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23

怎样才能让写的作品读后感更具感染力呢?当我们读完作者的作品后,如果我们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我们应该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为了更好地制作出这篇“孟子读后感”,编辑努力追求完美,请您欣赏。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趣,请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孟子读后感【篇1】

读孟子有感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讨论他们当时做了什么。

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读历史书、传记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和作风,那你就像是和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怎样产生“浩然之气”?就是说:首先,我们要保持雄心和精神,坚持崇高的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

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孟子读后感【篇2】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孟子作为战国中后期儒家思想的领军人物,也积极地向诸侯推广儒家治国思想。通过借助梁涛先生所编著的《孟子解读》一书,我在此想谈一谈自己对孟子推行的治国之策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当是孟子的情况。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在此期间,发生了如下重要事件:赵韩分两周,秦商鞅改弦易辙,齐稷学派复兴,五国联手攻打秦国合齐国灭燕。

当时各国战乱不断,秦国还没能取得绝对优势地位,各国尚有一战之力,各诸侯国为了争霸需要,纷纷开设学馆,招揽人才,稷下学宫的复兴就是显著标志。因此,当时学者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名士往往成为君主的客人,为他们实现政治抱负创造了条件。

《孟子》一书中,记录了孟子游说滕文公,魏惠王和齐宣王等国君。滕认为,大多数人不理解,很难在史书中看到痕迹。根据现有资料,滕国是周初姬国之一,半径50里,夹在齐楚两国之间。在历史上,滕国是在被宋王朝摧毁后恢复的。

滕文公时期,滕国是鲁国的附属国。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写道“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

”滕文公向孟子询问治国的策略,孟子则告诉滕文公,百姓的事情不可以延缓。随后,孟子指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即孟子主张老百姓需要仓廪实才能知礼节,衣食足才能知荣辱。 在关系老百姓衣食饱暖的土地问题上,孟子提出实行井田制,即税率为十分之一,并且孟子主张统治阶层官员需要拥有用来祭祀的“圭田”。在百姓衣食饱暖的基础上,注重对百姓的教育。

这样就会使社会和谐,国力强盛。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jiàn)于齐、楚。

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

“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孟子·梁惠王下》)。在这里,滕文公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即滕国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应依附于齐国或楚国。孟子似乎对此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孟子提出“与民守之”,即治民强国,和百姓一起与城共存亡。

在治理滕国这个小国的策略上,孟子的主张简单概括就是两条,第一富民,使人民丰衣足食。第二是培养君子,让君子来领导农民,让农民来供养君子。

接下来再说说齐国,齐国在孟子那个时代可谓国富兵强,齐威王改革使齐国迅速富强,期间田忌,孙膑,匡章,孟尝君田文等名臣辈出,孟子也寄希望于齐国实现自己的仁政思想。当时齐国在位的齐宣王十分注重招揽人才,希望借此恢复霸业。所以齐宣王便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没有回答“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随后经过一系列的问答,孟子又提出了他的仁政观点,即“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无恒心”。不过,在游说齐宣王的过程中,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思想,即不反对君主进行物质享受,但要“与民同之”。孟子首先从齐宣王好乐入手,指出“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孟子还通过古代贤君与百姓共享园林,巡游视察百姓疾苦来劝说齐宣王与民同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下》)。

无论在弱小的滕国,还是在强盛的齐国,孟子给出了近乎相同的治国策略,经济上,通过实行井田制,来使农民富足,通过“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关,讥而不征”“廛,无夫里之布”[1]等降低税率的方法,来使所有百姓富足。政治上,提高士人的待遇,招揽人才。

文化上,在百姓衣食饱暖的基础上进行教化,君主要和民众共同分享自己的文化娱乐设施,与民同乐。外交上,不进行攻伐,主张自保。在我看来,孟子的治国方略在当时是有效的,但很难是实。

当时,战国互相争斗,军队的主要来源是应征入伍的农民。要使这样的军队保证战斗力,那么首先是农民对国君要认可,其次是接受足够的忠君爱国教育,再者是人口数量。孟子的“恒产”、“乐民”理论,无疑可以增加征兵的忠诚度,刺激人口增长。

但是孟子的策略实施起来难度很大。首先是分田,如何公正精确地划分井田,孟子也曾说“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2]。而且井田制采取的是“藉而不征”,即征收的是公田的粮食,这样的税法不利于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

孟子的低税政策是有利于发展生产的,但当时战火连绵,各国军费支出庞大,且当时主要国家都已经发展精锐雇佣军,例如齐之技击,魏之武卒,秦之锐士,都是职业军人,对他们的封赏是爵位和金钱,而且战国时期纵横捭阖,各国结盟时,携带的礼物标准大多为“黄金千镒,驷马车百辆,白璧十双”,低税率下的税收能否支持战国时庞大的支出是个未知数。而且,军队的职业化,使得雇佣兵在农民组成的征兵队伍面前有着巨大的优势。孟子的人防战略也会受到影响。最后,凡是有一定实力的国君,大都怀有兼并天下之心,礼崩乐坏的时代丛林法则深入君主之心,他们基本上只对孟子策略中强国富兵的政策感兴趣,而从根本上反对孟子保境安民的出发点,所以孟子的治国之策难以在大国推行,相反会在小国中被接受,但是小国面对大国强兵压境时也无能为力。

因此,孟子的治国方略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真正的全面实施有点理想化。

参考文献:世本

孟子读后感【篇3】

《向善的孟子》读后感


《向善的孟子》是一部关于古代中国哲学家孟子的传记和思想著作。这本书让我对孟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深刻地感悟到了他提倡“向善”的理念的重要性。


在本书中,作者描绘了孟子幼年时代的艰难经历和他受到的教育,让我对孟子的人性和学养有了更多的感慨。孟子在他的诸多学生中,选择了惠子作为他的传承者,这使我认识到了孟子个人品质的高尚和他的信任能力。


在孟子的思想中,他以“仁”的概念为中心。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人们能够发展和践行他们的善良本性,就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这一思想使我深深地感动和启发。在看到如今充满冲突和仇恨的世界时,我不禁思考,如果每个人都能本着孟子的思想,努力向善,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但他也承认人的善良需要合理的引导和培养。他认为教育是引导人们成为优秀人的关键。孟子的思想教育理念是深入人心的,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加强人们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使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这些观点使我深思,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真的能够培养良好的人,而不仅仅是提供知识和技能。


孟子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社会的责任。他认为个人的成就和幸福与社会的荣辱息息相关。他对个人道德修养和自律的高标准要求,以及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让我深受触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努力。


在本书中,还提到了孟子对治理国家的观点。孟子强烈主张君主的贤德和聪明才智,他认为只有真正贤明并且以仁德为准则的统治者,才能够给予人民幸福和和平。这让我深思,一个领导者的品质对国家和民众的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领导者如果本着孟子的思想来治理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将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庶。


本书中关于孟子的智慧和言行的描写也值得称赞。孟子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辩才,他的言行让人受益匪浅。他善于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和寓言故事来传达他的道理,这让我对他的学说更加信服。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就和孟子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


小编认为,《向善的孟子》这本书从多个方面深入地阐述了孟子的思想,让我对他的理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他提倡的向善的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对人性、教育、社会和领导力的思考。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中,向善的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践行的。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孟子智慧的博大和他对人类社会的关切,这也激励我要积极向善,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对他人有所助益的人。

孟子读后感【篇4】

千年的岁月,转瞬即逝,时间的车轮依旧向前滚动,无数的英雄豪杰,峥嵘岁月已成往昔,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已化作尘土。人,匆匆的来到这世上,又匆匆离去,或许留下了些什么,又或许是赤裸裸而来,又赤裸而去,幸运的是,孟老夫子有先见之明,留下了《孟子》一书,让我们得以看到他一生的精神财富。

孟子是一个富有使命的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他的为人之道,身处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仁政思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他无路可走,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谣辞,以承三圣”,从而匡正世风世俗。这样有目标、有理想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终有其伟大之处。

曾经有位作家,他从书中看见了“吃人”二字,自此,中国文学就涌入了一股正气浩然的劲流,流进了千万人的心中,他就是鲁迅,一位以笔为武器的战士,仿造他的方法,从孟子的书中,我也得到一字“顺”,是顺变的“顺”,是顺从的“顺”,是顺流而下的“顺”。

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史上,孟子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孔子死后,孔门弟子曾子和孔子嫡孙子思都曾当过继承与传播儒家思想的重任,然而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发展,建立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对儒家思想进行新的诠释已是势在必行。于是孟子顺应了时代变化,提出性善、仁政、王道一系列思想,从而维护了儒家发展,“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孟子的顺变是儒家思想兴起的重要因素。

在他的思想中,提升个人修养是关键。所以他提出了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是故,人的行为要顺应本心,顺应胸中的恻隐之心,从而学会“仁、义、礼、智”的君子精神,在政治领域,他提倡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倡君主应顺从民心,顺从民意,同时也要百姓如同对待父母一般,顺从君主。如此,国家的强大也就如水一般顺流而下,无可阻挡,由此观之,孟子的思想确实是关于“顺”的。

《孟子》中有许多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人,治于人者食于人。”这句话看似现代社会的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不让人敬佩吗?

所以说,《孟子》在今天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孟子读后感【篇5】

认清自己,从摆脱虚荣心开始

毁于虚荣心的男女,比毁于爱情的还要多更多。

有人认为,物质的社会,就要用物质来衡量和判断一个人,直观又准确。

一些女孩子为了虚荣,宁愿自己吃两三个月的泡面,也要买名牌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殊不知她认为的名牌,在真正有钱人面前只是正常消费。

也有些男孩子,通过请客吃饭,打肿充胖子,宁愿自己花的山穷水尽,在所谓的哥们面前也不能丢了面子,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人为什么会有虚荣心?

我听到过一个最真实的答案:虚荣心来源于贪心。人们总是喜欢站在最高处看身边,可有时候,自己没有能力站在最高处时,为了仅存的自尊心,用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尊心的心态,这就是虚荣心。

“虚荣如杀手,有朝一日会败露行迹”。

所以,别让虚荣蒙蔽了双眼;别把别人的眼光当成自己的标准;别把别人的寒暄赞美,当成对自己的最高奖赏;别让自己迷失在世俗的迷宫中,无法走出。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往往是因为放不下可怜的面子,来做真实的人。因为虚荣心,我们总是被精神上的东西绑架的无法动弹,而小心翼翼地生活。

当你觉得虚荣很累时,不妨让自己“素面朝天”,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纯真,如此轻松。

孟子读后感【篇6】

《孟子》读后感

在这十几周的学习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还有标新立异的独特思想感染着。我收获最大的是,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要轻易被外界蛊惑。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所大学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只有兼容并包思想才会繁荣,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于此。

这门课开阔了我的思维空间,让我有了一种要读点什么的欲望。我急需一种与别人思想共鸣的感受,于是我选择了《孟子》这部经典,从中得到了久违的畅快。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切,溯本回源;从逐物迷方与纷纭杂乱中回归宁静。我们需要从属于自己文明的厚重中寻找内心的坚定笃实,而不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而可能数典忘 祖。如何去寻找这份历史的深刻静谧?古人早已用超凡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营养又美味的心灵鸡汤国学。《孟子》在国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本书历经千年,历久弥新。它并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一部人臣与君主,人臣与人臣的枯燥对话记载录,它其中所蕴含的小由为人之道,大至政治理念的一体化的内容仍值得我们深思。时间并没有湮没它的光辉,直到今日,它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仍值得后人探索解读。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十分善于用比喻或者是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一些原本很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传神。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而且每处都给人以“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而且,《孟子》一书的语言精练流畅,同时又浅显易懂。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他驳斥墨家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在思想方面,《孟子》具有民本思想。他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例如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夫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反对霸政他提倡以德服人,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因此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孟子还主张“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其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见孟子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教育上,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 但又认为人善性, 是无法从外在培养, 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深造自得。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专心有恒。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教亦多术。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在为人上,孟子提出了“养吾浩然之气”的哲学理念,这里的“气”的意思并非是具象化的物质而是一种精神境界,其中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 立正常命运的方法。而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养浩然之气”的原则,而有了“浩然之气”,则就可以面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逆境,才能 够“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所担待。

同时他对于朋友,人臣,国君阐述个人修养的 内涵时用了不同的内容,对朋友侧重自处之道,自修之心;对人臣则讲述处理事情的原则方法;对君王则侧重用人及政治方向的策略,这足以说明孟夫子本人的灵活而并非是所谓只有古板呆滞的面孔。而在大的政治方向上,主要是向国君进言,孟子在向梁惠王进谏时,抓住各种时机向他说明实行王道的好处,既施行仁政,以达到 “内圣而外王” 的形势,其中的 “时” 与“势”论述精辟,鞭辟入里。在对待百姓的大的方针上“不违农时”与“使民以时”。这几个字已经可以概括爱惜民力与基层健康发展的方针内容,安居乐业只要到“时”做该做的就可以了,而在当今中国,这正是我党基层方针的基本内涵;然后“申以孝悌”,以孝仁忠 信教育百姓,使整个国家在文化上发展起来,百姓能够较好得担当起公民责任,努力奉献社会,那么政治经济就会在这个良性基础上进一步又快又好发展,反过来又会继续促进教育方向的改革,形成一个正面循环,在这个层面上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教育原因之所在;而对于君主而言“与民同乐”,“爱民如子”,那么百姓就会“民乐王之乐,忧王之忧”,上下一心,则就可以达到“势”上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对于现在中国而言,党的执理念就是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难处,维护群众利益”,从而老百姓也积极拥护党的政策,支持党的决策,时刻代表群众最根本利益,紧紧依靠群众,这正是共产党活力长久之所在,精神永恒之所在。

因此可以看出,在几千年,孟子的学说中,虽然有他那个时代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他本身已经突破了时代的局限,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已有了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的雏 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赞叹和敬佩的,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他选择了为那个时代的纷乱 中守护一方净土,尽管他仕途上的失意,但那并非是因为他过于清高,而是他明明可以选择 用霸道诡术取悦君王,但他依然愿意为了大义而精神殉道。他的人格修养,“善” “气” 持 而养,这不仅是一种身心修养人格的境界美,也是一种人格审美。行之以仁,待人以信,敬事以忠,在精神上达到充盈持泰,就可以对别人产生“善”的影响,从小及大,由微至广,就可以体 现出孟子在政治原则上的个体趋同的主体性,“格物,自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从个人而言意味着一个自由公民的健康状态,而整个社会而言就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共性的 个性体现,因此孟子的学说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因为思想的深刻不会被历 史风化,而会被历史铭刻。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总的来说,我对《孟子》的认识还是表面的,肤浅的,但是我深信,随着我的不断学习,在我的个人品格自我鞭策和在政治认知上进一步加深的基础上,我会更全面的了解它的思想 光芒,它的广博内涵,进一步体悟未来的人生和精神内涵。

孟子读后感【篇7】

孟子教育智慧心得

段婵玉利用假期,我仔细阅读了《孟子的智慧》一书,感受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和孔子一样,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要有自己的收获和看法。

尤其是学***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原则。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

因此,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我们必须坚持到底,不能落空。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他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暴露在阳光下一天,冰冻十天,也不能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有赖于学生的自学、专心和毅力,但老师不是无所事事。教师的作用是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一模一样,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

国学先生傅佩荣一直有“台湾版于丹”之称,拿到他的孟子的智慧,开始觉得这个选题蛮难的,他要讲孟子这个人,不单单将这个人,还要将这个人的理论,不单要把孟子的理论阐述的清楚,还要把这套理论和快乐的做人结合依赖,实在颇为不易。只有理论深厚于心,对孟子之语之行烂熟于心,且对古典理论博闻强记的人才能实现。

不过傅佩荣做到了,读完《孟子的智慧》,发现他将孟子这个人从千年前拉到了当代,拉近到读者面前,那么形象生动,诙谐与生活化,并且左援右引,将教育、修养、仁政等孟子的观点融合在故事里面,颇有深入浅出的效果,最难得是,最后一章“人生的快乐”结合前述理论进行了发扬,发挥,发展,将做人,做学问,做事的最终目的:快乐引进来,最后以“人”字能写多大作结点睛,回味无穷,意味深远……大家就是大家。

翻开《孟子的智慧》,一开篇,要讲的就是孟子这个人,孟母是很有名的一个人物,三字经里面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几乎中国老少都会背,于是很多人误以为孟子是单亲家庭,和孔子类似,不过不是,书里考证了孟子关于给母亲办丧礼的史料,证实孟父是一直活到孟子成年的。

我同意傅佩荣先生的理论:人只有提高能力,减少欲望,才能幸福。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功利至上的时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往往高估了自己的欲望。傅先生的理论,对我们是一个启示。

读了傅先生的博客后,他就去和北川的孩子们进行了深入的对话。所谓仁爱,真是可敬。比起国内的一些学者,确实也有点学识,可是沽名钓誉,勾心斗角,与人乱打口水仗的境界相比,算是难得了。古代称之为圣人,分为三种;

第一种,圣之清者,非常清高;

第二种,圣之任者,很有责任心;

第三种,圣之和者,很随和。

照这个标准,很遗憾的说,现代是一个也找不出来,反面典型倒是很多,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再过多少年之后,后人如何评论,实在很难想像,也不敢往好处想。况且,圣人者,能出现的概率本来也很少,圣人,大概这三个标准都满足,都可以成为神仙了。

所以,不追求做圣人,但求做人快乐,从内到外,建议不妨读读傅先生的书,你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傅佩荣教授笔下的孟子,是一个真诚的人,快乐的人----他的“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这样的人他的人生也是自信而快乐的。傅教授重新解读孟子的幸福生活。他所展示的孟子是一个全面的孟子:

教育,人伦,修养,人生等。并以他的朴素主义哲学观点为依据对现今人们的困惑一一做了点拨,古事寓今,启发人深思。可以说,《孟子的智慧》,既是国学书,也是励志或自我修炼的一本好书。

《孟子-告子》里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这条路却不去,失去了你的心却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真是悲哀!

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晓得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以前读书的时候,读到这一句,对“求放心”印象非常深刻。

其实这也是现在许多成功学,励志学上常讲的一句话:尊重为本,善待他人,真诚待人。以前做学生的时候,总是担心很多事情:

各种考试、班级排名、教师态度、父亲期望、兄弟姐妹期望、学校、专业、分数线、成绩单、同学关系等诸多方面。然后我去了社会,担心我挣了多少钱,谁更有前途,谁买了这栋楼,谁又结婚了,谁生了孩子等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焦虑、疲惫、无序、分散。

仔细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放不开,放不下,做不到孟子说的“求放心”,而把心力用在担心焦虑上。在孟子看来,这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一个心灰意冷的问题。一个实物比如鸡丢了,我们可以找回来,心迷失了,失心的人很多时候却还茫然无知。

“求放心”的这个心就是人性,人性向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如果“求”,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掌控自己的快乐,而不求诸于人。第九讲“人生的快乐”很值得反复研读参透。

如何才能有充满自信的快乐的人生?人生的价值何在?如何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答案是要“养”。要有修养。修养是成就自己。

到达某种程度之后,快乐就会由内而发,自然随之而来。

关照各人的内心,在快乐中成就立体的生命。在这一点上,孔孟是一致的。孔子说: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又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做君子就是做一个内心完善的最好的自己。当内心强大,开阔而坦然时,当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时,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生命的境界也不断得到提升。

提起儒家,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我们马上会想到孔孟之道。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一个简单的渠道去真正了解孟子的历史,清晰地学***的理论,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他是简单的把孔子的理论整理并系统化了,还是他有超越孔子的理论?

尤其是还流传着对孟子的误解,比如,孟子的好辩,如果他的理论真的可信,为什么他的仁政从来没有被帝王好好利用过等等。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阅读傅佩荣的《孟子的智慧》这本书。

傅老师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傅老师这本书不仅深入浅出的全方位的介绍了孟子,还结合了当今的社会,阐述了如何可以使现代人在如此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去重新找到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快乐与自信。

司马迁赫赫有名的史书《史记》中对孟子的评价是“道既通”。这足以说明孟子在理论上有很强的实力。孟子在《孟子》中不仅设法把孔子的人性论、修养方法、教育主张、仁政理想等全部阐释清楚外,还建立了儒家的圣人观,天命观和历史观。

给后人一个很好的平台去了解儒家,去了解孔子,这样不仅可以把儒家的精髓发扬光大,也可以让其长久不衰的流传下来。同时让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孟子创造了大量的成语,可见他的语言文字能力很强,可以用简短的四个字表达清楚一个道理,并且这些成语可以被大家耳熟能详,广为流传。

在这本书中,傅老师不仅把成语做了很好的解释,也找到了一些当时的历史资料来充实我们的理解,更好地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成语。

完全按照书中的道理去做是很难的,有些是普通人不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记住让自己变得简单快乐的一句话:万物皆备于我。也就是说生下来一切就都齐备了,里面就够了,外面都是可多可少的,没有什么是非要不可的。

以这样的心态生活就可以在快乐中成就立体的生命。

读完傅老师的这本书,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有了新的动力去成长自己,去实现自己。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悟,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处事原则,也都会给自己的原则找到合理的理论支持。

孟轲老先生是儒家学派的男二号,人们一谈起儒家,就会自然而然的将创始人孔丘老先生和他相提并论,称为孔孟之道,但孟子并不是孔子的学生,而是晚生于孔子一百多年的儒家第五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道:“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也就是说,从辈分上论,孟子是孔子的曾徒孙,但正是这样一位晚辈,却pk掉了孔老圣人的三千**,尤其是那其中精通六艺的七十二位高材生,成为与圣人并驾齐驱的“亚圣”,足见孟子思想的博大和精深,孟子的智慧既然可以承上,更可以启下,能够既往,一定能开来。

学***,向孟子求教智慧,是拜对了码头,而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就是带着我们拜圣人码头的引路人。

正如傅佩荣先生所说:“今天这个时代,是价值观混淆的时代,这个社会,被称作后现代社会。人们理想中的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这种理想幻灭了,当理想不再成为可靠的基础的时候,就是后现代社会的开始,所有被接受的都要重新质疑,这是后现代的口号,原来所有的价值观都放在一边了”。

没有了价值观就只能拿金钱作为唯一的价值参照物,所以后现代的人多多少少都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其结果是我们可以得到金钱、地位、权利和疾病,但最终得不到快乐,我们一生都在拼命的要得到什么,结果是得到什么都不快乐,因为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不懂得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不懂生与死的关系,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是不懂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说,后现代的我们尽管在物质上、信息上、享受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我们内心却没有一套系统的价值体系和哲学思想,幸福与快乐只是简单粗暴的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难怪我们总是不快乐,因为我们的内心太需要慰藉了。

儒家讲人性向善,从真诚开始,力量由内而发,所以快乐也是由内而发。所以我们学***、寻求智慧首先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快乐**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更不是别人的恭维与逢迎,那些虽然能使你得到一些快乐,但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长久而且让你产生严重的依赖。其次要持之以恒的修炼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处世的观点,将修身放在首位可见其重要,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修身是学习,而学***学生时代的功课,而在孟子看来,这样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修身不仅是学***实践,而且是要终身的事业。

孟子的理论是薄薄的一本书,但蕴含的智慧是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修身过程中发现和顿悟。所以傅佩荣的《孟子的智慧》是一把钥匙,是开启儒家智慧的准入证,真正的智慧还是要我们在读经典、勤修身、多养心中获得。

孟子读后感【篇8】

看完了深奥的后,我开始研读表现温`良`恭`俭`让`仁`信`义礼`智`信的孟子。看完后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将要降大任于你,你必须要多用心,多劳动,少吃饭,空乏你的身体才行。想想我自己,这四条原则中我又做到了哪些?就先说苦其心志吧!

翻开名人史,发现自己并没有勾践那么卧薪尝胆,就算是小事,我也不刻意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点我虽经常做家务,可没有哪次我是自愿的,少了那种主动性,我每次干活都有气无力的。饿其体肤更是遥不可及,少吃?多吃还差不多。至于空乏其身就更不可能了。这每一样都不可能,别提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了。虽然不能用古代的要求来约束现代人,但这做为目标却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汶川大地震引证了这句话,老天就是要降大任于中国,降给中华龙,地震不是痛苦,而是会心的动力!就像《真心英雄》唱的一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名师点评:你真不简单啊!小小的年纪竟能去读这样的书!你的读后感符合基本的格式要求。你能抓住最著名的一句话,得出自己的体会,并且还能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最难能可贵的你还把这句话的意义引申到国家这个层次,结合我们国家发生的“大难”,起到鼓舞斗志的作用。你的野心还不小啊,一心想要“天降大任”,即使不降大任也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啊。

孟子读后感【篇9】

他在看了我的日记并得知我多次将他以真名写进去后有些不满,便让我不要再提到他,实在不行就用灵来代替,他说他喜欢"灵"这个字,我问他为什么,他敷衍过去;我赶快喊来妈妈和妹妹一同观看。也许是沙眼的缘故吧,受不了强光的刺激,我很固执而又不甘心地哭了。朋友可能离去,书却是你我最忠诚的伙伴,时光不断流逝,阅读却让我们永葆精彩!

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承担意识的重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君主若把百姓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则。

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全部,因为他的思想,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透彻的,他的精神和气魄,犹如拨开云雾的万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1723年了,但我们局限于世的视野和眼识,亦能感受到他散发出的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