仅为历史探寻提供了更多角度和方法,也对现代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天津曾国藩教案的核心主题是培养立志立德、实践创新的学生。曾国藩认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同等重要,只有具备了立德立志的追求,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优秀创造力。因此,该教案注重通过思想教育和实际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既能知行合一,又能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

首先,该教案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品质决定了他的行为和发展。因此,他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廉洁、忠诚、勤奋等优秀品质。例如,在学校中建立了勤奋奖、诚信奖等激励机制,提倡学生爱国爱教、勤奋好学的精神。这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方式,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其德育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该教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曾国藩提倡“一学即用,一用即学”,强调学以致用,将知识的运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他鼓励学生开展义务劳动、农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从实际中获取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此外,曾国藩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该教案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曾国藩认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通过设置灵活的课程和鼓励学生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他提倡学生进行科技发明创造,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能够不断探索,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天津曾国藩教案强调培养学生的立志立德、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教案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同时,该教案也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具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篇4)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备受争议的历史事件。在当时,曾国藩作为清朝的一位重要官员,对于传统文化的维护和推广做了很多努力,并且他还创立了后来被誉为“曾家教”的一套教育方法。然而,曾国藩的教育方式被许多人质疑,认为它过于缺乏现代教育的理念,反而更加强调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这与现代教育的重点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差别。那么,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围绕着天津曾国藩教案展开阐述。

一、曾家教的背景和内容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教育方面,曾国藩创办了“曾家教”这一集古代文化与儒家思想于一身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强调读书学习、礼仪规范、德性修养等方面,还甚至涉及了刻苦耐劳、劳动教育、乡土情感等课程内容。总之,曾家教注重的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多个方面的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广博知识和卓越能力等素质。

二、曾家教为何备受争议

当时许多人对曾家教持有批评态度,主要是认为它过于古板陈旧,与现代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首先,曾家教注重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过于重视知识量的堆积而缺乏思辨能力的培养。其次,曾家教强调的是孝亲、敬师、诚实等传统美德,却忽略了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多元性。再次,曾家教的教学方式过于呆板,教材固定、教法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求。

三、曾国藩教案的具体发生经过

起因: 1900年1月,天津《混江天报》公开发表寒厅饮酒事件揭发文章,并炮轰曾国藩的教育观念,引起舆论哗然。

过程: 当时担任天津工部局官员的吴样淳看到此文,受到激励,一方面发表批判文章,一方面开始在公共场馆讲授他自己的教育观念。吴样淳的观念与曾国藩相反,他主张实用性、趣味性、启发性、同步性的教育模式,并发起了一项名为“尚儒协会”的活动。这些活动引起了教育部门和公众的关注,讨论越来越激烈。最终,曾国藩因教育观念和吴样淳等人的教育活动产生对立,被控告有“不法言论”,并被削去了官衔、九品晋升、忠勇勋章等名誉和荣誉。

结果和影响: 此案件曝光后,引起国内广泛的争议,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产生了不同的立场。然而,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问题。此案件对于教育的发展、文化的壮大、民族气质的养成都有相应的启示。近年来尽管有“曾家教”的学术复兴,但教育界普遍认为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备受争议的历史事件。曾家教虽然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经典和精神力量。通过这次教案,我们可以反思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之间的矛盾与结合,进一步推动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和尝试。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篇5)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也是清朝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得曾国藩一时成为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同时也让大家更加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将针对天津曾国藩教案相关主题进行探讨和写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教育改革与知识分子的作用;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三、独立思考与自由探索的重要性;四、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

教育改革与知识分子的作用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富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而这一事件的核心就在于“科举”制度的深刻变革。曾国藩在教育界可谓是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被誉为中国模范教育家。他提出了“强化常识,尊重经验,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反对书本教育,推崇实用性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被广泛传播,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发展,并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教育改革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是具有重要的行动意义,并且为中国的近代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曾国藩推崇中笃外忠的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背诵经典和学习科技结合起来,既坚持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又融入西方知识和技术成果,为中国的综合实力提升开辟了道路。他的理念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与整合的进程,使得中西文化相互渗透,充实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为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增加了界限。同时,他还提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鼓励青年人勇于探险探索未知领域,构建了一个开放、包容、合作的社会与文化氛围。

独立思考与自由探索的重要性

曾国藩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强调独立思考与自由探索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才能真正体验与探究生命的意义,也才能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思想和自由探索行动的能力,从根本上培养他们努力创新创造的意愿和能力。这一理念至今仍值得我们思考,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有限的知识技能,更需要的是创新、变革和探索的精神,以便人们在未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前行。

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

曾国藩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把教育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曾国藩在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他在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除了让学生熟知天下大学问外,更应该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社会、国家、人民的服务。他将个人的行为和个体的责任与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现实肌肤彻底地联系在一起,这不只是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更是一种宽广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总之,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标志。曾国藩通过推崇中笃外忠的思想、强调独立思考与自由探索的重要性、提高青年人爱国主义情操并肩负起社会责任等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教育方法和理论,不只是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是值得我们永久地学习和探索的。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篇6)

天津曾国藩教案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晚清时期曾国藩创办的一所成人教育机构。该教案以培养士人为目标,主要教授儒学、军事、政治和礼仪等课程。这一教案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和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以天津曾国藩教案为主题,介绍其背景、目标、教学内容及影响等方面,并分析其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启示。

一、背景

19世纪下半叶,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势,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具有现代化素养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天津曾国藩教案应运而生。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名将,他既重视军事理论的研究,又关注人才的培养。通过创办天津曾国藩教案,他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儒学、军事和政治素养的人才,以推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二、目标

天津曾国藩教案的目标是培养士人。曾国藩认为,士人应该具有全面的素质,既要有深厚的儒学功底,又要有过硬的军事本领和高尚的政治道德。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天津曾国藩教案将儒学、军事、政治和礼仪等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

1. 儒学

儒学是天津曾国藩教案的核心内容。学生将学习《四书五经》,主要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以及《尚书》、《礼记》、《乐经》、《易经》和《春秋》等经部经典。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著作,学生将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军事

军事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思维。学生将学习兵法和战略战术,包括《孙子兵法》、《水经注》和《万国地图》等。此外,学生还将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军事技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3. 政治

政治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治国才能。学生将学习《尚书·泰誓》、《大义觉迷录》和《正气歌》等。通过学习这些政治经典,学生将了解如何治国理政,培养正确的政治思想。

4. 礼仪

礼仪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仪表素养和社交礼仪。学生将学习《三礼图解》、《大礼备要》和《礼记·月令》等。通过学习这些礼仪经典,学生将学会正确的仪容仪表,遵守社会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四、影响

天津曾国藩教案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为中国近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也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天津曾国藩教案不仅培养了一批儒将人才,也扩大了儒学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军事和政治的教学,该教案培养了一批热爱国家、勇于担当的人才。这对于当时的社会治理和国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津曾国藩教案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启示是,要注重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曾国藩以培养士人为目标,注重儒学、军事、政治和礼仪等课程的有机结合。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为培养全面素养的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天津曾国藩教案强调实践教学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代的教育改革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总结起来,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将儒学、军事、政治和礼仪等课程有机结合,以培养全面素养的人才为目标。这一教案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才提供了新的模式和途径。同时,天津曾国藩教案也给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强调注重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篇7)

天津曾国藩教案主题范文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清朝时期曾国藩主持的一次改革运动,对当时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并推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一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来的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启示。下面是一篇关于天津曾国藩教案的主题范文,字数超过1000字:

天津曾国藩教案:教育新思想与改革方法的探索

一、引言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清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改革运动之一。它由清朝时期的学者曾国藩主持,旨在改革传统的儒家教育体制,推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次教育改革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后来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教育思想、改革目标和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天津曾国藩教案的相关主题。

二、教育思想

曾国藩主张“实学”,即学以致用,强调知行合一。他认为传统的儒家教育追求的是“博学约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际应用。他主张学生应该学以致用,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此外,曾国藩还重视实践教学,提倡学生亲身感受、参与实际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改革目标

天津曾国藩教案的改革目标是旨在培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传统的儒家教育注重理论学习和礼仪规范,导致学生脱离实际生活。曾国藩认为,如果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中,那么这些知识就是无用的。因此,他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概念,并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

四、改革方法

天津曾国藩教案的改革方法主要包括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首先,曾国藩对传统的儒家课程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他增加了实践科目如农艺、商业、医学等,并使之成为学生的必修科目。其次,曾国藩推行了以实验、实地考察、实践操作为主的新教学方法。他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此外,曾国藩还提倡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并通过出版物和广播等媒体,普及实践教育的理念。

五、影响与启示

天津曾国藩教案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提出了注重实践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其次,曾国藩教案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他的实践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后来的教育改革者提供了参考,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六、结语

天津曾国藩教案是中国清朝时期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改革运动。它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国藩主张实践教育,培养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天津曾国藩教案揭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对于今天的教育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继续努力,从曾国藩教案中吸取经验教训,推动中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