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著作心得感悟范文八篇

著作心得感悟范文八篇

发表时间:2024-03-31

我为了满足您的要求整理了以下信息:“著作心得感悟”,当我们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或者特定时刻。我们都会有代表上去发表一下感言,感言也可以让我们铭记这难忘的一刻,怎么写出一篇优秀的感言呢?本网站提供的资料仅供参考请注意核实。

著作心得感悟 篇1

远在甘肃、新疆两地支教的青岛科技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收到了母校寄来的《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是他们作为志愿者在国际志愿人员日到来之际收到的珍贵节日礼物。他们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志愿者奋斗的姿态,将青年的担当和使命镌刻在祖国西部广阔的大地上。

同日,青岛科技大学举行第二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和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该校党委书记马连湘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向全体代表赠送《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马连湘寄语全校广大青年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汲取领袖力量、廓清成长路径、激发青春豪情,以“闯”的精神和“创”的劲头,发扬“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贯彻“五有理念”,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此次接受赠书的学生代表和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将作为“书香科大‘个十百千万’”阅读工程的起始点,在全校掀起阅读热潮。“个十百千万”阅读工程着眼学生骨干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传递党的声音。在此次“双代会”上,各代表团专门安排时间集中深入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在履行代表使命、提升青年素养的同时,提升代表作为学生骨干开展青年工作的能力。“双代会”与集中研读相结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再领会、再深化,也将“双代会”赋予更多内涵,将“双代会”开成了一堂生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

学生代表、经管学院尹相鹏说:“这本书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从政不同时期与青年大学生交流、交心、交友的故事。总书记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大学生。质朴的语言拉近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我们青年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人民领袖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我们定不负总书记的嘱托,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出艳丽的青春之花。”

“通过集体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使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总书记关注青年成长,我们只有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勇于砥砺奋斗,具备扎实学识,才可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学生代表、高密校区张书凯表示。

学生代表、化学院颜若晗研读该书后深有感触地说:“集体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时,我对‘自找苦吃’的故事感触颇深。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从吃苦中学以致用,将知识落到实处,与自身成才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我们要认真研读领悟精神,更好积极实践探索,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研究生代表、法学院鲜文玺说:“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我仿佛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年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生动场景,充分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关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为成为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的‘五有’科大人而努力奋斗!”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组织发展,专项研究青年学生成长和学生组织发展问题。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导向,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自5月4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以来,青岛科技大学坚持将习近平同志关心关爱大学生的故事常态化纳入主题团课、团日、团学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努力做有志气、有才气、有锐气、有骨气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著作心得感悟 篇2

平时,我忙于学校的教学工作,很少下意识地去读教育学著作。现在参加国家举办的国培计划,要求我们阅读几篇教育学名著,才静下心来,认认真真阅读了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著作,了解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了解了宋庆龄先生为什么赞颂他是“万世师表”。

在书中,陶行知先生提倡:“社会即学校”。陶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学校即是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

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

而我们现行的教育,却与之相差甚远。在学校,我们是依据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传授,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我们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可是电视**天天报导某些商家为了自己的高额利润,不顾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忽视消费者的生命,以次充假,更有甚者,加入对人体有害的东西,造成对人的生命的损害。什么奶粉事件,牛奶事件,瘦肉精事件,水果保鲜问题……等等,都是类似事情,就算老师巧舌如簧,说得学生连连点头,可当他们听到来自社会的声音,他们还会坚守这份信念吗?

我们希望学生热爱学习,但有些家长认为我没读书,我挣的钱不比你们老师少,我都书与否都无所谓。这种思想能不影响学生吗?现在,我们的老师经常哀叹:

5+2不等于7,甚至不小于5。在学校接受5天的教育不到在家接受2天的社会影响。

陶行知先生还说:我们不是教学生怎样做人,不是教学生怎样做人,而是教学生怎样做人。陶先生的话简洁而全面,为我们的教育定下了明确的目标。

我们现在提倡新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话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勤于动手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对人民、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普通人。这与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做人,如何实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呢?

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在素质教育中定位,对学生要有一种平和、关爱的态度。

在应试教育中,优等生是学校和教师的财富,是学校的品牌,试教师名望的筹码,而成绩差的学生则是伴奏。如果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差的贫困生,就会成为教师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在这样的情绪控制下,老师难免会监督他们,多骂他们,少爱他们。

结果,学生会厌恶老师,师生之间的关系遭到严重反对。读了陶先生的著作,明白了,对待学生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要辩证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学生融入人类社会的大家庭,让他们真正成为人,拥有自己的能力,无处不在。

不管是尖子生还是其他生,只要能通过学校教育,让他有所进步,让他养成一些好的习惯行为,就是我们的教育成就,也就是我们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新理念了。

陶行知先生还提倡“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陶先生还主张“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可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推广,落到实处,我们的教育肯定会有大的转变。

著作心得感悟 篇3

《呼啸山庄》以一个陌生人闯入山庄为序幕,拉开一段故事的讲述。故事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人性的崛起,人性的堕落,人性的复苏。这本小说,以三个人的恋爱为主体,横纵发展。

如果当初女主人公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彼此相爱的地位低下的玩伴结合,也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女主人公在有钱的文雅的好看的绅士的儿子的追求下,迷恍了双眼,陷入了苦恼。每把这两个不能相提并论的男子对比一番,就觉得自己应该而且只配嫁给绅士的儿子。但是她还是会无端的忧郁,另一个声音时常响起:“我是爱他的,虽然他肮脏粗鲁贫穷,是的,我是爱他的,我们是这样的相似。”"我们是一个人,他就是我.他就是我.""即使我想嫁他也是不可能的,哥哥不会同意,所有的人都不会认同,他是那样的穷,不可能给我幸福."我嫁给我文雅的朋友,我就可以帮助他,是的,我成为女主人,我就能够帮助他."最后的想法似乎淹没了她,她决定接受求婚.就在那晚,他的玩伴消失了.

婚后生活是很幸福的.他很爱她,尽一切能力爱好她保护她.虽然她在内心里,还是时时惦记着她的玩伴,想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可她怎么也找不出不爱她现任的丈夫的理由.他实在太好了.这十多年也许是她人生中最平静最美好的日子了.

著作心得感悟 篇4

《了不起的我》是今年我看完的第一本书。它是一本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书籍。几乎每个人都会对现状感觉不满,想要改变,也许这本书里面说的方法和观点会对你有点帮助。

我们都知道,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往往是很难的。有心理学家就打过一个比方。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虽然骑在大象身上指挥大象,但其实他的力量是远远不够和大象比的。它们一旦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骑象人是管不住大象的。所以,在改变之前要意识到,理智只提供方向,情感却提供了动力。我们若要改变,需要了解“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才能事半功倍。人性里天然有嫉妒,懒惰等有时候阻碍我们发展的因素,我们不能说努力克服它们——因为我们归根究底是克服不了它们的,我们真的要战胜它们,最好先接受它们,然后再寻求方法改变。

所有的改变失败,其实都源于我们心里有害怕改变的原因,我们不敢走出那个舒适区。

书中有一个方法,可以让你检视自己为什么做不出改变或改变失败。这个方法就是“心理免疫的X光片”。举个例子。比如我害怕当众发言。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画X光片:

1.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能够在大家面前勇敢自信的表达。

2.与目标相反的行为:除非迫不得已才发言,在众人面前说话结巴,声音小,面红耳赤。

3.潜在的好处:我不上去发言或少发言,别人就不会对我有什么看法,我也不会因为说不好话而出丑。

4.内心重大假设:如果我上去发言可能会因为说的不好而受到嘲笑 ,甚至带来冲突。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就知道自己为什么难以改变了。

行动是由思维来指导的。我们要警惕一些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导致我们难以做出改变。

1.缰固型思维。比如我们夸小孩子聪明不如夸他努力。为什么?因为你若夸他聪明的话,当他遇到一个很难的数学题不会解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够聪明才不会那道题,这样他容易自暴自弃;而你夸他努力,当他面对难题的时候,他考虑的就是我应该更努力的把这道题解决。总之,缰固型思维阻止我们更近一步。

2.应该思维。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模仿。比如我应该努力。所以我要看很多书,我要办健身卡,我要让大家都喜欢我,毕竟成功人士好像就是这样的。但其实却从来不问一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毕竟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我们并不是生来就“应该”的。

3.绝对化思维。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觉得自己是笨的,因为一次失恋,就认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这同样阻碍我们改变。

以上是阻碍改变的思维。那我们要想改变要有哪些思维呢?

1.创造性思维。改变的过程充满艰辛,我们要有创造性思维,比如这个环境不利于我改变,那我就努力创造一个好环境帮助我改变。

2.控制的两分法。就是知道有些事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控制,有些事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就顺其自然。这个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我们常常把两者混淆。

3.近的思维。有些时候我们往往会想的较远,这就会给我们带来无形的压力。不如专注于眼前,做好自己现在能做好的事。

当我们明确自己要改变的是什么,那接下来我们就要迈出第一步,第一步,也就是刚开始,我们不要急于求成,毕竟我们是接受了人性后去做的改变,急于求成就是要求我们战胜人性,可能吗?我们只能“循循善诱”。这就是“小步子原理”,我突然想起小学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来,我们终究会达成目标的。

著作心得感悟 篇5

我读过很多文章,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快乐作文》中刊登的《文明——只差一步》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路边的垃圾堆成堆,而旁边就有垃圾箱。本来是举手之劳就可以把垃圾投进垃圾箱里,周围的环境就不会受影响。可是人们却不有意多走这么一步。文章最后倡议:如果每个人都愿意走近几步,准确无误地将垃圾扔进垃圾箱里,那么这个世界上将再也不会出现像垃圾箱旁堆满臭气熏天的垃圾这种糟糕的事了。

我国的四大发明大家都知道,有: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指南针是黄帝那时发明的;造纸术是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的;火药的发明始于炼丹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的发现点燃硝,木炭为主原料的混合物,会引起燃烧或爆炸,所以发明了火药。

我们的祖国真伟大!古代的人们都是偶然的发现而发明的东西。我们的祖先留心观察生活。我们也应该这样留心观察生活,说不定生活里有着很大的惊喜,意想不到的惊喜,原来的人们知道这世界上有这东西吗?他们也是通过留心观察而发明的。如果现在没有造纸术,我们还能这么写字吗?如果现在没有指南针,我们迷路了还会回来吗?我们没有火药,能打败日本鬼子吗?如果没有活字印刷术,能方便出报吗?都不能。这点就可以正明我们祖国如此伟大!

我们的祖国真伟大!有句话叫: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我们要开动脑子,给子子孙孙创造美好的明天!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至深。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保护环境的意识却下降了。人们建造工厂向四周排放了大量的废气,使空气受到了污染,人们到处乱扔垃圾,垃圾随处可见。公路边,河里随处可见的各色塑料袋。人们都倡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可又有多少人自觉做了呢?

读了《文明——只差一步》这篇文章,我联想到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倡导文明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好自然环境,美化我们的家园。做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会努力改正以前的不良习惯,做一个讲卫生、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孩子。如果别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我会上前阻止,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别人。

青山绿水,一个属于我们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们做起,行动吧!

著作心得感悟 篇6

书是甜的,快快翻开你的书,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去尝一尝书的蜜糖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学著作读有感作文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文学著作读有感作文篇1最近,我阅读了一篇来自《上帝的笑》一书里的文章它就是在“雕刻灵魂” 一章里的《抄写》。它是小学生们的同感,它也是教师们的习惯,里面是教师们所需要的道理。故事是这样的。一名交警拦住了一辆闯红灯的汽车。车里的女士称自己是小学教师,赶着去上课,马上就要迟到了。“希望您谅解。”她说。交警听了,喜出望外:“太好了!几年来我一直在等,想抓一个小学老师。过来,把”我闯红灯“四字抄写三百遍——这是我小学时就立下的志愿。”对普通读者而言,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是我认为,对于那些随意惩罚学生、全无爱心的老师而言,这却是个报应。所有的人都是学校教育的“产品”, 不称职的老师多了,那么不合格的产品就会更加多。不过我觉得,并非好学校就没有不称职的老师,所以要有好成绩有时还得看我们是否能幸运地找到一位称职的老师了。当然,并非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才会惩罚学生,称职的老师也会惩罚学生。就拿我们班的刘老师来说吧,刘老师是个称职的老师,但她也用“抄”来惩罚我们,不过对于那些不称职的老师来说,罚抄的机率和程度都要低多了。所以我认为,适当的处罚是可以的,但不能太过份了。文学著作读有感作文篇2今天,我又了解到了关于陈嘉庚的一些事迹。陈嘉庚住在新加坡,他在那儿办了许多学校1946年陈嘉庚把钱全部捐给了学校而自却过 着简朴的生活。衣服补了又补,去哪儿都带着针线包。有一次,管理员看陈嘉庚那么简朴就买了一只鸡给陈嘉庚改善生活。却被陈嘉庚扣去一个月的工资。还有一次陈嘉庚的朋友来看他,买了一斤糖果,反被陈嘉庚批评了一顿。陈嘉庚说:“该花的,再多也值得,不该花的,一毛也不许浪费。”因此,我联想到了曾经:在一则新闻中也看到像陈嘉庚一样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的人。他是一位老人,本来他应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是这位老人天天在外面捡破烂,每天粗茶淡饭,过着极为朴素的生活。但这不是因为老人家里贫困,也不是因为老人的子女待他不好,而是因为这个老人正在帮助几个贫困山区的孩子完成学业!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啊!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而陈嘉庚与其他富翁的不同就是,他过着和我们平常人由一样的生活,而不是和其他富翁一样披金挂紫,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陈嘉庚是我们所有中国人民心中的榜样,我觉得这种精神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文学著作读有感作文篇3成功,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获得预期的结果”,但是很少有人能明白成功的真正含义,我在读季羡林的《成功》一文之后明白了许多。季羡林先生在那篇文章中说:“成功=天资+勤奋+机遇”。天资由“天”决定,我们无能为力。但机遇和勤奋是人为的,我们自己可以去努力和奋斗。我认为他说的很对,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想成功,必须要抓住机遇。我的经历告诉我,在成功之后要不骄不躁,勤奋努力学习,学到的知识,别人是拿不走的,获得的成功也是属于自己的,欢乐也是自己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家人也会同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成功之后,也会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他在成功之后是既喜又忧。在成功之后,当然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他也一夜成名,成为全世界的“名人”但在成功之后,会有许多人来找你的不足,在你的名字上会按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这样你便又会多一份忧愁。而且我们在成功之后也不能放松,在成功之后,我们更要去努力,为实现下一个成功而不停的努力和奋斗!季羡林先生还提到了“机遇”,说机遇是存在的,有时影响还很大,我想机遇是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用莫言来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时代和环境变化,是我们国家地位上升的结果,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机遇”但机遇也不是全部,如果你光看机遇而不去向成功努力的话,你也不会取得很多成功,所以说:要想成功,必不可少的是努力,但在这当中,还要一点点机遇在其中。但成功不仅仅是我们所谈论的这么简单,在这当中,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劳动,成功之后,也不能骄傲,要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奋进,让我们一起努力,向成功奋进吧!文学著作读有感作文篇4诚信是人类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要通过学习、教育,使我们掌握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法律意识的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则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自从读了《诚信》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很多道德。例如:“诚信”让我知道了对于我们的生活,如同阳光、空气、水一样重要。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与发展离不开诚信,诚信是全社会的需要。一个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守信用的国家,才能为所信赖。也让我知道了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对待学习也一样需要讲诚信。我们不能为了一些虚名而采用一些不好的方法。如果我们只图虚名,那么只能继续掩盖我们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使用我们的成绩越来越差。同学们,其实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遇到困难,使我们的成绩越来越差,我们首先要承认,然后再想办法克服。多花一些时间,多一些功夫,还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困难一定能够克服。还让我知道了诚实是做人的根本,爱撒谎既害了人又害己,即使有一天他说了真话,也很难再得到别人的信任了。给别人留一个好印象而是说谎。最后,他用自己的诚实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更让我知道了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礼貌真诚地对待他人,使用文明语言。我们要尊老爱幼,平等对待每个人,不欺负弱小者,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我们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人们可能有不同的身份,有不同背景,但是我们要记住:“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要尊重每一个人”。文学著作读有感作文篇5今天,我在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以前买的一本《唐诗三百首》,我随便翻了几页,无意中看见了一首五言绝句《锄禾》,我听著名字很奇怪,于是我看了下去,看后我深有感触。全诗是这样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的大意是:农民伯伯烈日酷暑在田间锄杂草,挥汗如雨,一滴滴洒进了禾苗下。有谁知道那碗中那香喷喷的米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的汗水来浇灌的。是的,这每一粒米饭都是用农民伯伯的汗水来浇灌的。可是,在我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把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浪费了。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弃,吃不完的饭随意倒掉,宴席上的酒菜剩了大半……假如这让农民伯伯看见了那该多伤心啊!所以我现在号召大家: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心血,不要再浪费农民伯伯的汗水了,就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对我的启发真大啊!我喜欢这首诗。文学著作读有感作文篇6莎士比亚说过:“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在我读了《迟到》这篇课文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刻了。林海音在这篇文章中直言不讳地说自己从小就有赖床的坏习惯。有一次,外面下着大雨,林海音又赖在床上不起,她父亲让她起床,她却怎么也不挪动一下,父亲火了,抄起鸡毛掸子打她,逼她去学校。后来,父亲又追到学校,她害怕极了,可父亲却给她送去了铜板和花夹袄。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迟到过,还成为第一个到校的学生。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生活中的我就跟小林海音一模一样。虽然我爸爸和蔼可亲,从未因为我赖床或是干错事而打我,但是我妈妈却因为我没有用于承认错误而打了我。上二年级时,我有些顽皮,偶尔也会耍些小聪明。有一次写作业,我碰到了一连串难题,平时挺冷静的我,却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急得要死,忽然,我想到练习册后面的答案,便开始抄答案。晚上,妈妈检查我的作业,发现我有些反常,平时都是和妈妈一起看作业,今天却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妈妈检查完作业,问我:“你是不是抄后面的答案了?”我连忙辩解说:“没有,我没抄”妈妈反问:“那为什么你的答案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我百口难辩。妈妈十分生气地打了我,我“哇”地一声哭了。妈妈对我说:“你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能撒谎,懂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心里有点恨妈妈。但自从我读了《迟到》后,我才明白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妈妈对我犯错误的严厉也是一种爱。“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是呀!就像人们保护海洋一样,只要你能醒悟过来,什么时候都不迟!文学著作读有感作文篇7是谁为大地披上了一层彩色的花毯?是谁为春天披上了一层特有的芬芳?是春花。在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笔下,春花的色彩更为绚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花散了遍地,在大多数人眼中并不足为奇,也不曾细细观赏它,但是,朱自清先生用他所观察到的春天,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天画卷。春在何处?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在“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冬去春来,一年四季不断的交替,轮回,让我们从今天起,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与大作大家朱自清先生俯下身来,观察春天的脚步。一草一木皆为春,让我们将自己瞳孔里煜煜发光的春天描绘下来。“万紫千红总是春”。要观察春的步伐,不妨先观察处处吐露的春花,读起朱自清先生的《春》,让我不由的追忆起记忆中的春天,放逐梦想与希望的春天!作者朱自清用动人的笔触来描绘他所看到的春天,为我们呈现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的画面。除了春花,就是满山遍野的春草,它有破土而出的坚韧,以及勃勃生机,活力,作者笔下的春草更俏皮活泼,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我们欣赏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笔的同时,又不由的感叹春天的美好,给人带来活力,希望和力量,而春草,又将活力与力量充分的展现。这是一种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时间在一点点溜走,不要再等它消散,赶快,换上一件绿色的衣服,投身到春天的怀抱!文学著作读有感作文篇8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这种感觉很奇妙,每一次读课文,我都会由心而发的有一种神游其中的感觉,这种感觉很轻柔,每一次读课文时,我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些景物,这种感觉很好玩,每次读课文时,我似乎可以看到春天的风筝,那些可爱的风筝在天上飞,飞得很高。《春》描写的景物很真实,有花,有草,有雨,有风,也有风筝,小孩子,春没有夏的烈,秋的愁,冬的无情。春只有可爱温柔,春雨沙沙,春风习习,轻柔而可爱。春,不冬不夏,春天的雨细而密,春天的风,草,花,也是如此,风,温而凉;花,多而美;草,嫩而绿,春天就是一颗流星,那么美丽,又那么短暂,春天是最美的。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我何尝不与朱自清先生一样也心旷神怡的陶醉其中,让我不由得想起古人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春天是美的,朱自清先生的春天又何尝不是美得呢?文学著作读有感作文篇9今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他的题目叫做春。穿着一篇课文主要行了自然生小人公章及民俗风貌等,这一篇课文写了五幅图第一春草图,第二春画图,第三春风图,第四春雨图,第五迎春图。这其中图中最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讲的是春风一吹到处的各种各样的花草都吹暖了香甜的气味春雨图讲的是春雨下去的时候春雨下的时候非常的香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些的说明了很小。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作者写的时候非常的用心我们大家写作文一定要像这样。

著作心得感悟 篇7

假如忠诚和潜力分别是天平上的两个托盘,总会有人去试图破坏天平的平衡。才华横溢的麦肯特尼就以前离开亲手组建的‘神奇四人组合’乐队。也许是和列侬反叛的性格格格不入,这支乐队面临解散。

在发了一张不成功的单曲后,迷失方向的麦肯特尼回到了利物浦,见到他在乐队中的好友。此时乐队的仿佛已经被个人才华和膨胀野心击碎,列侬继续着他高涨的叛逆曲风,乔治·哈里森、林里·斯达尔则意志消沉。这支乐队已经没有了灵魂,就像麦肯特尼那样没有出路和目标。一个有无限潜力的团队却令人心碎的一蹶不振。

麦肯特尼回来了,他和列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大家坦诚的说了一向不想承认的现实,只有忠于团队才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乐队不是个人的表演场是每个成员的家和归宿,是理想和未来。于是四个挚友放下隔阂,继续艰苦的创作和排练。最后在一天演出现场,玛格丽特公主出此刻观众席中聆听他们的歌曲。之后的一支单曲更是唱响到大洋彼岸。

《芝加哥邮报》评论“来自英国利物浦,现改名“披头士”乐队的四个小伙子的配合天衣无缝,堪称完美……”。在此之后,乐队又继续了8年的梦幻之旅,直到大岛洋子的出现。80年列侬被歌迷qiāng杀划上了这支非凡乐队传奇事业的句号。由此可看出甲壳虫乐队之所以成功,关键是团队的力量。不能否认列侬和麦肯特尼的个人才华和天分,但是正是四人的性格互补相得益彰才会有足以创造历史的乐坛神话的出现。也正是麦科特尼的回归使得乐队更加完整和强大。正是乐队成员的忠诚和不记功利才会缔造完美辉煌。

文章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如何忠于公司,忠于团队。其实认为对老板下派的任务无条件的执行也是能够的。但是更多的是要多思考,多在下派的任务上动脑经,把任务完成的漂亮。作为员工仅仅完成任务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勇敢的使用推荐权。在接到任务,完成任务的同时,要对工作提出合理的推荐,即使这个推荐可能与老板观点相左。不要认为可能会激怒老板就不去提出合理的推荐,这是对公司的不负职责,也是不忠于团队的表现。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被称为美国精神的体现。假如这样的智障人士能够称得上是美国精神,那么美国不就全是傻子了吗其实阿甘代表一种精神。“忠诚、执着、认真、踏实、忘我、利他……”正是这种忠诚才使得美国在短短220__年间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苏武牧羊的故事。西汉大将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但是这一等就是十九年。期间匈奴换了几任单于,却只是发配苏武牧羊。匈奴不断派人劝说苏武变节,并许诺高官重金的条件,但是苏武不为所动。忠君之事必当以身守诺。这样的气节和品质正是我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髓。

有人说苏武出使西域被囚,仿佛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大书特书的事迹。正是这被囚禁的十九年,一个壮年变白首的十九年。苏武的忠诚耗尽了他人生的大好年华,可他依然无怨无悔。这份执着不正是我们所缺失的吗

著作心得感悟 篇8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宏伟蓝图和2035年的美好愿景,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使命光荣。如何书写无悔的青春?这是历史的叩问,也是国家的期许、个人的关切。《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给了我们启迪。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就是希望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希望广大团干部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青年群众工作的艺术和方法,全面提升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能力水平。

一、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再领会、再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为我们追根溯源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学习素材。

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我们能够真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深厚实践根基。思想源于实践,思想的力量在于指导实践。25篇采访实录既有从1984年至今、历时36年的时间线,也有从县到市到省、涵盖全国东西南北中的空间线。习近平同志几十年来用实际行动为“各级党委要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提供了权威注解;以“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等一句句金句带给当代青年深刻的启迪。可以说,系列采访实录中的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回忆,无不闪耀着思想的火花,从中我们能充分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源流之绵长、根基之深厚。

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我们能够真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炽热情感。伟大的思想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既展现思考的深度,也传递情感的温度。在25篇采访实录中,许多受访者都饱含深情地回忆起习近平同志当时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等细节,这些细节无不折射出习近平同志和大学生在一起时,他的内心是炽热的,正是这份炽热给大家留下了温暖而难忘的记忆。面对深夜到访、素不相识的大学生,当时已是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不但没有见怪,还热情接待、约定第二天到办公室深聊;在参加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会细心地和每一位同学握手,主动侧着身子面向发言的同学。这样的细节在采访实录里还有很多,这些细节之所以成为大家难忘的记忆,就是因为小细节彰显大情怀、折射大人格,随性之举尤见真情,也尤为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

二、新时代大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和人民对大学生寄予无限期待,时代也赋予大学生以光荣责任。习近平同志和大学生朋友们在一起时,聊的最多的主题就是青年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大学生群体,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勉励与教诲各有侧重,将这些勉励和教诲综合起来,就是指导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宝典。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气的新时代大学生。1987年,习近平同志在张宏樑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了“志存高远行循自然”八个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大学考察时,勉励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行循自然”。几十年来,“志存高远”是习近平同志对青年大学生反复强调的期望要求,殷殷之情溢于言表。新时代大学生生长在物质条件丰裕、职业选择多样、社会思潮激荡的新环境,既有立大志向、干大事业的难得机遇,社会上也有一些消磨意志、令人迷茫的腐蚀剂。新时代大学生要牢记“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的古训,经得住考验,抓得住机遇,努力成为有志青年。立大志向首先就要站得高。习近平同志在和青年大学生交流时,常常谈到大我和小我的关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只有站得足够高,才能突破个人立场、视野的局限性,才能全面把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辨析纷繁复杂的现象和矛盾,真正看清大势大局,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其次还要看得远。人在年轻时就要树立远大理想,找到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并努力坚持下去。要立长志、不要长立志,只有看得远,才能做到淡定从容、坦然自若,才不会纠结于一时一事的成败。最后还要立得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志存高远的青年一代,立志要高,但起步要低,一定要脚踏实地,在基层摸爬滚打后,终会脱颖而出”的道理,立足每一个平凡岗位,干好每一件具体工作,切实克服“激情有余、韧性不足”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就要练就过硬本领,做有才气的新时代大学生。习近平同志在和大学生朋友们交流谈心时,不仅强调学习之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而且传授如何学好本领、增长才干的有效方法。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条。第一,在点滴积累中长本事。习近平同志讲:“一个举重运动员破世界纪录,不是他‘天生丽质’,一下就举起200公斤,而是一点儿一点儿加起来的,干大事都要一点儿一点儿地积累。”这个例子十分形象地告诉大学生们,练真本领靠的是点滴积累,要花时间去沉淀、凭毅力去坚持,必须耐得住寂寞,没有捷径可走。现在,各种所谓的成功学、速成课层出不穷,很多都是大忽悠,迎合了社会上存在的浮躁心态。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牢记习近平同志的教诲,在学知识、长本领的问题上“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第二,到人民群众和基层实践中去长本事。习近平同志告诫大学生朋友们,“不要认为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是高超、万能的,只有到社会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才能获得真知灼见”。真正的才气不是自命清高、和基层群众格格不入,真本事是要群众认可的,是要经过基层实践检验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向习近平同志学习,放低身段,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全身心融入人民群众之中,在基层实践和群众指导下淬炼真知,更好成长为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有用之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就要勇于开拓创新,做有锐气的新时代大学生。大学是孕育创新的摇篮,大学生是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习近平同志十分关心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造潜力激发,经常勉励大家要从“会读书的人”变成“会创造的人”,争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将创新放在了首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鲜明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和创新自觉,充分认识到在创新发展的问题上“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必须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在各条战线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硬核支撑。新时代大学生要摒弃世故圆滑、精明油腻的所谓“成熟”,始终精神舒展、生气勃发地面对生活和工作,敢于直面挑战,善于推陈出新,拿出青春该有的样子来。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就要矢志艰苦奋斗,做有骨气的新时代大学生。“自找苦吃”,这是当年不少大学生感到既印象深刻、也影响深刻的人生指引。习近平同志讲:“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这是一份人生磨练,更是一种人生境界。“自找苦吃”就是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不论生活条件是好是坏,都要保持艰苦奋斗、永久奋斗的前进姿态。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讲,这既是极富针对性的人生提点,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时代要求。回顾历史、观察当下、展望未来,国家和民族之间竞争的接力赛是没有终点的。我们能看见的是不少国家和民族在这场接力赛中被淘汰出局,但还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宣称已经到达成功的终点,因为时间不会停止、赛跑还在继续。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大学生千万不能坐享其成、耽于安逸,必须继续奋力把自己这一棒跑得更快更稳。要有那么一股“你越卡我脖子,我的脖子就越硬”的不服输、不信邪的劲头,骨头硬、敢斗争,咬紧牙、肯吃苦,用我们的不懈奋斗来换取青春出彩的人生价值,捍卫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三、新时代团干部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努力做青年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都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读完25篇采访实录,我们能够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既是这么要求的,更是几十年如一日这么亲身实践的,为全党作出了示范,更为广大团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看齐的标杆。

做青年工作,要真不要装。习近平同志和大学生交流交往,每一次都是发乎内心、出自本色。无论身在什么地方、身处什么岗位,他总希望找各种机会和青年人在一起,总想着和青年人多交流。上世纪80年代,书信往来是大学生们主要的交流方式,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给包括河北农大在内的全国各大学正定籍大学生写信,通报家乡发展情况,鼓励大家学成回乡贡献力量。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校园刊物《闽东大学生》上,深情寄语在祖国各地学习的闽东大学生。据大家回忆,寄语在当时属于创新之举。这些和青年人交流的方式,习近平同志一直坚持到现在。他和青年人在一起的时候,也总是发自内心地赞美青春、肯定青年。“你们年轻人,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这么伟大的目标,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看你们的了!”“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许多青年朋友讲,听到这些话语总觉得很激动,感到内心暖暖的。新时代团干部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首先就要培养对青年人的这种真挚感情,发自内心地感到青年之可爱、青春之可贵,主动和各行各业的普通青年交知心朋友。只有培养起对青年群众的深厚感情,以心换心、以情动情,才能掌握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通关密码。

做青年工作,要导不要哄。习近平同志做青年工作,从来不是一味地迎合青年,对于青年群体可能存在的问题、可能遇到的考验,总是毫不避讳、直言相告。他会贴心地帮助青年消除困惑,告诉大家“年轻人对生活的结论不能下得太轻易、草率,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炼自己狂热、浪漫的想法。……年轻一代应该结合中国的特点把握好自己的路,否则只能牢骚满腹、空悲叹”。他会坦率地指出青年存在的问题,告诫大家“要忌‘急’,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他会深入地给予青年指导,但只是给方向,不给画框,不给答案,引导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锻炼本领。正是这种亦师亦友、负责任、讲原则的引导,使得大学生们发自内心地佩服习近平同志、信任习近平同志、追随习近平同志。新时代团干部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就要准确把握不断分化的青年群体、多样多变的青年思想、更加丰富的青年需求,从思想的高度、用真理的力量去引导青年、赢得青年,不能当青年的“尾巴”,要走在青年前列、时代前列。

做青年工作,要行不要论。古人讲:“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习近平同志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诲之所以能够让大家信服、愿意照着去做,就是因为他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习近平同志要求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会告诉大家自己当初是如何在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的;要求大学生“自找苦吃”,同时也会告诉大家当初自己是怎么吃苦的;要求大学生刻苦学习知识,同时也会告诉大家当初自己是怎么学习的;要求大学生到基层去锻炼成长,同时也会告诉大家自己在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新时代的团干部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要求青年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青年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青年人的榜样,努力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不断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增添感召力。

《习近平和大学生朋友们》的文字是静止的、凝固的,但它所传递给读者的形象是生动的、鲜活的。我有一个十分强烈的阅读体验:开卷品读,眼前时时闪现的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青年之友;掩卷品味,脑海里逐渐浮现的是一个高大伟岸、举旗定向的青年导师。归根结底,贯穿其中的是青年气质,扑面而来的是青春气息。我们常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具有的青年气质、青春气息,展现的是党的领袖的崇高风范,昭示的是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的品格。

未来三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一瞬,但在中华民族千年发展史中必定是划时代的一页。时代赋予中国青年的使命极其光荣,责任极为艰巨。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在投身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创造更加美好之青春人生;广大团干部要向总书记学习,在全身心投入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中创造更加蓬勃之青春事业;至为关键的,是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创造更加富强之青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