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31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教案编写是以科学方法掩盖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经过细心的总结生日祝福语网小编为您归纳了“荆轲刺秦王教案”,以下是本文提供的相关信息供您参考!

荆轲刺秦王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咏 荆 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秦王纵横平赵燕。

男儿有志纾国难,太子无奈求圣贤。

家国重任擎一身,樊首舆图封两函。

始皇幸存统四海,荆轲忠勇高云天。

二、背景介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XX年),共245年。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②划出疑难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一、

1、 听录音,正音正字

徵(zhǐ)  卒(cù)  提(dǐ)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拜谒(yè)   濡(rú)缕  变徵(zhǐ)     淬(cuì)火      忤(wǔ)视

图穷匕(bì) 见(xiàn)  八创(chuāng)  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ì)

2、学生自读课文。

二、找学生读,讨论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难词句。

三、翻译下列句子。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将奈何,为之奈何?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一、 找学生读,纠正读音。

二、 讨论“行刺准备”剩余部分。

三、翻译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第四课时

教学时间:

一、找学生读“易水诀别”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易水诀别”部分。

三、 找学生读“秦廷行刺”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秦廷行刺”部分。

四、翻译下列句子。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愿大王少假借之:

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第五课时

教学时间: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小结: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 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四、完成课后第四题

提示: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荆轲刺秦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分析鉴赏荆轲形象。

【教学重点】

1、积累“顾”、“就”、“发”等文言词语用法。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入课

屏幕展示对联: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对联写的都是那些历史人物?

①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方苑第一家。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④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⑤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前五联分别是司马迁、李白、蒲松龄、诸葛亮、范仲淹,那么,同学们请看——

⑥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写的是历史上的那个人物呢?对,是咸阳荆轲墓联。今天我们就走进那段尘封的岁月,去感受那步步惊心的往事。(板书课题)

二、识人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要离、专诸、聂政、荆轲)本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改称荆轲,喜好读书击剑,善交名人勇士。

三、入境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为此,太子丹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然而田光已老,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保守秘密而自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三、解题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并理顺《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1——2段):存亡困境

第二部分——发展(3——9段):解脱困境

第三部分——高潮(10——17段):孤注一掷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突围失败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六、总结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由此可见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北师大史记研究专家韩兆琦先生认为,荆轲是一个有一定武功,侠肝义胆,有学问且沉稳的侠义之士,我们发现相比于太子丹刺秦王计谋体现的报私恨与报公仇的纠结,荆轲刺秦的壮举更多的是来自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以及对太子丹的报答之心。因此他的意义在于抗秦,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的义侠精神。但荆轲抗秦是出于一国小义,秦王统一天下则是从天下进步的大义,因此这既是荆轲的历史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

七、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荆轲 之智、之勇

太子丹 之志、之私、之急、之情

刺秦 为公、为私、为情、为义

荆轲刺秦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3、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4、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5、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2、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要点:

1、了解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一、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孰不知,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人也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势单力孤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场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悬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寻找所有的答案吧!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代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用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述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庆卿,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又叫荆卿。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1、教师泛读或听课文录音,字词正音。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完成《资源与学案》25页第1、2题。

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喜欢、高兴。

进兵北略地                “北”,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省略句,“之后”后省略介词“以”。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1)第一段虽短,但动词极具表现力,试找出它们并分析其作用。

“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边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2)在太子丹与荆轲的商议中,两人的言辞分别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小结:第一、二段是故事的开端部分,交代了行刺的缘起。

教学要点:

1、指定若干名学生朗读三--九段。

2、学生集体齐读第十段。

3、指定若干名学生翻译第三--十段。

4、其他学生质疑,教师正误,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返回。

樊於期乃前曰          “前”名词活用作动词,走上前。

函封之                “函”名词活用作状语,用匣子。

其人居远未来          “远”形容词或用作名词,远方。

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迟。

发尽上指冠            “上”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上。

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愿意同意;今义:有“故意”之意。

其人居远未来          “未来”,古义:没有来;今义:将来。

终已不顾              “不顾”,古义:没有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1)这一部分是行刺的准备,它包括了哪些内容?哪些详写,哪些是一笔带过?

包括: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属于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则是详写。

(2)荆轲是如何说服樊於期,让他甘心自刎献头的?

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

(3)在这段对话和描写中,分别展示出了两个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4)怒斥太子一段,写出了荆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5)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_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1、学习课文第十一--第十八段。

2、总结全文。

一、检查第八段背诵情况,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十一--第十七段。

1、指定若干名学生朗读十一--十七段。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恐惧。

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堂。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环绕。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怪。

使使以闻大王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箕踞以骂曰                “箕踞”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持千斤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3、指定若干名学生翻译第十一--十七段。

(1)这一部分是故事的高潮,是概括本部分的主要情节。

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2)秦廷上秦武阳与荆轲不同的表现体现出了荆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

(3)图穷匕见之后作者主要写了哪些场面?人物的语言动作有什么特点?人物的性格如何?

“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

分析: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1、作者是运用哪些手法刻画荆轲这个人物形象的.?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作者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象。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的仁慈之心可见。荆轲与樊於期的一席对话,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齿拊心,复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态,“偏袒扼腕”自刎的动作,使他的语言形象化了。“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似乎万事俱备了,但荆轲迟迟不动,不动也是一种行为。太子迟之,荆轲叱之,但均未名其妙处。直到“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方才省悟到荆轲为何“留待”。这就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荆轲的性格。人物的神态、表情,慷慨悲壮。荆轲被断左股,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身“被八创”,“知事不就”。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通过荆轲的行动、语言,使读者仿佛看见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秦王“还柱而走”的狼狈,以剑击轲的残酷,以行动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

另外,文章还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与荆轲的虑事周全审慎、沉着冷静作对比,突出荆轲的智勇双全;又如写秦武阳在秦宫前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最后,强暴而色厉内荏的秦王和视死如归的荆轲也构成了对比。

2、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五、全文总结: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荆轲刺秦王                         厚遗蒙嘉

荆轲刺秦王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②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

4、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bao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⑤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5、分段: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荆轲刺秦王教案【篇5】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

首先:改变“教案”为“学案”,实现“主体”与“主导”的有效置换。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就是把教学重心由老师满堂灌转移到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转变过程。“学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思维活动的主体,交流互动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诱导。可以说,“学案教学”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并有助于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例如,在《荆轲刺秦王》学案教学中,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相关的问题,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对问题进行挑选修改,形成该课的四个分组学案和一个全班学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疑问归组学习,同时又通过组间交流,形成对本课的整体了解掌握。

总之,“学案”教学既从教学大纲出发,又不拘泥于大纲;既有利于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又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又促使教学充分了解学生了解教材。

其次:改变“点名发言”为“博客交流”,实现“他主课堂”为“自主课堂”的新型转换。

课堂教学成败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中,学生更多成为“教我学”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储存现成结论的仓库。而博客交流平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人。如《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全班讨论的问题:结合课文和各小组的讨论,谈谈你对荆轲的评价及对其的思考感悟。在短短7分钟的时间里,有44人次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许多平时拘于畅言的同学都“开口了”,从容自由地发表个性化的思考。博客使课堂的交流渠道得以畅通无阻,并且达到自由充分、丰富多彩的程度,对问题理解表达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所难以企及的。博客交流平台让学生更积极大胆地融入到课堂的学习和思维的碰撞中来,学习的效果、学生的自信力、表达能力也在这一技术平台的搭建中更上一台阶。

因此,通过博客交流平台,每个学生可以有平等和话语权,可以达到多角度多样性的思维碰撞,可以获得个性的体现和共性的交融,学生的三维目标也可有效实现。

“学案教学”和“博客交流”是《荆轲刺秦王》这课教学的两大亮点,两种方式的融合也是本课教学的一大特色,二者的相辅相成,一方面达到了新教育理念新教学手段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要求。对此,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学习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多媒体技术,并将之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不仅十分必要也更相得益彰!

1.荆轲刺秦王课后反思

2.高一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教案

3.高一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教案

上面内容就是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荆轲刺秦王》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的价值所在。

荆轲刺秦王教案【篇6】

5、《荆轲刺秦王》

一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积累 ? 整合: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感受 ? 鉴赏: 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思考 ? 领悟: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思考领悟在 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发现 ? 探究: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对荆轲刺 秦王的行为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轲 刺秦王的行为。

(二)过程与方法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 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这样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读性很强,且很感兴趣,只要结合文中的注释便可顺利阅读全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文言授课方式来处理课文,势必会让学生容易疲累,以至失去阅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本课教学笔者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鼓励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裕瓿煽翁媒萄А9逃敕椒ㄈ缦拢?br>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利用早读时间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并熟读课文.

2、荆轲刺秦王一幕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高潮之处,所以这一部分安排了一个片段剧的表演,让同学把这一部分改为课本剧,由他们自编自演,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

3、要求同学在编剧排演的过程中要认真,最后通过竞选方式择优录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

4、片段剧的表演,实际上就是对文章的剪裁,将记叙描写精彩部分,也是重点部分抽出来,形成点面结合拓展开来,分析探究,并在此间穿插文言字词句的练习讲解。

5、在提示上展开评述或辩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

2、通过表演、评述或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二 重点及难点

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三 课时安排:1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幻灯片)

这是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诗,请大家猜猜看看,诗中的燕国壮士指的是谁?(荆轲)那么荆轲是何许人呢?他为燕国做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幻灯片)

(二)提问:课文选自哪里?(战国策)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幻灯片,请一位同学读)

/ 4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不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幻灯片投影刺杀场面)

小结: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的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六国论》(苏洵)有一句话: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也就是说由于荆轲的行刺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企图凭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五)作业:背诵 “易水诀别” 一段.

教学目标

1、学习从文本细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养成给课文做批注的习惯。

2、分析荆轲行动失败的原因,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

3、分析易水送别和廷刺秦王两个场景,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荆轲其人其事

教学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 “名垂后世”。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荆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分析荆轲人物形象(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圈点批注法,找出描写荆轲的部分,分析批注荆轲的性格特点。正面描写:

第二自然段 计议刺秦 言出必行的侠士精神、勇而多谋

第三自然段 求取信物 能言善辩

第八自然段 怒斥太子 刚烈(不能忍受不被信任的侮辱)——侠者性格

第九自然段 易水诀别 慷慨赴难、视死如归

第十自然段 计见秦王 有谋、深谙世道

第十三自然段 顾笑武阳 镇定自若、聪明机智

第十四、十五自然段 廷刺秦王 冷静、沉着

第十七自然段 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

侧面描写(对比、衬托荆轲):

秦武阳——人不敢忤视、太子丹信任——色变振恐

秦王——狼狈不堪、目眩良久

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

/ 4

荆轲刺秦王教案【篇7】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 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重点:

1、把握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及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

2、重点分析两个场面。一是“易水辞诀”,二是“廷刺秦王”。

教学难点:学会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两位主人公 :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时年50岁。

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专诸 :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 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 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 士断臂”即来源于此) 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 韩相国侠累。

荆柯: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4、赏析诗歌: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没:死,即“殁”字。

解释 :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赏析 : 这是一首送别诗,却不含惜别之情,偏写荆轲在此别燕丹一事,慷慨悲壮,气概横绝。尤其是“水犹寒”三字,虽古人已去,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听到风儿萧萧,犹如听到人声呜咽,顿生感慨。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实为上乘之作。

因为徐敬业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流传天下,骆宾王被武则天抓进监牢。但武则天念其才华而不忍杀之,想让他为朝廷做事,但骆宾王拒绝了,想返回家乡。骆宾王非常苦闷:一方面为自己的处境忿忿不平,又不满意武则天的统治;一方面想为推翻唐朝干出一番事业,又要念及武则天的不杀之恩。在这种彷徨压抑中,骆宾王写出了“易水送别“这首诗。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却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表现出今日送别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境。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

这首诗的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是写的这件事。“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shan)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两句用对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这后一句也就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受。诗中用“已”、“犹”两个虚词,即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也使音节变得纡徐舒缓,读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之先吧。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大意: 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甘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义则高唱激人的歌声。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品评 : 本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 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这是颇具眼力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②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三、作业: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⑤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