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君主论读后感优选9篇

君主论读后感优选9篇

发表时间:2023-12-31

君主论读后感。

书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关于人生的领悟,读完一本作品后,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很多观点并不完全赞同。因此,我想通过这篇心得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让自己的读后感变得乏味无趣呢?生日祝福语网小编在这里为你收集了关于“君主论读后感”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君主论读后感【篇1】

一直以来,《君主论》以及作者马基雅维利毁誉参半、让人惊世骇俗。它暨是第一部政治**,又是历代封建君王的床头必备;暨被人批评为一本“恶棍手册”,又被西方评论界提到了和《圣经》、《资本论》等巨著相提并论的高度。百年来,它还可以在人们的政治、宗教、学术等领域掀起一场风暴。

这种种的矛盾与争议均来自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关于政治斗争的观点。“做君王的如果总是善良,就肯定会灭亡。”“伦理道德可以抛弃不管,因为目的高于手段。

”“在守信义有好处时,君王应当守信义。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时,或者原来自己守信义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任何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对不能,也不应当遵守信义。” 难怪有西方学者称之为对政治斗争最独特、最精壁、最诚实的“验尸报告”。

确实,政治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伴君如伴虎”,“鸟尽弓藏,兔死狗蒸”,纵观历史,类似马嵬之变、韩信被杀,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的例子不胜举枚。在政治的舞台,笑里藏刀、口腹蜜剑、口是心非,泯灭的人是善良、诚挚的本性。

“候门深似海”,在那个人人自危的环境,人们不得不如履薄冰,带着面具做人。因为一旦事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历史沧桑,那些宫廷斗争、皇位争夺、为达目的不惜骨肉相残、杀父弑子的事情,我们只能从史书上一窥究竟。但即便如此,我们始终害怕那些可怕、残酷甚至血腥的政治斗争。每一个王朝的更替都伴随着牺牲和杀戮,真正的无辜者永远是人民。

马基雅维利是在对历史上一些国家兴亡的分析上给出对君王的一些意见。“狡猾如狐狸,凶猛如狮子。”历史与政治的残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缺陷与不足

马基雅维利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他本人直言不讳,勇于与创新精神对抗的老派、自欺欺人的政治观点也令人钦佩。在《君主论》最后一章,马基雅维利饱含激情地写下“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的劝导”的标题。但整整过了三个半世纪,这一梦想才得以实现。

他忘了,作为一个国王,他需要的不仅是人性的运用、关系的调停、人心的揣测等手段,还有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胸怀。当国家崩溃时,君主需要挺身而出,统一对手,迁就政敌;当国家强大统一时,君主需要看到未来,追求国家的长治久安。

庆幸在《君主论》中还有一段对最优秀的君主的形容:“那些百姓完完全全可以忽视忽略的君主,百姓感觉不到君主正在影响他们,他们只是自由的发展。”国家的命运最终在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人民大众是历史的推动者,领袖人物是人民大众的代表”已经对此反复论证。

后记:初次翻阅《君主论》时,激动、惊异、甚至震撼、热血澎湃的心情是不可避免的。但当平静下心情,仔细思索马雅可夫斯基的细想,逐字阅读,比较论证,会发现他早在几百年前提出的思想正是中国封建王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最好佐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前,因为意识形态、国际交往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之间有过一段时间的隔阂。但在今天的包容与自由的思考中,我们需要接触这样的西方作品。

08cga张承羽会计学院151*****(502271)

君主论读后感【篇2】

《君主论》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14年政治生涯,特别是外交经历总结探索的结果。综观《君主论》,讲的是君主的治国之道和兴邦之术,主旨是君主或其他类型的专制统治,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中心问题不外政治手段和军事措施这两个方面。

书里推崇的是强力而独裁的君王制度,深刻而鲜明地体现了作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特点。在《君主论》问世的年代,几乎一切引人注目的成功都是与各种卑鄙手段相联系的。那些建立丰功伟绩的君王们大都施阴谋、用诡计,甚至无耻地戏耍那些恪守信义的人们。

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课耀眼的明珠,他在人类历史让第一次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区分开来,《君主论》是他的主要作品,成书于1513年,当时梅迪奇成为弗洛伦撒的主人,马基雅维利被免去了一切职务,他赋闲在家写了这本书,并将其献给梅迪奇以求一官半职,但是这并没有让梅迪奇对他产生多少好感,最后马基雅维利忧郁而死。

《君主论》在欧洲的政治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当时的欧洲这处在一个历史的交替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破企鹅的需要政治上的突破以维护自身利益。这一时期,封建领主制度即将崩溃,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教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开始淡化。作为那个时代的君主也迫切的需要一个政治理论上的引导,所以《君主论》符合了当时的历史发展的需要。

《君主论》对历史上和当时的事件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论述了君主国都是以何种形式的来,如何维持,以及君主如何统治自己的军队,大臣,如何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等。但是,由于马基雅维利写作《君主论》的出发点并不是站在一个理论领导者的角度来诉说,而是欲通过此书以换取一官半职,在书中不免有些偏颇的言论。不过,这并不影响整书的历史价值。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不自然的从哲学方面论述了国家改革的客观性,他说“随着统治年代的久远并且连续不断改革的记忆以及造成改革的原因也不是会被遗忘消失,因为买次改革总是会为下一次变革留下再次进行的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发展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改革时不能避免的。当然马基雅维利并不是这个出发点,他认为作为君主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要确立自己的政治文化与思想在人民的大脑处于主题地位,在一个新的执政者上台的时侯首先在政治文化层面上树立一面旗帜,其他的政治文化,社会文化要在这面旗帜下去运作,这样人们曾能愿意接受他的领导,服从他的管理。

当然,这也应该是在新政权建立时给予人民一定物质利益的前提下。从当时的历史来看,马基雅维利捍卫资产阶级获得的政治利益,反对改变现状。

马基雅维利说:作为一个君主,如果只有善会灭亡,君主必须像狐狸一样狡猾,像狮子一样凶猛。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人们普遍认为人性是忘恩负义的、易改变的、不可信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竭尽所能。

因此,作为君主,保持政权稳定是第一位的,无论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都是一种手段。在国际舞台上,外交能力的较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对外政策的对抗。君主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如同狐狸一样狡猾,他洞察不可预策的国际形势,使他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生存下来。不过韬光养晦的政策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主权的时候,强硬的外交立场时必须的,对待敌人要像狮子般凶狠。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花了大量篇幅来阐述武力和军队的重要性。他认为,君主的“唯一专业”,就是思考战争、军事制度和武装训练问题;军事训练在和平年代比在战争时期更值得注意;国家的主要基础是法律和军队,没有良好的军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而有了良好的军队,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法律;当君主树立的“信仰”对人们失去约束力量的时候,必须动用武力来说话,迫使人们就范。武力使人类社会的秩序产生了深刻变革,“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唐人皮日休这句话,我以为其精辟程度并不亚于马基雅维里。

《君主论》里有很多权术,正是基于这种“性恶论”而提出来的。君主必须比所有人都凶恶,这样才能保证他的统治地位。拿破仑的“亲密战友”塔列朗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和拿破仑密谋发动“雾月政变”,最终却出卖了拿破仑。

塔列朗的人生信条是:“与人为善便是恶,作恶多端才是善。”

“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君主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多重性格。君主不是君子,但却必须是伪君子。君主是人性和兽性的统一体,虽然干的是男盗女娼的勾当,但却要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

为了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君主可以不择手段。君主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统治为标准,如果遵守信义对自己不利,“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马基雅维里对君主本质的深刻理解,连君主都害怕。

这部献媚之作,生前并没有给他带来好处,但在他死后四百多年,《君主论》却被作为礼物献给墨索里尼,并且在德国,成为希特勒施行专制极权统治的“思想奶娘”。 “君主务必把担待责任的事情委诸他人办理,而把布惠施恩的事情自己掌管。” “一切良好的忠言,不论来自任何人,必须产生于君主的贤明,而不是君主的贤明产生于良好的忠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对一段统治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而获得民众的支持和人民的力量,就在与君主的执政手段和个人魅力。

君主论读后感【篇3】

14-17世纪是一个空前的思想解放时代。文艺复兴已经从星火逐渐发展为草原之火,燃烧着统治欧洲几千年的**教文化和制度。就政治而言,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生动地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和观点。

马基雅维利(1469-1527)出生在意大利福萨一个衰落的贵族家庭。他父亲是个律师,家里只有一小块房地产。1498年至1512年,马基雅维利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国务卿。1513年佛罗伦萨共和国被摧毁时,马基雅维利被迫生活在农村,过着贫穷的生活,开始专心写书。

马基雅维利学术渊博,多才多艺。他的研究兴趣广泛,在政治、文学、历史、军事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主要著作有《君主论》(又译做《霸术》、《君王论》、《帝王论》)、《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书》(又译做《论李维》、《李维十论》)、《兵法七卷》、《佛罗伦萨史》、《曼陀罗华》等。

除《君主论》以外,令他名声斐然的还有《李维十论》中阐述的共和主义思想,然而,令马基雅维利声名鹊起的主要是《君主论》一书。

马基雅维利的惊世之作《君主论》于1513年12月问世之后,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影响了很多后世的政治家,他在书中的政治哲学理论被称之为“马基雅维利主义”,他也一度被斥之为“暴君的导师”,《君主论》也因此被列为**,直至19世纪70年代才得以恢复名誉。

《君主论》时逢统一的法国入侵四分五裂的意大利,马基雅维利站在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作家的角度,忧心而焦虑地阐述统一国家和强力君主的重要性。他旁征博引,用26个章节论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一、权术思想

人们对《君主论》的第一印象就是马基雅维利的权术思想,中国人也总是会想到《资治通鉴》,内容不外乎是治国之道,只不过时代背景的不同,内容方式也会因之而有所不同。在文艺复兴的背景下,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是一种非道德的政治理论。**在宗教世界中,神学占据正统和主导地位,宗教、政治、道德和伦理相互交融,因此不反对君主制的神授。马基雅维利决心打破这种成见。

他致力于摆脱神学伦理道德的束缚,将政治和神学道德拨离开来,建立所谓“非道德的政治论”。他认为,君主的政治行为不应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而应以实际效果为原则。“一个君主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良好的事情,并且必须知道视情况的需要是否使用这一手或者不使用这一手。

”凡是有利于政治统治及权力获得巩固的事都是可行的,欺骗是君主在政治生涯中第一等重要的事情,由此马基雅维利进一步分析君主如何应用人性和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君主论》第十八章中讲到,因为世界上存在两种斗争方法,一种是通过法律,一种是通过武力。前者是人类特有的手段,后者则是野兽所特有的,由于前者常常有所不足,故而有时必须借助于后者,“如果君主必须掌握运用野兽的方法,他应该必须同时效仿狮子和狐狸”,“君主必须是一只狐狸以便于及时发现陷阱,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于吓跑豺狼”,也就是聪明的君主要善于采取暴力和欺骗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除此之外,马基雅维利还提到,君主应当对外经常做弱小邻邦的保护者,同时对内必须保护公民的私人财产,他特别告诫统治者不要强占他人的财产, 否则会招致人民的憎恨而导致灭亡, 因为“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得快。”

2、军事思想

马基雅维利在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关,他曾经组建过“国民军”,对博尔贾也赞不绝口。兵民是成功之基础,马基雅维利极不赞同当时意大利普遍采用的雇佣军、援军制度,“除雇佣军外,外国援军是另一类没有益处的军队”,“如果外国援军打了败仗,受援者跟着倒霉;如果他们打了胜仗,受援者就有可能成为外国援军的俘虏”。如果没有好的军队,就没有好的法律。同时,如果有一支好的军队,那里就会有好的法律。

所以他迫切希望建立自己国家的国民军,这样才能完善国家机器,进而建立强大统一的意大利。

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军事训练外,君主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和想法,也不应该把心思用于研究其他的事情,因为军事艺术理应是统治者的唯一艺术,“这门艺术的效力,不仅能够使天生为君主的人保持住自己的地位,还多次使平民出身的人登上君主之位”,反之,如果君主沉湎于安逸生活,较少考虑军事问题时,他就会亡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古今之外的治国之术异曲同工之处,即业精于勤荒于嬉。君主任重而道远,他肩负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兴衰,所以他必须时刻学习和经营着自己的权力和权术,他必须时刻避开献媚者,必须知道残酷与仁慈,以及被爱戴和被畏惧哪个更有利。

3、统一思想

马基雅维利引用彼特拉克的诗句来呐喊:“反暴虐的力量,将拿起枪,战斗不会太长!因为古人的勇气并没有在意大利人心中消逝。

”外敌的入侵,国内的四分五裂令马基雅维利忧心匆匆,命运的不济让他也倍感惆怅,唯有付诸情感于文字中,急切地呼喊君主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我难以表达,在那些备受外国蹂躏的地方,人们怀着怎样的热爱和对洗刷国耻的渴望,人们抱着多么坚定的信念,满怀赤诚,饱含热泪来欢迎这位救世主!......请你那显赫的王室,怀着从事一切正义事业所需要的勇气和希望,担当起这个责任”,这种迫切的呐喊时至今日都能让我们感到马基雅维利对时局的忧虑,对挽救民族危亡的渴望,即使他有多么偏激,但至少,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者,他对统一国家的渴望如同他的那些争议颇多的思想,同样不掺杂矫情,真真实实地摆在世人面前,他敢说,他就是坦荡的。

我们习惯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事物之间的一般联系,也习惯于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观察事物的具体特殊性,所以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主义也总是众说纷纭,他的思想观点曾被彻底打入深渊,也曾被大肆追捧,逝者如斯,相信《君主论》的精髓永远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

君主论读后感【篇4】

作为一本经典著作,《君主论》一直被视为政治治理方面的古典名著。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领悟到了很多有关君主和政治的深刻道理。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非常现实和实用。它并没有对君主的定义和角色进行抽象的探讨,而是以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讨论了君主在政治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它阐释了君主应该如何保持权力和掌握权力,以及如何有效地行使职责。无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历史上,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对于所有的政治领袖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我对书中所介绍的不同君主类型也有很深的感悟。如书中所言,“有些拥有国家的统治者却不能算作全衷的君主,因为在名义上面这些统治者或许是君主,但在实际上却缺少一些君主应有的品质。”这段话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真正的君主应该具备的品质不仅在于权力的掌握,还在于他的德行与智慧。只有既有权力掌握的能力,又有德行与智慧的统治者,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君主。

此外,在这本书中,我还发现了与人性和政治权利有关的深层次探讨。君主得以成为统治者,往往是通过掌握政治权利实现的。而通过对于政治权利的探讨,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政治权利和人性之间互动的复杂关系。作者提出了政治权利的理论,强调了重要性,并提出了君主应该如何处理权利的问题。这反过来又让我想起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决策问题,成为我在管理领域中用以权衡的重要知识点。

总体而言,《君主论》是一本生动的读物,它直接面对人们在君主政治方面遇到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政治管理经验。同时,作者对于人类政治权利探究也是书中的一大亮点,这种深刻的道德思辨也可以让我们对于人性和政治权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真是一本值得每一个政治领袖认真阅读,理解和反思的深刻经典著作。

君主论读后感【篇5】

君主论与领导艺术

——读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有感

每一位君主都有一套深藏不露的帝王之术,那是他们秘而不宣的“管理艺术”。我很佩服马基雅维利,他很勇敢,勇敢地把君主深藏于心的帝王之术暴露于阳光之下。层层剥落,使这些隐藏的东西充分展现在人们面前。

同时他也是务实的,能够正确的看待这些被世人所不齿的“坏东西”。我们应该感谢马基雅维利的勇敢,他肯定了君主的霸权,为这些未被承认的主导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的领导艺术是什么,我认为就是领导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管理”技巧和方法。正是因为它的**性质,这种管理方法被应用导艺个非常艺术的名字-领导艺术。这样的领导艺术是得不到人性本善论者的认可的,但它却是一套非常可行也非常有必要的领导方法,也是由于这种可行性,使之在黑暗之处被运用的风生水起。

许多人对马基雅维利的这套“领导艺术”是存在误解的。许多没有读过原著,道听途说的人把马基雅维利的这套方法概况为“不择一切手段,实现自我目的”,这种说法是存在误解的。马基雅维利虽然主张可以采用“恶行”

去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恶行”不是经常性的手段,而是具有条件的,是要在适当的情况下“妥善采用”的。引用书中的内容来说就是“如果可以把坏事称为好事的话,妥善使用的意思就是说,为了自己安全的必要,可以偶尔使用残暴手段,除非它能为臣民谋利益,其后决不能再使用。”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制理论与现代领导艺术有许多共同之处。君主制理论的**也为现代领导艺术提供了许多借鉴。

书中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章到第十一章的内容中,马基雅维利论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君权的方式。君主制包括世袭君主制、混合君主制、公民君主制和教会君主制。获取君主国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军队获得;依靠他人的军队和幸运获得;依靠**之道获得。其中,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军队获得的君主制最为稳定。书中这样写道“最不倚靠幸运的人是保持自己的地位最稳固的人。

”依靠别人的能力和幸运取得的君权是不稳固的,原因在于这两者都是变化无常,毫不稳定的。

马基雅维利的论述为我们现代领导艺术提供了借鉴。作为领导者,只有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用自己的魅力赢得别人的认可,才能稳住自己的位置。如果你依靠别人的力量或运气走上领导岗位,总有一天你会落马的。

因此,作为现代社会的雄心勃勃的青年,我们应该在地上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在该学习的阶段,去寻求其他的手段一蹴而就。也不要抱着迷信的心理,相信星座运势或者普卦算命,真的以为自己是大富大贵命,不需要努力也能获得成功,毕竟天下没有无回报的付出。

第二部分从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马基雅维利主要论述了军队的类型和君主的责任。军队的种类包括自己的军队、雇佣军、援军和混合军队。除了军事责任,君主不应该有其他责任。君主也应该考虑和平,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要备战。一是采取行动,二是思考。

马基雅维利认为,雇佣军和增援部队是没有帮助和危险的,只有拥有自己的军队才是稳定的。

在这个问题上,也让我想到了现代领导艺术。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军队姑且看成是领导下属的秘书之类的人物,或者是自己非常看重但却又不在自己掌控之中的东西。在领导决策中,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依靠力量都放在他们身上,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反倒会被这些“谋士”牵着鼻子走。

如果你依靠雄心壮志的力量,不讲忠诚,这样的依赖会把你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关于马基雅维利对君主在军事方面责任的论述,我是不赞同的。但是如果把这样的想法放到马基雅维利的生活时代,我是没有质疑的,正如领导学里的方格理论,每个领导者在不同的时期都应该具备不同的“技能”,而这样的技能在不同的时期会发挥相应的巨大作用。在这一点上,如果把这样的考虑放在现代的领导理论中的话,是十分不合时宜的,现代的领导者都讲究综合素质,领导者可以在某一方面特别精通,但却不能对其他方面的素质一窍不通。

作为领导者们就是要有全方位的才能,既要有十分强的沟通能力,也要有强大的工作能力,更要有巧妙迎合上级的技巧等等。

第三部分是从第十五章到第二十三章。作者讨论了君主如何维护国家。在涉及褒贬、慷慨与吝啬、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与使人畏惧、是否守信、遭人鄙视与憎恨等方面,君主应该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立场为重,为维护国家利益,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就国内而言,明智的君主应当急民众之所急,赏罚分明;就君臣而言,亲贤臣,远小人;就国际而言,敌友分明,立场坚定;这样才能够赢得尊重,维持国家运行,甚至繁荣发展。

“一个君主如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良好的事,并且知道视情况的需要与否使用这一手或者不使用这一手。”马基雅维利对“世人特别是君主受到赞扬或者受到责难的原因”这段内容的论述个人认为是十分经典的。君主有较高的地位,所以他有引起赞扬或责难的品质。

“君主必须有足够的明智远见,知道怎样避免那些使自己亡国的的恶性,并且如果可能的话,还要保留那些不会使自己亡国的恶性,但是如果不能够的话,他可以毫不踌躇地听之任之。”而且没有必要为那些恶行的责备而感到不安。

现代社会的领导也是如此。正是因为他们的立场,他们的行为才会暴露在公众面前,所以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受到致责和赞扬。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自己的立场。

领导者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目标。只要目标实现,就不会造成重大事故或社会问题,值得自我肯定。没有必要因为利益损害者的责难而感到愧疚,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领导者必须站在战略层面上,为大局着想,切不可被鸡毛蒜皮的小事所牵绊。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自以为鹤立鸡群,自以为自己很有个性,完全不必理会世俗的眼光,对于这部分人,我们所讲的理论就不能适用了。

第四部分也就是第二十四章到第二十六章的内容,马基雅维利从历史的角度,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其过去、现在的国家和政治,并劝告当时的君主争取意大利的解放。这部分有关于“命运”的论述是很精彩的,“命运也就是时势,如果一位君主的行为符合时代的特性,他就会昌盛,反之就会败落。”

对于现代的领导者而言,要站在战略层面上不仅要从全局利益考虑,还要从长远考虑。从长远考虑,也就是要顺应时势,把握时代的特性。“一个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君主,才会事业昌隆,反过来说,一个君主悖天行道,事业就会日薄西山”。

跟不上时代的领导者,是要被时代所抛弃的,我相信这个道理没有谁会不清楚,在这里就不多做论述了。

马基雅维利的论述很经典,我也被深深折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马基雅维利不过是这些主张的收集整理和提炼研究的总结者,这些主张的原创和践行者是历朝历代的君主和统治者们,政治活动中的尔虞我诈和残酷无情与之相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历史上那些即使是最伟大最受人民拥戴的统治者也有其极端冷酷无情的一面,他们所作出的一切亲民爱民的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而采取的手段而已。

每一位君主心中都有一套帝王之术,那是他们深藏心底秘而不宣的利器,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马基雅维利是泄露天机者,他将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不加掩饰的曝于阳光之下,尽管他是集大成者,也注定了他不容于世的悲剧性结局。

马基雅维利为我们开启了思考问题的另一途径,他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如果把政治学课本上的满纸道德仁义和社会理想比作阳光和清风,那么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就好比一场激烈的暴风雨,你可以说那糟透了,但事实上我们总是离不开这糟糕的暴风雨。或许,这正是因为世界上仍有大片让阳光和清风无奈的阴霾还存在的缘故吧,该是有场大风把他们吹散了p>

哲政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

季勇琼***

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君主论读后感【篇6】

读书笔记2

许多读过《君主论》的读者,一定都认为作者尼科洛的大胆和决绝近乎残忍的“治国”手段不近人情,与我国过往历史上强调的“以仁治国”有极大出入。但是,纯粹的仁义用来治国却只是理想国度的治国手段,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被称为暴君的不少,被称为仁君的确实不多,但能以暴治国却能把国家治理好的却少之又少,我想秦始皇算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如果马基雅维里知道秦始皇,我想他也一定会把秦始皇这一君主列入他的“头号君主人物”,加以分析。

马基雅维里这一本《君主论》最能说服人的不是他精辟甚至偏激的语句,而是他充分利用了他所能了解和熟知的君主们的故事,包括他们的崛起和执政,他们的事例成为马基雅维里证明他“独特”理论的有力例子,难怪所有君主都争相模仿学习。

一、以伪善来治理国家

“目的,为手段服务”这句话大家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这是马基雅维利的名言,也是《君主论》的结论,这句话引起学多人的诟骂,有的认为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是恶魔,将所有善良的人印象**,因为在书中第十八章中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提到

“人们总是认为,君主严守信义,正直坦率,不用诡计,这是多么值得赞美呀!然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经验表明,那些功勋卓著的君主不注意信守诺言,却懂得用诡计让人目眩,最终战胜那些盲目守信的君主。

那些知道狐狸策略的人是成功的,但是君主必须知道如何隐藏野兽,成为一个伟大的**和伪君子。人们是那样的头脑简单,目光短浅,为眼前的利益所支配,因此想要进行欺骗的人总可以找到受骗者。

因此,一位君主事实上根本不必具有我前文所列举的那些优秀品质,但是却有必要显得具备这一切,我甚至敢于断言,如果具备这些品质并身体力行,那将深受其害,而如果总是显得具备这些品质,那将受益匪浅。

因此,一位君主必须有一种精神准备,虽是顺应变化,当然,如我所说,如果可能,他还是不要背离善良之道,但是,一旦需要,他又必须懂得如何作恶。”

我想看到这段话君主们私底下都倒吸一口冷气了吧,这样直插君主心底的评论揭露了所有统治君王的谎言,让所有君王的假面具在世人面前揭开。看到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话,我想所有曾经盲目相信国王的人一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甚至不敢相信。

二、权力高度把握治理国家与民众

马基雅维利崇尚于对民族**集权的国家,《君主论》提到:对人们应该要么爱抚,要么铲除,因为人们会对所受的轻微侵犯进行报复,而对所受的重创就无能为力了,所以,人们对他人的侵害应该是那种不用担心受到报复的侵害。”他的思想表明,避免担心受到报复的侵害,就要断绝一切可能出现的复仇情况。

马基雅维利还说“征服自由之邦而不彻底毁灭,固大谬也,以其积怨可毁身耳。”也表明了,君主根本不该选择仁慈,因为就算能保持仁慈的美誉,总有一天还是会被其他人的残忍所伤,君主只能选择残忍,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军事权力来治国,而不是用一种“以善治国,普度众生”的态度来治理民众。因为马基雅维利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他认为人总是自私和寻求自身利益的,是忘恩负义、不知回报、忘记自己被剥夺的财产和妻女比忘记杀父之仇要困难很多。

所以他说“一个合格的君主总应该秉承善道,但是到了必要的时候他也应该懂得如何做恶。”

所以,一个君主应该懂得掌握手中强大的权力,要懂得认识陷阱,设下陷阱,将国家和民众玩弄于自己的手中。

三、崇尚武力,利用战争是首要治国手段

在当今时代大家都高举“和平”。用和平作为号召力能吸引许多人的爱戴和支持,近期的美国**选举“拉拢活动”上,和平绝对是各候选人的主题。几乎所有伟大的爱国者都会说“i love peace”,但是武力,战争却仍是当今世界政局上看似隐藏却又确实存在的“**”。

从《君主论》中不难看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中并不排斥战争,但他却强调必须“师出有名”,这倒和我国历来的战争思想不谋而合,他的书中写道:“正义之战三要素:王权的威信,正义的理由和正当的意图。

”所以得以看出,马基雅维利是不会放纵一些非正义的战争,他也认为对于民众还是要以善征服,但是他却同时强调,为了维护君主的权利有些时候 “当人们不再相信的时候,就诉诸武力逼其就范”。

其实纵观今日的时局,尤其是美国小布什,任内先打阿富汗,再打伊拉克,一到选举就急忙提醒国民世上还有****存在。其实小布什最应感谢拉丹他们一伙,要不是这长胡子老头闹出个“9。11”,小布什还要伤脑筋为战争找借口呢。

大家要知道,当初将小布什捧上**宝座的,是军火商和石油企业。小布什为了感恩,哪能不“意思意思”,就打几场仗呗。正为借口发愁,正巧拉丹发动了“9。

11”。布什高兴得直拍大腿,马上打阿富汗。打完了,军火商高兴了,可石油企业还没油水呢,还瞪着小布什。

没办法,小布什只有故技重施,硬说伊拉克与基地有关联,又打了伊拉克。这下子,后台们可皆大欢喜了。而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包括他国的,本国的;还有那些无家可归,家园被毁的无助的人们,小布什和后台商人们是不大考虑的。

布什试图做的不是操纵战争,而是找到发动战争的合理理由。即使他成为一些人批评的对象,每个人都会害怕他,因为他有权力。这跟马基雅维里的思想是一致的。

四、君主的 “素质”

在他看来,君主的职业只能是战争和军事。除此之外,其他内容也可以忽略不计。见他的书第14章

“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之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事情作为自己的专业,因为这是进行统帅的人应有的唯一的专业。”

他认为,这一项专业是所有为王者必须学习也必须精通的,他甚至给各位想成为君王的人指出一条“明路”:学习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让你的脑袋里只有这些内容,并且精通,你一定能成从普通老百姓一跃而高踞王位。此外,他认为君主的思想必须随时关注军事,特别是在和平时期。熟悉军事知识和国家地理知识可以帮注军主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的领土和如何布署军队。

同时,他也认为,就算是用武力来征服他人,军队的士兵也不是自己的盟友,就看他在书中第十二章中提及的:

“依我说,君主用来保卫本国的军队,或者是他自己的军队,或者是雇佣军、援军,或者是混合的军队。而雇佣军和援军是无益的,并且是危险的,一个人如果以这种雇佣军队作为基础来确保他的国家,那么他既不会稳固亦不会安全,因为这些雇佣军队是不团结的,怀有野心的,毫无纪律,不讲忠义,在朋友当中则耀武扬威,在敌人面前则表现怯懦。他们既不敬畏上帝,待人亦不讲信义;毁灭之所以迟迟出现只是由于敌人的进攻推迟罢了。

所以你在和平时期被这些雇佣兵掠夺,在战争中被你的敌人掠夺。这是因为,除了一点军饷,他们既没有忠诚,也没有任何其他理由把他们送上战场,这不足以让他们愿意为你牺牲生命。当你不打仗的时候,他们愿意为你打仗,但是如果有战争,他们会逃跑或离开。

”君主需要具备的最大素质便是“军事能力手段”,除此之外,其他都是不重要的。而对于别人的信任也是不必要的,信任一个人将让你不断对他仁慈,最后可能将自己的性命也奉上了。他在书中第七章中提及“公爵例子”有一句话表明了他的思想“如果任何人相信给以新的恩惠就会使一个大人物忘却旧日的损害,他就是欺骗自己。

”他并不认为需要相信别人,而是用恩惠来引诱并控制别人。他不应该用恩惠来安抚曾经受伤的人心,而应该断绝对方一切报复的手段,其实简而言之,便是让所有他曾经伤害的人消失。这也跟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最残酷,最不近人情的刑罚“诛九族”有相同之处。

君主所具有的不是信任人的素质,而是一些令人依附他的“手段”。这种手段在《君主论》书中也提及:

“占领者在夺取一个国家的时候,应该审度自己必须从事的一切损害行为,并且要立即毕其功于一役,使自己以后不需要每时每日搞下去。这样一来,由于不需要一再从事侵害行为,他就能够重新使人们感到安全,并且通过施恩布惠的方法把他们争取过来;反之,如果一个人由于怯懦或者听从坏的建议不这样做,他的手里就必需时时刻刻拿着钢剑,而且他永远不能够信赖他的老百姓,而由于他的新的继续损害,人民不可能感到安全。因为损害行为应该一下干完,以便人民少受一些损害,他们的积怨就少些;而恩惠应该是一点儿一点儿地赐予,以便人民能够更好地品尝恩惠的滋味。

”对于损害只能一次性,如果要长期侵害不如一次性赶尽杀绝,而恩惠却不能一次过大,譬如能赏赐黄金万两改为千两,下次继续赏赐,恩惠一点一点地赐予能让民众时时刻刻惦记君主的好。这应该能算是一种抓住人心的手段吧?

君主论读后感【篇7】

可以说这本书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在谈《君主论》之前先说一下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在此之前也稍有耳闻。我发现在马基雅维利的个人介绍中提到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很有意思的是1498年马基雅维利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长官,后又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1512年美第奇家族推翻共和国复辟后因一起反对美第奇家族的政治密谋蒙冤入狱,获释后隐居庄园,《君主论》和《论蒂托·李伟的最初十年》就写于这一时期。在他晚年,他曾担任美第奇政府的官员。1527年,美第奇政府垮台后,他被驱逐出境,同年去世。

马基雅维利把《君主论》献给美第奇家族的掌权人以求一官半职。《君主论 》被称为邪恶的圣经,是很多君主的的床头或身上必备书

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西方思想史上遭受最多批判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政治生活的道德基础产生了重大的威胁。说实话,对《君主论》一书我并没有十分深入的研读,所以也只能浅显的谈些个人的看法。

现在我就自己很感兴趣的几点谈一下感想。虽然他的很多观点不符合现代思想的观点。但我读下来,不适的地方还算少。

君主应该成为一个慷慨的人还是吝啬的人?在《慷慨与悭吝》这章中马基雅维利就很坦率地讲到“为了不过多的掠夺百姓,为了能够保全自己,为了不是自己陷于穷困潦倒而被人们所轻视,为了不是自己变成敲诈勒索之徒,君主不应该介意招致吝啬的名声,因为这是他能够继续统治的恶德之一。”我想这样的恶德比所谓的慷慨真的是要好得多了的。

历史上似乎很少有因为吝啬而导致下台的君主,反而那些慷别人之慨的最后很多都走向了横征暴敛贪婪而被推翻的下场。中国就有太多这样的事例,那些沉醉在声色中的帝王君主哪个不是慷慨极致呢?所以,似乎慷慨并不能使君主永远保住王位,但吝啬却不能使君主保住王位。

在二十三章中,马基雅维利谈到了怎样避开谄媚的人。这似乎是出于他想从洛伦佐·美第奇那里得到一个职位的愿望。他说到“一切良好的忠言,不论它来自哪里,都必须产生于君主的贤明,而不是良好的忠言产生于贤明的君主。

”我特别赞同这句话。在以前学唐代历史的时候,讲到开元盛世,就有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魏征这样的忠臣固然难得,但恐怕太宗更算是难求的明君了吧!我一直认为英明的君主是前提,因为君主有主动权。

要想国家治理的好主要还是看君主自身的,不管说是明智也好还是英明也好,这种品质是伟大的君主不可或缺的。

在谈到君主应该如何守信时,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的正确态度是在有利或不利的时候守信。君主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多重性格。

君主不是君子,但却必须是伪君子。君主是人性和兽性的统一体,虽然干的是男盗女娼的勾当,但却要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为了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君主可以不择手段。

君主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统治为标准,如果遵守信义对自己不利,“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一个英明的君主是要找到愿意上当受骗的人。这与很多国家所谓的愚民政策似乎有着某种切合点。

《残酷与仁慈、爱人爱戴与被人畏惧的比较》一章中马基雅维利讲到“使人们畏惧君主,他应当做到:即使不能赢得人们的爱戴,也要避免人们憎恨他。”把坏事交给奴才去办,而好事则留给自己来做,人们就会觉得,君主总是好的,只是奴才把事情搞砸了。

历史上“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有趣现象,大多得益于这种高明的笼络术。牺牲几个贪官污吏,借以保证君主统治的体制安全,这就是“清官政府”、“好皇帝政府”的奥妙所在。要有唱红脸与白脸的分工。

他的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我想起了历史上君主的鼎盛时期,比如乾隆时期的贪官和王公。这么聪明的君主怎么能让这样的贪官横行几十年呢?虽然我不知道当时君主的思想和考虑,但我在这里只能看到一点路。

马基雅维利说:“关于人类一般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为难、追逐利益的。”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马基雅维利是一个性恶论者,这也是他认为违反道德的统治不可避免的真正根源。

因此君主治国不一定恪守道德。知道什么时候做狐狸什么时候做狮子是君主成功的关键,也是所有政治艺术的秘密。英明的君主知道何时该仁慈,何时该残酷。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孔。在这一点上,我相信即使你没有掌权,你也会自动成为这个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支持者。

他同时表示,虽然君主没有必要具备各种传统美德,但要显得具备这些品质是非常必要的。直白的语言,难怪连君主都不能坦然面对。正如德国哲学家利奥·施特劳斯所说“加入我们承认,我们倾向于同意关于马基雅维利传授邪恶这个老派的简朴的观点的话,那么我们不会是在危言耸听;我们只会使得我们自己暴露在敦厚质朴或者至少是无害的嘲讽面前。

”有时候事实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更倾向于传播另一种在他们自己看来是美好的追求,不可否认,尽管我们有时放弃了它,但自由的选择总是会让我们选择那些看起来高尚的东西。喜欢,我们喜欢听一些流口水的歌,但是如果你问我们哪首歌更优雅,大多数人都知道如何回答。

以上是我看完《君主论》以后一点小小的感想。读完这本书后,我在很大程度上同意马基雅维利的观点。看书要结合它的历史背景,《君主论》产生有它很大的历史渊源,当然在现在也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特别是在很多人都在反思儒家文化是否使中国孱弱这个问题上,《君主论》值得一看。

当然,请先不要看太多对它的评价。

君主论读后感【篇8】

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课耀眼的明珠,他在人类历史让第一次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区分开来,《君主论》是他的主要作品,成书于1513年,当时梅迪奇成为弗洛伦撒的主人,马基雅维利被免去了一切职务,他赋闲在家写了<;君主这本书,并将其献给梅迪奇以求一官半职,但是这并没有让梅迪奇对他产生多少好感,最后马基雅维利忧郁而死。

《君主论》在欧洲的政治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当时的欧洲这处在一个历史的交替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破企鹅的需要政治上的突破以维护自身利益。这一时期,封建领主制度即将崩溃,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教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开始淡化。作为那个时代的君主也迫切的需要一个政治理论上的引导,所以《君主论》符合了当时的历史发展的需要。

《君主论》对历史上和当时的事件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论述了君主国都是以何种形式的来,如何维持,以及君主如何统治自己的军队,大臣,如何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等。但是,由于马基雅维利写作《君主论》的出发点并不是站在一个理论领导者的角度来诉说,而是欲通过此书以换取一官半职,在书中不免有些偏颇的言论。不过,这并不影响整书的历史价值。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不自然的从哲学方面论述了国家改革的客观性,他说“随着统治年代的久远并且连续不断改革的记忆以及造成改革的原因也不是会被遗忘消失,因为买次改革总是会为下一次变革留下再次进行的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发展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改革时不能避免的。当然马基雅维利并不是这个出发点,他认为作为君主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要确立自己的政治文化与思想在人民的大脑处于主题地位,在一个新的执政者上台的时侯首先在政治文化层面上树立一面旗帜,其他的政治文化,社会文化要在这面旗帜下去运作,这样人们曾能愿意接受他的领导,服从他的管理。

当然,这也应该是在新政权建立时给予人民一定物质利益的前提下。从当时的历史来看,马基雅维利捍卫资产阶级获得的政治利益,反对改变现状。

在二战后两极对抗的格局下,政治意识形态的竞争将这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竞争双方向自己的人民表明他们的政治制度时最优越的时候,改变就意味着死亡。人民的国家荣誉感,安全感也在这个政治思想下变得稳固强化。在现代战争中,国家广播电视台成为主要的攻击目标,是政治思想斗争对整个战争形势的影响。

国家之间的竞争在意识形态竞争越来越激烈,

两极分化格局结束后,政治体制的渗透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警觉。

马基雅维利说:作为一个君主,如果只有善会灭亡,君主必须像狐狸一样狡猾,像狮子一样凶猛。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人们普遍认为人性是忘恩负义的、易改变的、不可信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竭尽所能。

因此,作为君主,保持政权稳定是第一位的,无论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都是一种手段。在国际舞台上,外交能力的较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对外政策的对抗。君主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如同狐狸一样狡猾,他洞察不可预策的国际形势,使他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生存下来。不过韬光养晦的政策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主权的时候,强硬的外交立场时必须的,对待敌人要像狮子般凶狠。

“对人们应当加以爱抚,要不然就应当把他们消灭掉。”

这句话完全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翻版,只不过听起来更加令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马基雅维里指出:“谁是促使他人强大的原因,谁就自取灭亡。

”意思是说,对于威胁到统治安全的势力,绝对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心狠手辣,斩草除根;谁纵容自己的敌对势力,谁就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马基雅维里认为,这是一条“永远没错或者罕有错误的一般规律”。是规律就得遵守,否则必遭惩罚。

“所有武装的先知都获得胜利,而非武装的先知都失败了。”

暴力对维护君主的统治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花了大量篇幅来阐述武力和军队的重要性。他认为,君主的“唯一专业”,就是思考战争、军事制度和武装训练问题;军事训练在和平年代比在战争时期更值得注意;国家的主要基础是法律和军队,没有良好的军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而有了良好的军队,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法律;当君主树立的“信仰”对人们失去约束力量的时候,必须动用武力来说话,迫使人们就范。

武力使人类社会的秩序产生了深刻变革,“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唐人皮日休这句话,我以为其精辟程度并不亚于马基雅维里。

“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得快些。”

因为人本来就是邪恶的,在他们眼里,财产的得失比亲人的生死更值得关注。这是一种“精彩”而刻薄的“性恶论”观点。《君主论》里有很多权术,正是基于这种“性恶论”而提出来的。

君主必须比所有人都凶恶,这样才能保证他的统治地位。拿破仑的“亲密战友”塔列朗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和拿破仑密谋发动“雾月政变”,最终

终却出卖了拿破仑。塔列朗的人生信条是:“与人为善便是恶,作恶多端才是善。”

“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君主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多重性格。君主不是君子,但却必须是伪君子。君主是人性和兽性的统一体,虽然干的是男盗女娼的勾当,但却要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

为了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君主可以不择手段。君主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统治为标准,如果遵守信义对自己不利,“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马基雅维里对君主本质的深刻理解,连君主都害怕。

这部献媚之作,生前并没有给他带来好处,但在他死后四百多年,《君主论》却被作为礼物献给墨索里尼,并且在德国,成为希特勒施行专制极权统治的“思想奶娘”。

“君主务必把担待责任的事情委诸他人办理,而把布惠施恩的事情自己掌管。”

马基雅维里认为,如果君主不能赢得人民的爱,他至少应该避免引起人民的仇恨。把坏事交给奴才去办,而好事则留给自己来做,人们就会觉得,君主总是好的,只是奴才把事情搞砸了。历史上“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有趣现象,大多得益于这种高明的笼络术。

牺牲几个贪官污吏,借以保证君主统治的体制安全,这就是“清官政府”、“好皇帝政府”的奥妙所在。要有唱红脸与白脸的分工。

“一切良好的忠言,不论来自任何人,必须产生于君主的贤明,而不是君主的贤明产生于良好的忠言。”

这段话的言外之意是,君主永远都是正确的。即使这种权利被别人发现,也只能通过国王的口说出来。世界上有不少“永远正确”的东西,实质就是权力正确。

任何人的智慧劳动成果,都可以贴上权力标签,集中到君主一个人身上,以此树立君主的威信——所谓“权威”,不过如此。

马克思说,政治是一种科学和艺术,可以有规律地概括为一种社会现象。君主作为最大的政治主体,就是要团结自己同盟者打击敌人。《君主论》整篇就是一个政治艺术体现,马基雅维利基于自身政治目的,夸大的直白让那个时代的君主无法接受,但它仍然时有很大的政治意义。

君主论读后感【篇9】

读《君主论》有感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论述了君主应该如何进行统治和如何维护统治,就我而言,因为我希望我的未来不涉足**,所以治国之道对于我来说比较遥远,但这并不代表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毫无益处,恰恰相反下面就对我在读这本书时让我勾起的联想做一简要描述:

看译者序的时候让我触动的是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理想的追求。当马基雅维利被罢官后,举家迁往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村,一家七口生活拮据,他白天下地干农活,而夜晚却坚持探索治国之道。

对马基雅维利来说,研究治国之道是他的理想。为此,他不感到疲倦,忘记了所有的烦恼,不怕贫穷或死亡。在罢官之后他完全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家人的生活上,然而他却没有,他之所以做出追随于理想的选择,一定是认为相对于其它,理想才是最重要的。

我感觉到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似乎越来越关注“理想”这个词,都觉得实现理想就是达到人生的最高目标。然而,每个人对生活的定义和选择都是不同的,不一定局限于某一套目标。

我认为生命是一段时间的总和,在这段时间里,我有意识并且能够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尽管大多数杰出的贡献都来自于那些执力于自己理想的人,但那些专注于自己小世界的人并不可耻。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把一件事当作放弃其它重要事情的最重要的手段。

我曾经看到过一则故事:一位跨国公司的高管在他42岁的时候,有机会升职为那家公司的副总裁,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而他也非常清楚如果错过这次也许就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然而当她的妻子提醒他,他现在的工作量已经非常大了,如果再增加工作量他将会错过更多和他的家人共度的时光,他将错过女儿的第一场舞台剧,儿子的第一场棒球赛……最后,高管放弃了升职。我不想强调家庭是最重要的,但每个人的想法和优先顺序都不一样,他们的选择自然也不一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息:某个地方的学生学习环境很差,但他克服了许多困难,进入了某个学校,实现了自己的童年梦想。每每这个时候不尽就会感叹真厉害,为什么自己不能像人家一样自立自强。

我们都想象着自己能成为武则天、爱迪生这样的人 ,因为他们优秀并且永载史册,但却忽略了也许我们内心深处并不觉得权利、创造性的发明就是我们生活的中心,既然这些并非是最重要的,那么我们不能变成像他们一样的人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对我而言,小时候妈妈在外面上班没有办法照顾我,就一直住在姥姥家,每天到周末妈妈来看我,临走前我都会拦着她的自行车希望她不要走,可是她没有办法只能告诉我,妈妈要去上班赚钱,当时的我就决心一定要赚很多很多的钱,不想妈妈再为此离开,初高中学习也是本着这个目的,上了大学之后一度视野开阔了许多,让我对以前的记忆有一个重新的审视,我最开始的愿望不过是希望陪伴在父母身边,然而过去在家里只知道自己忙自己的根本没想过好好陪陪父母,现在在外上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以后工作了可能就更没时间了,所以后来我的目标就是在我在家的时候,就全心全意陪伴他们,一起包饺子,一起看电影,一起开始记录美好的回忆。当我做出改变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不仅父母对于我的改变很吃惊,家里的形势竟然也整体趋于更为和谐,那时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一个人的改变也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受此事件的启发,我希望自己聪明、乐观、善良,有健全独立的人格,愿意与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