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龋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
1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5、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6、即使不考虑道德因素,不诚实的广告也被证实无利可图。——李奥贝纳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8、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1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0、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显克微支
21、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3、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趣祝福 ZFW152.com)
2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7、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2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手机端
我要投稿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