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关于校本课程总结1000字5篇

关于校本课程总结1000字5篇

发表时间:2024-03-19

在开始处理前,准备好范文是很重要的,  长期学习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你收集整理了多少有关范文的呢?下面编辑为您分享的是“关于校本课程总结1000字”,请定期浏览我们的网站以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关于校本课程总结1000字 篇1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因:

学区通过问卷、访谈等各种形式,对各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学生的需求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他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2、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

3、对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有兴趣。

因此学区从学生的需求、兴趣入手,决定从这三方面入手开发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内容:

1、“我与自然”系列校本课程

2、“我与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三字经、古诗诵读、书法

3、“我与社会”系列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办法:

1、“我与自然”系列校本课程

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从小事做起,对周围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行为、习惯等环保问题进行调查,探究、访问,认识到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认识到地球母亲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结合校本材料的学习,带着对大自然的热爱,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自然科学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学会合作。

2、“我与文化”系列校本课程

让学生诵读三字经、古诗。“古诗诵读”则让学生懂得朗诵是一门艺术,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喜爱,在朗诵中提高文学素养;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我们要从小打好每一个孩子的写字基础。

3、“我与社会”系列校本课程:

“我爱我家”告诉我们:祖国、社会是大家,学校、班级是小家,我们共驻一个爱的家。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家的温暖,亲情的关爱,同学的友爱,用爱心去爱家及家里的每一个人。

生活离不开口语、离不开交际,“口语交际”重视一至六年级学生的学习,不单单是会读、会听,而且知道自己怎样读和为什么读,成为有能力的交流者。

“安全教育”旨在安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

四、校本课程得到的收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从学校的发展来说: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将逐步把学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

从教师发展方面来说: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师走向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从学生方面来说: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育价值观,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关注文化课教学,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体验活动意义的省思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发现人生的意义。

五、校本课程的困惑: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确实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总是感到效果不是那么好,学生的兴趣不是那么浓厚。

六、存在的问题:

1、校本课程的实施力度不大,实效性不高;

2、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关于校本课程总结1000字 篇2

1、多媒体应用与教学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应用

2、班上少先队专题活动:组织好队课,加强对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3、班上周会课:每周班上应该有个小结,先让学生总结,然后老师发言,并布置近期工作。

4、有计划、写出阶段总结材料、组织成果鉴定;教研更多的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

5、课堂教学能力虽有所进步,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缺乏新意;组织教学的能力不强。

6、不足分析:

7、做好专题活动:比如六一,五一,元旦,教师节等节日活动课。

8、及时总结推广校本教研经验。每学期进行教研经验交流,各个备课组精心准备发言交流材料撰写,经验总结论文的。

9、校本教研和科研的区别区别:

10、注重理论的学习。加强对课程标准及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是。

11、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12、研究的要求不同

13、科研的研究成果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具有规律性和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而教研成果具有单位和个人的特征,具有特殊性和具体性。

14、研究的范围不同:

15、健全教研机制的管理。校本教研,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头,定课题等,对老师参与情况进行考核。

16、能不断的钻研,打磨自己的教学水平,向今年丰富的老教师讨教。有信心能够在3~5年内达到级别更高的要求。

17、组织开好班会课。

18、客观性、时代性、探究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教研侧重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研究。

19、校本科研指以学校为单位,以学校确立的科研课题为内容进行的科研活动。校本教研指的是以校本教材为内容进行的教研活动。

20、在教育方面,方法和手段略显稚嫩。

21、个人专业优势:

22、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23、研究成果不同

24、研究过程不同

25、能不断的钻研教材。善于进行反思总结,

26、二年级校本课程我认为应该上:

27、耍写总结,从事教育工作的我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

28、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校本教研研究的范围比较具体,主要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29、对于教科研方面缺乏探讨研究的积极性,教科研能力较差;

30、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关于校本课程总结1000字 篇3

“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研究”同属学习过程的三个层面,仅就在校学生来说,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获得适合自己享受终身的学习方法应该是方向。我校的“小学生策略性学习研究”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方向,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追求学生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发现敏感度,在学习中感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发展。现将一阶段来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在学习中提高,强化理论修养。

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课程层面上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校本课程的挑战,我们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因为我们感觉,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形成于研究之中。由此可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能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这也是我校校本教研所得出的深刻体会。

(1)编好校本课程教材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向全校老师征集了学习指导课案例。学习指导课教材的编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除了组织老师学习外,为了方便老师,学校教科室下发了校本学习辅导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其中编写理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养成善于合作、交流的良好情操。编写主题有调整学习状态的学习心理开导,提高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指导,也有优化学习策略的学习思维以及与编写理念有关的话题。编写板块有目标区、档案馆、咨询台、自我报告、他山石、活动桌、练习场、情景聚焦、心理博士、指点迷津等等。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学后记、教学实录、教学故事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开发了有助与校本课程研究的各种文字、资源库,供教师随时阅览,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这次案例征集,共征集到了40多篇案例,其中有不少内容精当,可操作性极强。

(2)搞好一次“我的学习生活”征文

为了及时总结学习经验,我们正在着手准备“我的学习生活”征文竞赛。这次征文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讲述自己的学习故事,老师则对学生征文中所体现的学习方法进行点评。

二、在实践中感悟,提高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及市里课程设置的要求,我们安排学习指导课每年级每个星期一节课。为了让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周一下午的业务学习和周四的教研组活动时间,把研讨校本课程提上议程,使广大教师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在上学年,我校举行了校本课程即学习指导课的研究课。我校冯小飞老师、袁小华老师上了研讨课,全校老师观摩这两堂课。研讨课的开展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研究对象,加强了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了老师之间以及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交流、对话与沟通,受到了老师的一致欢迎。

(2) 注重校本课程的指导

学校行政领导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实施状况,设立了行政与实验老师的对话制度,即每两周举行一次校本课程沙龙。新的教育理念,在碰撞和交流中达到构建。而且在校本课程沙龙中,老师们也达成了共识。即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个上课老师追求的目标。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学习指导课说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常常是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从中得不到收获。而学习指导课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靠死记硬背、靠灌输学生是根本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创设生活化、问题化的课堂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在评价中成长,创建校本课程特色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明确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程度,更是为了对我们的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于改进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1)评价内容突出全面性和综合性

设计师生成长“报告单”和“档案袋”。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从研究学生需要、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课程活动等方面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尝试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师生素质、全面反映师生发展过程的教育评价制度。

(2)评价方式力求多样性和灵活性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数据测量评价与成长记录评价、阶段评价与全程评价、寄语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等,是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3)评价设计讲求艺术性与创新性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师个性的、有班级及课程特色的、儿童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的创新。尝试“寄语型评语”、“心理健康建议”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新型评价方式,以实现新课程评价的最大效益。

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

社会在发展,课程在进步。我校虽然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扎实地开展工作,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会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讨,不断提升我校校本课程的水平,使校本课程——学习指导课真正能成为童话中的点金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关于校本课程总结1000字 篇4

政策指导 理念重建 过程跟踪 特色呈现

-------洛江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回顾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酝酿准备阶段研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具体目标之一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为此,我区也紧锣密鼓筹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下面把这几年我区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情况做如下回顾:

随着我区2003年介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区为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快校本课程开发的步伐,使得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为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打下基础。

一、政策指导,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为此,区教育局先后出台了《洛江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稿)》的通知,其中包括洛江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稿)、洛江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洛江区校本课程申报评审书,对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原则、开发的方式、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管理、审批与评估等都做了一些指导性的规定和要求,以此指导学校顺利开发 校本课程。

二、理念重建,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开发主体有明确而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宗旨,才不会导致开发过程的“盲动”甚至做“无用功”。我们通过举办校本课程开发现场研讨会,通过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县区学习他校、他人的经验和做法,通过由点及面、加强指导的策略,促进学校树立科学的课程理念,确立正确的办学宗旨,形成规范的开发方法。

三、过程跟踪,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服务。在学校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对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利用,对学校课程的重新设臵,对校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等方面都进行跟踪和指导。

四、特色呈现

我区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早,实施面广。全区各中小学从进入新课程实验以来都积极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大部分中小学已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始在学生中实施,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与学生实际结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最终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开发校本课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校本课程的开发成功与否要看学生是否喜欢。我区很多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等实际情况确定校本课题的主题,如:奕聪中学的《青春期的性教育》、《田径运动队训练方案》、《合唱中的科学发声》;十一中学的《书法艺术欣赏》、《生活中的化学》;虹山中学的《 电子制作》;敬德中心小学开发了《花样跳绳》;柏山小学开发了《手抄报制作》;罗溪翁山小学根据儿童发展实际,开发了《跳 绳》、《竖笛进课堂》;敬德中心小学开发了《花样跳绳》;世壁小学开发了《书法》;奕聪小学开发了《南音伴我行》;柏山小学开发了《手抄报制作》;双阳中心小学的《快乐小足球》等。

双阳中心小学的“小足球”项目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足球队几年来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1997、1998、1999、2002、2004年学校五次参加泉州市小学生足球比赛均获得第一名;2002年获省首届“五人制”小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2003获得亚军。泉州有线电视二台《长街深巷》栏目、泉州有线电视台《泉州湾》栏目曾到学校进行采访,对足球队的训练及生活情况作了报道;2001年,学校被评为福建省足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泉州市少年儿童足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2005年,被评为泉州市(小足球)传统项目学校。

2、与当地社会结合

我区中小学开发了许多与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密切联系的校本课程,如双阳中学的《印尼风情》;奕聪中学的《罗溪旅游》;罗溪中心小学的《可爱的家乡—罗溪》;虹山中心小学的《家乡的语言--泉州话》;奕聪小学《南音伴我行》;河市中心小学的《河市,养我的热土》;霞溪小学《闽南文化进校园》;万安中心小学的《洛阳桥导游》等。

3、与综合实践结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我区中小学注重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结合,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缺乏的问题,同时给校本课程赋予更多的活力。如马甲中心小学的《我是小导游》;霞溪小学的关爱务工子弟《闽南文化 进校园》;新告小学的《生态环境与植物》;万安中心小学的《洛阳桥导游》;泉州十一中的《泉州英文导游》、《泉州经济》、《中学生与投资理财》、《城乡规划》等。

马甲中心小学的《我是小导游》课程,把仙公山旅游区作为小导游培养的基地,经常组织学生深入基地了解仙公山,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发展带给家乡人民的繁荣和幸福,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激起他们进行当好导游的浓厚兴趣。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开展摄影比赛、导游词征文、讲古比赛。通过参加活动,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更好的去保护美。另外,学校还成立一支导游志愿者,利用节假日黄金周时间义务到仙公山为游客当导游。

4、与德育工作结合

国家把课程开发权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有机会通过课程建设来开展德育工作,来解决德育如何与学校、学生实际结合的问题,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我区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开发了德育方面的校本课程。如罗溪中心小学的《可爱的家乡——罗溪》;虹山中心小学的《家乡的语言--泉州话》;奕聪小学的《南音伴我行》;河市中心小学的《河市,养我的热土》;奕聪中学的《中学生礼仪常规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中学的《推广普通话校本读物》、《论语——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成长》、《数学史选讲》、《魅力泉州》等

奕聪中学的《中学生礼仪常规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增强中学生自我的调控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 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目标,明确作为子女、学生和公民角色的责任与规范,强化了良好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人生观。

5、与教育科研结合

校本课程对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项工作。我区中小学十分注重运用教育科研的方法,科学地开发校本课程。如双阳中心小学的《快乐小足球》课程与区级课题《以小足球为支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河市中心小学的中心小学的《河市,养我的热土》与其国家级科研课题《生命化教育》相结合等。课程与课题相结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促使学校和谐发展的一项基本建设。几年来我区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开放的个性发展的新天地,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贯彻张扬和发展,同时也为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教师的自主成长。校本课程开发已经迈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进取,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开创校本课程开发的美好天地。

关于校本课程总结1000字 篇5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

2013年7月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本课程开发,是基于新课改的需要,也是立足实际、打造文化名校的创新形式。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一、课程开发的社会背景与实施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社会上出现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过高,却放松了对子女思想道德的教育。“小皇帝”和“小公主”心中只有自己,不会尊重和关心他人,违反校规校纪现象屡有发生。我校是新校,地处县城西部,也存在家长文化程度低、对子女教育投入低现象。根据实际,我校创设《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根据学生需要、教师特长、学校办学特色等情况,经过多方考察和研究,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礼仪是个人立身之本、国家治理之策,礼仪文化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又深蕴着美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青少年学生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是一条有效可行的德育途径。我校

4、趣味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富,内容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

5、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出内容上的修改,以便控制课堂,适时调整。

6、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于课堂、校园、街道、社区等场所进行,充分发挥不同场所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礼仪课程”开发过程

1、明确目标。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礼仪知识,训练规范的举止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全面育人奠定基础。

2、确定内容。坚持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通过骨干老师开发编写、教学实验、检查考核等形式,把《文明礼仪课堂》做为首选校本课程教材,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考虑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相结合、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事项。

3、联系社会。课程开发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征求家长建议和意见。

4、编写教材。李敏老师编写“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作为开展文明礼仪课程教学的依据,把文明礼仪教育推向深处。

2、家庭礼仪评价方法:每周评价一次,分学生自评,家长评,邻居评,同样分三个等级。

3、公共礼仪评价方法:每周评价一次,分学生自评,家长评,同学评。

4、社区礼仪评价方法:对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分“积极参加、参加、不参加”三个等级。

八、实施“礼仪教育”课程初见成效

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发展。通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模式已初步形成、特色明显。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校风校貌也发生喜人变化,文明礼貌、尊师守纪、明礼诚信已蔚然成风,从而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高度信赖,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