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最新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实用12篇

最新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实用12篇

发表时间:2023-12-19

政治计划。

要撰写出适合自己的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了解企业战略与目标,明确工作计划的目标与任务。然后,制定具体的计划,包括任务的分解、时间的安排和资源的调配。同时,考虑到个人的能力和时间限制,合理安排工作量和优先级。在撰写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这篇文章中的内容,它会为您提供很多有效的建议和帮助。相信这样的工作计划将会为您的正式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和效益。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1)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九(1)、九(2)、九(3)、九(4)四个班的思想品德教学。现对学生的基本状况分析如下:目前,许多学生的“职责”概念模糊。一些学生认为职责只是对成人和职业人员的道德,与自己没有关系,一些学生对职责的范围认定比较狭窄,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就应承担的职责,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就不属于职责范围之内。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用心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发展,但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借机蔓延。这两方面的思想都对中学生有所影响。此刻的学生生长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感受着外面精彩的世界,但是,一些学生盲目崇拜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主张全面引进,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意识较弱。一些学生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面临考试时,不同程度的陷入考试焦虑;缺乏选取的策略和勇气;缺乏学习用心性。

四个班有三个班是汉族生,一个班是民族生,他们的基础差距较大,民族生的学习劲头也不足,造成成绩相差甚远。因此教学要有层次的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分类

知识目标:

明白职责的含义;明白职责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职责;懂得每个人因该自己对自己负责;明白负职责的表现和好处,了解不负职责的后果;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极其重要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资料、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潜力目标:

能分清职责的来源;能够随着主角的变换调节主角行为,承担不同职责。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世界的潜力。有意识的关注知识本身内在的关联性,提高抽象思维和总结的潜力。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潜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潜力。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权力的机关。明白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潜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到达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自己的职责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职责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本单元在于帮忙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职责的状况,使学生认识到自觉承担职责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让学生在承担职责中既感受到压力,同时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不是到了九年级才开始培养职责意识,透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同学已经承担了不少职责,培养了自己的职责意识和履行职责的潜力。但是,在很多状况下,学生的这些行为是无意识的,甚至是被动的。本单元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承担职责的实际状况,体验承担职责的感受,提升自己的职责意识和履行职责的潜力,从而负责的投身于社会实践,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承担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是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要肩负这一任务和使命,就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只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我们的祖国,我们才能在将来更好的参加祖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更好的为祖国服务。

第三单元:

在前一单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等资料。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是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力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的利益。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还就应清楚社会主义既要有高度的物质礼貌、政治礼貌,也要有高度的精神礼貌。要自觉的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觉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第四单元:

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这部分学习资料,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学生的理解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如何组织主题探究。

3、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

五、教学安排:(略)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2)

本学期高二政治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引导全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认真执行教育局各项决定,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高效务实地开展工作。

一、指导思想

1、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和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认真学习与研究当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考试说明》,以《考试说明》为依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求》为指导开展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加强交流,取长补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努力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向上的备课组。

2、必修班认真完成新课教学任务,努力为学测作好准备。

3、选修班面向高考,夯实双基,提高学科素养,为高考奠定良好基础。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工作

(1)本学期将组织备课组教师再次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悟新课程的核心理论,继续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2)认真参加学校、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并认真做好事迹 以便在校教研活动时间能相互交流,借鉴其他兄弟学校老师的宝贵经验。

(3)参加各种必要的继续教育,努力提高理论水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备课组整体水平,配合学校做好常规检查的自查,本学期将继续组织老师推磨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课题评议,及时反馈给上课老师,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不断取得进步。重视老教师的传,帮,代和对新教师的指导工作,加强听课及课例的研究。

3、加强集体备课,实施分工合作,认真做好独备、群备、自备,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形成电子教案,加强教后反思的交流,提高效益。

4.要充分利用有限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各种形象、直观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5.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有效地探索和实施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

6.教师精选练习题作为课后练习,在规定时间完成后再收回批阅,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知识点做到周周清。

四、常规教学安排:

选修班:

9.1----9.26完成《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新课教学

10.6----10.31完成《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新课教学

11.3---12.5完成《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新课教学

11.17---11.p;&nbs; 期中考试

12.8---元.2完成《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新课教学

元.12----元.;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教学期末考试

元.26----元.; 期末考试

元.12----元.;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部分及期末试卷分析

必修班:

12xxxx14、9--2xxxx14、12完成《生活与哲学》新课及复习

22xxxx15、1--2xxxx15、1月底完成《经济生活》复习

32xxxx15、2--2xxxx15、3初完成《政治生活》复习及时政和模拟练习

五、集体备课安排(见附表一)

六、推磨听课安排(见附表二)

附表一:高二政治备课组课时进度及集体备课安排2xxxx15.8.31)

周; 日; 内容

19.1-9.5第一; 美好生活的向p;&nbs; (x主备)

29.8-9.12第二; 百舸争流的思想&nbs; (x主备)

39.15-9.19第三; 时代精神的精; (x主备)

49.22-9.26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走进哲学 问辩人; (x主备)

59.29-10.2.国庆节

610.6-10.10第四; 探究世界的本; (x主备)

710.13-10.17第五; 把握思维的奥; (x主备)

810.20-10.24第六; 求索真理的历; (x主备)

910.27-10.31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 与时俱; (x主备)

1011.3-11.7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 (x主备)

1111.10-11.14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x主备)

1211.17-11.21期中考试

1311.24-11.28第九;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 (x主备)

1412.1-12.5第十课&nbs;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 (x主备)

1512.8-12.12第三单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 (x主备)

1612.15-12.19第十一; 寻觅社会的真; (x主备)

1712.22-12.26第十二; 实现人生的价; (x主备)

1812.29-1.2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 铸就辉; (x主备)

191.5 - 1.9《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教; (x主备)

201.121.16《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教; (x主备)

211.19-1.23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221.26-1.30期末考试

232、2-2、7《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部分教学及试卷分析

附表二:高二政治备课组推磨听课安排2xxxx15.8.31)

周次 日; 内容

19.1-9.5第一; 美好生活的向导

29.8-9.12第二; 百舸争流的思p;&nbs; (x)

39.15-9.19第三; 时代精神的精华

49.22-9.26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59.29-10.2.国庆节

610.6-10.10第四; 探究世界的本p;&nbs; (x)

710.13-10.17第五; 把握思维的奥妙

810.20-10.24第六; 求索真理的历程

910.27-10.31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 与时俱进

1011.3-11.7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p;&nbs; (x)

1111.10-11.14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211.17-11.21期中考试

1311.24-11.28第九;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p;&nbs; (x)

1412.1-12.5第十课&nbs;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512.8-12.12第三单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1612.15-12.19第十一; 寻觅社会的真p;&nbs; (x)

1712.22-12.26第十二; 实现人生的价值

1812.29-1.2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

191.5 - 1.9《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教p;&nbs; (x)

201.121.16《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教学

211.19-1.23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221.26-1.30期末考试

232、2-2、7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3)

第一阶段:二轮复习(20xx年2月7日至4月30田)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为基础,以考纲为准绳,渗透新课标的精神;打破教材原有体系,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划分专题,以热点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找准热点和教材的交合点,有的放矢组织学生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化的训练,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得分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学情分析

我校本届有14个文科班,人数较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虽然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但存在的问题还相当多,具体表现在: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从主观题的回答中反映出部分学生的答案要点表达不准确,常有遗漏,对知识的分块结构不明,常有方向性的错误出现,丢失得分点。

2、对材料的解读和理解能力差,不能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准确无误的确定答题方向,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形不成完整的解题思路;分析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3、对选择题的解答缺少理论分析,命中率不高,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处于一种是懂非懂的状态。做选择题还有少政治生在靠碰运气,因而出现考试分数时高时低,波动较大。

三、具体措施

1、备课

第一、扎实备课。这是第二轮复习效率能否提高的关键。备课要做到:备到考点、备到知识网、备到结合点、备到易混点、备到设题角度、备到思维和方法。认真学习和研究《全国新课标考试说明》,结合新课改及今年山东省高考使用全国新课标卷的新要求,研究考纲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考查的知识范围,考试的基本型及要求;分析考点,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了解考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变化点,吃透新增点:如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的考查和课本中的一些重难点。

(2)重视不变点。(即对一些没有变化的重点不能忽视)。

(3)对《说明》中能力要求、内容和样题要认真研究和思考。

第二、优化教学过程。集体研究、精心设计专题复习教案,深思熟虑推敲课堂教学语言,精心选择专题训练试题,仔细批阅及分析考试卷。

第三、认真研究“两课”(复习课和评讲课),精讲精评、突出方法,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复习课要做到:

(1)系统性:滚动复习,知识前后衔接,疏理归纳成串;

(2)综合性:纵横联系,知识内外交叉,多角度、多层次:

(3)基础性:着眼双基,中档为主,面向多数;

(4)重点性:突出主干知识,详略得当:

(5)发展性:传播方法,指导迁移,学会自学;

(6)启迪性:深挖教材,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

评讲课要做到:

(1)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2)诊断性:诊痛析因,指点迷津,传授方法,诊防结合;

(3)辐射性:以点带面,画龙点睛,举一反三;

(4)启发性:启发思维,点拨思路,发散开拓。

2、上课

(1)注重让学生参与,积极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耳,真正让学生去“感知”,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2)培养在新材料、新情景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审题训练,要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二是信息筛选的训练,要找准关键词,它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三是寻找试题与已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这是解题的依托。四是语言表达的训练,要恰当地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五还要注意训练答题的速度,合理安排时间。

(3)科学指导,立足学科内综合,夯实基础,加强能力提升,强化落实。要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时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网络化复习,注重学科内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联系和综合。

第一、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对课本知识进行全面的整理。

所谓“点”是指最核心的知识点,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线”是指寻找“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相互包容,也可能是并列,或者是从属的。通过整理,可以将这些看似孤立的“点"串接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框架。“面”是指在“点”和“线”的基础上,通过拓宽知识,使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变得丰满和具体,即要努力把书读“厚”。

第二、消除弱点、盲点,狠抓增分点

所谓“弱点”是指学生在复习和测试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薄弱环节。“盲点”是学生认为可能不重要的内容,在多次复习后仍然没有注意到的内容。在高考复习中,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对于这些“弱点”不能轻易放过,而学生的“盲点”往往需要老师的指点才能消除。消除“弱点”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对做错的.题目,要分析做错的原因。一般来说,主要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没有完全落实造成的;二是审题方面的问题:三是粗心大意所致。找到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3、训练

(1)注意训练的针对性,提高训练的实效性,重在梳理解题思路。

在高考复习时,进行适当的训练无可非议,但关键是这种训练要有针对性,要抓重点。所谓“针对性’’就是针对前面所讲的“弱点"和“增分点”的训练。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可采用从几个角度来梳理解题思路的方法。在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及时评讲和总结,寻找相关内容思考、判断和答题的规律,这样以提高复习效率。

(2)加强客观题训练。学生普遍反映,选择题的分容易得,也容易失。这是因为高考的客观题降低了难度,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同时又减少数量,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主观题的解答,充分发挥整卷的选拔功能。这就需要第二轮复习要在客观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上下功夫,做到“既快又准”。从审题,思维品质等出发,组织几次客观题的专项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3)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近年来高考试题从总体上来看,基础性强了,但能力要求不低,其加强能力考查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让“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等“下去”,让重视分析、思维灵活、学习潜力大的“上来”。

(4)突出“三多”训练。“一题多问,层层递进”是高考命题的又一特点。复习中,要多练“多问题”,多做“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分解训练,多做结论的发散训练。

(5)突出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训练。试题叙述稍长,很多学生就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关键,从而束手无策。这在文科的阅读分析题、计算题中较为普遍,其原因就是阅读分析能力差。解决的途径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审题,分析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强化变式。

四、资料使用

自己组编一些资料,同时参考各地的模拟试题进行精选并优化重组,使题目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精选精练中提高成绩。

五、复习进度:(略)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市场主体、企业、股份公司、股票、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含义;阐释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阐释企业依法竞争、优胜劣汰,出现破产、兼并是必然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结合《公司法》学习企业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企业成为企业法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今后如果申办企业、公司,至少先准备这些条件,也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2、通过结合《证券法》学习股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与股票有关的现实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会运用基本知识、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通过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教学,加强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懂得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4、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研究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企业亏损与企业经营者的关系,懂得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经营者,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收集、整理的能力,懂得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观察、说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及其光明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改革、效率、竞争、法律意识。

教材分析(一)

一、知识结构:

第一节:。主要有四个框题。首先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和企业法人,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解了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司和公司制,介绍公司的含义、特点和我国法定的两种公司形式;然后从一般企业过渡到特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概括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必须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最后回答如何搞活国有企业,重点分析了企业兼并和破产这两种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措施。本节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采取从一般到具体、从整体到个别的方式,层层引申出教学内容。

一、企业及其分类

教材分析(二)

二、知识分析:

1、关于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

(1)市场主体:

①:市场主体的范围既包括独立的个人,也包括以一定方式出现的企业、团体、机构;

②:市场主体既包括盈利性机构,如工厂、商店、银行等,也包括非盈利性机构,如学校、医院、各种社会团体等,还包括一些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婚姻介绍所等;

③: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④:与市场主体相对应的市场客体,指市场上交易的各种商品和服务。

(2)企业:

①:企业的概念:

②:企业两大特征:①以赢利为根本目的。这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独立的经济组织。非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③: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④:企业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这一条件,总厂下属的分厂、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都被排除在企业的范围之外。

(3)关于企业法人,主要懂得企业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盈利性是企业法人最主要的特点及其与自然人的区别:

2、公司:

对学生来说容易把公司与企业混淆起来,教师可从几方面进行讲解:

(1)含义:

(2)特征:①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依法成立表明公司的设立必须由法律做出统一规定或经由国家行政机关批准;②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这是公司作为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显著特征;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地位: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不是最多的,但是他们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采取公司形式;

(4)企业和公司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凡是公司均是企业,但企业不一定是公司。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众多企业形式中的一种;

3、我国公司的法定形式:应该讲清楚以下几方面:

(1)按照不同的标准,公司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西方一般有: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详见重点、难点)

(3)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讲清两个问题即可:

①含义。指出:这种公司形式比较适合各种中小型企业。

②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

(4)关于股份制:

①是一种公司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其突出特点是财产方式的社会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不同财产关系可以达到内在结合;

②按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两种形式:一是有限责任公司,它是少数产权的结合,特点是不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股票不上市,股东只负有限责任。二股份有限公司,它是许多产权的联合,特点是股票经批准可以上市,股东只负有限责任(企业倒闭只赔股票);

③我国的改革实践证明:

a:股份制能够容纳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兼容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使分散的生产力迅速联合成集约生产力,形成一个既互相制衡又互相合作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发挥整体效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实行股份制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企业与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的企业合股。著名的企业如:长虹、海尔、泸州老窖、一汽奥迪等,都是大型的国有控股公司,其净资产收益基本上在23%以上,有的高达40%。

b:股份制是一种能够主动运用社会资本力量,同时接受社会资本大众的监督的有效形式。目前我国企业发展资金紧缺,而全国城乡居民有大量的存款,也有投资的愿望,因此,企业筹集国内资金的潜力是很大的。通过股份制,发行股票,为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提供条件,同时,由于国家和集体控股,可以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④“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内容的引入,有助于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增强改革的意识。

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见重点、难点)

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见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三)

三、重点、难点:

1、?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

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事物,这一内容主要讲清三个方面:

①:定义。

②:特点。①公司的运作是通过发行股票。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是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②责任承担方式:股东与公司有着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③是一种企业法人。

③: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图):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基本特征。股票对发行的企业来说,是筹集资本的一种形式,是债务;对持股的股东来说,是一种入股凭证,是取得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对居民来说,用自己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

股票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可自由转让或作为抵押品;

关于“购买股票为什么能获得收入”?一般来说,股票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因为,公司用发行股票筹集起来的钱扩大生产,股息是其获得利润的一部分,公司有盈利才有可能派发股息,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破产了,股东不但没有股息,反而要承担手中股票金额的责任,即赔本,这就是购买股票的风险;另一部分来源于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差价。股票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预期股息:预期股息越高,股票价格越高,两者成正比;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它与股票价格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可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应向学生说明:我国和世界各地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供求关系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投资技巧方面的因素、股息变动、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等。(如911后美国股市的波动影响到世界各地),因此在选择股票这种投资方式时,至少要考虑: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估计预期股息;当年银行存款利率,只有当预期利率高于存款利率时,购买股票才是一种明智的投资选择;要把握机会,事实买进或卖出;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不同的:股票的票面金额只是表明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额,是固定的,而股票价格是变动的,通常总是大于或小于它的票面金额。

我国现有的股票交易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

这一问题实际是本节的.总结,从课程目标看,它是本课唯一需要运用的知识点;从现实看,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以及现状决定的;从学生的思想认识看,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的今天,更需要澄清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解决学生认识上困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把握,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按照教材的要求,讲情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的三点表现;

①:注意区分: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制经济(比重概念,事物的主要部分)

主导——国有经济(权重概念,引导事物发展方向)

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讲清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何界定?

③:运用一些具体数据、示例,说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贯穿在三大作用的讲解过程中);

④:讲清国企改革的意义、现状和目标:

运用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落实则是明确国有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

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这一问题既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也是易错点,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讲清楚“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经济效益”的概念。

②理解和把握经济效益的概念,在衡量标准上,还要讲清四个关系:

第一: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消耗的关系。应当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可能减少劳动消耗。如果企业偷工减料,生产伪劣产品,虽然减少了消耗,但这是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是不可取的,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第二:企业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较高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合格产品,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较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尽量多的劳动产品,否则,企业经济效益也不会高;

第三: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企业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劳动产品有用程度不高或者生产消耗大,则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经济效益好,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因为,经济效益好意味着利润相对就多,获得的利润用于改善职工生活,能提高劳动积极性;用于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能增强生产能力,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第四:企业利润、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它不同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例。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好,因为,利润总量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有三种可能:①利润总量增长不如产品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快,则说明经济效益降低;②利润总量增长与产品成本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一样快,则说明经济效益没变化;③利润总量增长比产品成本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快,则意味着经济效益提高,这时候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是提高,也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这两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企业如果不赢利就谈不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利润一定高。赢利是目的,提高经济效益是出发点,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活劳动消耗的减少、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必须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可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但又不能划上等号。

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对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对社会来说,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国民来说,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依靠科技,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

因为:①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对比:(表)

②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并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从根本上抑制需求过旺和成本攀升,有助于防止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利于增强参与国际竞争力的能力。总之,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才能避免经济大幅度波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企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但并意味着企业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是用企业的大小和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来衡量,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精”。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资产重组,正是符合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这一点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的。当然,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科学,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因此,如果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目的的话,那么依靠科技和管理这两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关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企业的兼并和破产只有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企业兼并、企业破产概念。从理论上让学生懂得: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②兼并意义和作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劣势转化为优势。优并劣,是基本原则。因此,企业的兼并无论对国家、对社会、对兼并和被兼并的企业来说,都是有利的。

③核心:“强强联合”。通过联合或兼并实行横向经济联合,形成规模效益。这是当前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根本措施;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经济探索,生产社会化日益提高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客观要求。

④企业破产又称企业倒闭,这一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破产倒闭企业产生的诸如企业职工下岗增多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对于这一问题,可以结合教材“想一想”栏目中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和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二:实行企业破产制度,可以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激活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实行企业破产制度,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还可以运用漫画“救死”说明:兼并和破产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单纯地靠“输血”来保护那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是不行的,必须引入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在分析时注意比较兼并和破产,不要把二者混淆。

⑤兼并和破产的目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⑥小结:

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兼并、破产一批素质差、效益低、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和行业集中,将促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必然性:价值规律中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通过平等竞争发挥自己的作用,兼并和破产是公平竞争的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法制性:企业兼并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会拖垮优势企业,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市场经济法制性的要求办事。我国颁布《破产法》规范企业的破产和兼并;

整体性: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整体性工程,给企业及职工眼前利益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要搞好下岗再就业工程,保证社会稳定。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特征和定义,深刻认识自己享有的权利,珍惜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法律义务。

2、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了解法律的作用,知道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权,保护人们的人身权利和自由,保护人们的财产权。

4、每个人的生活都与法律息息相关。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力争做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形成亲社会行为。

5、正确认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一个良好的集体,一个良好的集体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

5、每个人、每个同学都要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奋斗。力争使集体中形成严格的纪律,良好的舆论氛围。

6、知道公民的财产,为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8、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本册政治的学习,要增强、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的认识与分析能力,综合材料归纳观点的能力,应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消费者权益的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公民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指示,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增强识别工每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非法侵害公民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感,使其遵纪守法,增强学生对集体和个人关系的认识,养成热爱集体、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进一步认识到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都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做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的“四有”公民。

2、在授课过程作中要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3、尊重法律,尊重全力,增强权力义务观念,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公民义务,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加强备课组各成员协同作战,教学教研的能力,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增长,初三学生心智相对成熟一些,面临中考,目标较明确,学习积极性普遍有所提高,本年级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使有序课堂有了保证。但一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在各种压力情绪很容易波动,烦躁、没信心、厌学、等各种状况均有可能出现。这些需要老师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和帮助。一直以来我都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基本上已经明确了政治答题的基本要求,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重视该学科。也有部分同学文学功底较差,学生对课程内容不太理解;加上“政治能背就行”的错误观点使得一些学生较少去理解和体会,这也将是我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

学科目标:

九年级学生面临着人生的一大转折,要么继续升学要么就业,因此本学期的教育主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明辨事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复杂现象,了解国家一些基本国情国策,能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问题,力争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家庭有贡献的人。

(一)、认清中国基本国情,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二)、了解当今时代潮流,立志成为高素质人才

(三)、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考目标:

1、本人所教班级初三(14——18)班中考平均分优秀率力争上游,落实名校发展观。

2、出现学科状元、

四、教学措施:

1、抓集体备课,发掘教育资源。坚持每周备课一次以上,每次备课确定中心发言人和研究重点。坚持听课制度,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2、充实课堂,抓好课堂教学工作。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贯彻学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念,力争课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问题不过夜。养成学生良好的听讲和作业习惯,熟悉掌握政治学科的作业及考试等学习要求。

3、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做到经纲为纲、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4、引资料、学经验。跟组内老师互相学习,积极参与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统一使用备课组统一订购的复习资料,以充分发挥其效益。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7)

3、课堂上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4、以讨论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巩固知识。

5、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一、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七年级三个班思想品德课。从上学期的教学和期末考试的情况看,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但由于第一次接触开卷考试,能力显得有较大差距,对开卷考试的适应性也比较差。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为了切实可行的搞好思品教学,为20XX年统考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本学期我主要进行的是九年级的思品教学,学生水平不同,基础不一样,有的学生成绩很好,分析问题的能力很高,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太差,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水平不高,所以在教学当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有的个别学生对待思品的态度比较懒散,存在认为不是主要学科,到时候打开书本抄上就行,平时可以不学的思想;所以本学期的思品教学任务非常重。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思想品德课学好。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目标:扭转个别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有明显的进步,达到学校要求的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思品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时政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国家大事,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内容、形式、试题结构等。并辅以样题和综合训练题,还会附上头一年的中考试题。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市教研室编写的思想品德《考试说明》。

第一轮复习(3月下旬——4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面”,大约需一个月时间。主要是回扣教材,目标是夯实基础,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这一阶段,我们要全面掌握教材中涉及的考试范围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首先从目录开始,从宏观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书”,在考场上答题时才会得心应手。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是老师在教学上坚持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能力渗透。讲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要讲求效果,克服简单重复。在学法上,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连成线、结成网、形成树,要求学生看书与练习相结合,练习也以中低档题为主。

另外,这一阶段,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对于时政材料的整理和使用,应主要依靠省教研室编写的《中学时政教育》,要告诉学生,就象学习课本一样认真研读《时政教育》,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试指导等外,里面的时政热点材料与大量考试题目密切相关,对我们日常练习和中考应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轮复习中,上课不只是简单回顾课本基础知识,每节课都要用综合性的题目来引领复习,用联系时政材料的题目进行练习,并注重在练习中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落实,要求学生结合《伴你学》等已有的学习资料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除认真研究做好《考试说明》中的题目之外,根据复习需要自己搜集训练题目,题要精而少,且具有综合性。做到一边复习课本内容,一边进行中低档题的考试训练。

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专题”,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说,从4月下旬开始,我们进入一个综合复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界限,将相关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进行归纳复习,这就是连“线”的过程。经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如果说我们对教材有了宏观的把握,在头脑中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下一步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教材,进行微观上的细致掌握,也就是说进一步突出重难点,初步形成灵活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找“点”的过程。我们在复习时应把“点”和“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要归类复习,又要重难点突出。

在这一轮中,更要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复习。在这一环节的复习中,我们引导学生做一些典型题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选择做什么样的题目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力求科学利用练习题,增强复习的针对性。而不是盲目做大量的题,搞题海战术。近年来的中考试题都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从试题内容上看,几乎年年都注重对重点知识、重大主题(如新农村建设、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环境问题、依法治国治校、“一国两制”、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等)、重要热点的考查。因此,我们也要把这些内容分类归纳,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复习。

第二轮复习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要求做到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综合训练融会贯通。

第三轮复习(5月下旬——6月):这一轮复习要抓强化训练,大约20天左右的时间。目标是强化能力训练,也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并密切注意中考相关信息及走向。要多训练符合中考理念的习题,以使自己尽快适应中考的要求。在选择材料时,各地历年的中考试题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往年的会考试题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要让学生加强模拟训练,明确并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考试形式。我们在平时练习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每套会考试卷,把每次训练都作为一次实实在在的会考。之后,我们应帮助学生,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和内容,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把问题解决在中考之前。

除强化训练之外,最后10天,还要留出一周时间回归课本,强调重要基础知识,加强重点时政掌握,尤其解决重要的时政客观题。这一周以学生为主,但不完全放给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前两轮基础知识和专题复习及第三轮前十天的练兵考试情况,领着学生回扣课本,找出重点基础知识和时政热点中的重点。最后两天,可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复习,自行疏理复习内容,查漏补缺。这两天的作用不可小看,各类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查漏补缺中获得收益,取得主动权。同时也让学生从紧张的复习中稍微放松一下,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轻松面对中考。

这一阶段主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并加强考感,在做题程序,审题、书写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前面复习情况,反思、整理思路,寻求更好的方法,使知识横纵联系起来,做好充分准备,直面中考。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时代发展,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课程标准》),加强和改进我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高一政治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使教学实效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用科学的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针对高中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教育;努力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气氛中受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我校20__届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一年,接触《经济生活》,会感到陌生,不好理解。因此教学中将面向全体,搞好衔接;立足课本,注重规范;强化积累,拓展视野;注重基础,因材施教。

第一,教学任务重.高一思想政治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讲述与公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政方针政策,肩负着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在党的政策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志向"的重任。

第二,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由于中考所占分数比例很小,在初中阶段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学生上高中后,既不重视,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门课,学科基础知识薄弱。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了解考试评价方法,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将学习和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作为提高专业素质的必修课,并与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重点是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法改革研究。

(二)健全集体备课,集体协作,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固定备课时间,明确每位老师职责,提高备课效率,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备课组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结合学校实际,立足课本,注重夯实基础。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各个环节,向课堂要效率,认真做好“四备”、“五点”、“两法”(“四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五点”即每堂课都要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即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

(四)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帮助自己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成立政治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挖掘学生的潜能。(六)做好培优工作,加强个别辅导。积极开展辅差工作,努力提高差生转优率。(七)加强组内老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加强组内教学交流风气。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借鉴其他兄弟学校老师的宝贵经验。

五、教学进度: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9)

八年级政治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

为了丰富学生的政治知识,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我们制定了八年级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本文将详细介绍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以确保课堂的生动有趣性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首先,我们将以“政治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本学期的主题。通过这一主题,学生将了解到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第一单元是介绍政治与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小组活动,学生将了解政治的含义、分类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运行机制。我们将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是政治制度的种类与特点。我们将重点介绍各种政治制度,并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其对国家与个人的影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还会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第三单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运行机制。学生将通过研究国家政治机构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运行机制,并分析其与其他政治制度的区别。我们还计划组织一次模拟选举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民民主专政的实际运作。

第四单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与局限性。学生将通过阅读资料、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探讨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和局限性,理解其对国家与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局限性,并激发对政治制度改革的思考。

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将组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我们将组织学生观看与政治相关的优秀电影,如《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等,以加深他们对政治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并进行观影后的讨论和反思。

其次,我们计划邀请一位政治学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其对政治与人民民主专政的研究成果,并回答学生的问题,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此外,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参观政府机关、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政治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际运作,并进行实地调研和报告撰写。

最后,我们计划组织一次学生辩论赛,以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学生将根据所学内容,就政治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话题开展激烈的辩论,并由专业评委进行评分和点评。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安排,我们相信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政治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运行机制,提高思辨和表达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政治的兴趣和热爱。我们期望学生在本学期政治教学中收获满满,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在实践中感悟政治的重要性和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意义。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指导,以教材为基础,充分研究高考。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考试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学习大纲,整体把握复习要求。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记住并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转变教学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给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3.加强教学研究,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将热点与教材知识有效结合,注重知识的传递和应用,精选习题,避免陷入题海。

4.进行有效的知识实施。以课堂知识的落实为主要渠道,及时做好总结、单位清仓、月度结算。

5.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优生、平均分、及格率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三、高三下学期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文科生整体水平不是很好,优等生和差生差距大,顶尖人才少。今年的升级考试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要注意重点,照顾好所有人。

2.缺乏对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的深入研究。在政治课的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明确的要求,如记忆、理解、运用等。考试说明中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说明。

3.忽略课本,依靠材料。教材知识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有完整的体系和逻辑。在高三的教学和复习中,我们总是抛弃课本,跟着数据走,放弃底线。学生对知识没有系统的把握和理解。

4.缺乏对学生学习和复习策略的指导。我们的教学仍然停留在我说什么和你做什么上。没有指导学生学习复习,怎么做,做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就没有了主动性和方向,老师努力,学生努力也没有多大成效。

5.教科书知识与热点、关键问题的关系模糊。表现在理论与热点、关键问题的联系只是时间问题,但总的来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是从一个切入点来详细分析的。所谓题目只是题目,答案就是答案。所谓学生掌握就是记住,面对新问题还是无从下手

四、教学要求

1.学习《课程标准》,结合《课程标准》中不同层次记忆、理解、应用的基本要求,准确实施教学过程,落实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特点。

2.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突出重点,把难点解释透彻。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各种生动、直观、现代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

思想认识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同时做好后进生的较换工作。

5、在认真学习、备课、讲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有关教研活动,互相学习,有意识地捕捉教学和教育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11)

高中政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引言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知识。因此,我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政治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权益。同时,我希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我将以中国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基础,以政治学原理和政治实践为重点,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我的课程设置区分了政治理论和政治现实,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政治学的探索历程,并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政治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等。此外,我还将引入多媒体技术,结合图表、图片、视频等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五、教学资源

为了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我将积极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案例和课件。同时,我也会邀请一些政治学领域的专家或学者来为学生进行讲座,丰富他们的知识层面和学习体验。

六、教学评价标准

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政治学的理解,我将使用多个评价标准,包括平时表现、小组讨论、课堂测验和期末考试等。同时,我还将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七、辅导与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我将进行个性化教学。在每节课的辅导时间里,我会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进步空间,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八、与家长的沟通

为了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我将定期举办家长会,向他们介绍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我会及时回应家长的关注和建议,并与他们一起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共同努力。

九、总结与展望

通过制定这份教学工作计划,我相信我的教学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会有明显改善。同时,我也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计划,为高中政治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政治学人才。

政治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篇12)

家,温馨的港湾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激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能力:增强感受父母爱的能力,力所能及的扶助父母的能力.

知识:1、认识家的含义,家的幸福所在。2、懂得父母对子女所起的作用,不忘父母养育恩。

教学重点:认识我有一个温馨的家

教学难点:懂得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基础知识:

一、家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二、为什么不忘父母养育恩?

三、为什么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四、你认为孝敬父母应怎样做?

迁移应用,训练技能

自学完课本后,同学们自主完成技能训练题,有时可只写思路,对做题中遇到的拦路虎,要尽量克服困难,独立解决,但一些对本人来说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讨论解决的,要注意随时用红笔做好标记.做题过程中,要注意题型和解题规律的摸索。

一、学生看课文P3—4图,体会图中的含义,写出一些描述家庭温馨场面的美妙词汇。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自己家庭温馨的一件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最后归纳家的含义。

二、阅读P5故事,讨论:在大增成长的道路上,母爱起到了什么作用?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

三、阅读P6材料,思考并讨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说一说:自己在家里为父母做了什么?完成P8《我可以这样孝敬父母》

合作释疑,展示提升

小组长先组织成员一对一面对面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展示到黑板上,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同学们要总结好解题方法和技巧。

总结巩固,体会亲情

总结本节课运用的方法规律,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全体努力,巩固好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父母的辛苦,也知道如何回报父母,回家做几件孝敬父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