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最新读书心得报告五篇

最新读书心得报告五篇

发表时间:2023-12-28

读书心得报告。

“值得纪念的日子,世界因为有了你而更加美好,生日快乐!”每一个人的生日,都和他的父母、亲人、朋友有着重要的意味,发送生日祝福语是最常见的祝福形式。您觉得之前的生日祝福语太普通了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最新读书心得报告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心得报告 篇1

时光流转,孩提时的记忆像历久弥新的香料在空气中发散,朗朗的读书声伴着红色宣言在耳畔回响。而今,手捧这本《红色的起点》书卷,色彩斑斓的历史画面徐徐铺展,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历历在目、可歌可泣……

1921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毛泽东语),面貌为之一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追求。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产生的。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是毛泽东概括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而提出来的。“为人民服务”的提法,最早见诸于毛泽东关于文化战线、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的论述中,起初是用来强调无产阶级的文艺方向。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和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第一次使用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写下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用于悼念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全面阐明了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后,“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就成为共产党人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45年5月,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进一步提高到党和军队惟一宗旨的高度,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首次在为人民服务前加上“全心全意”四个字,进一步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制定的党章中第一次申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共产党人的宗旨观。党章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还强调了每一个党员都要树立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系列科学的论述标志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的完全确立。

忠实践行“根本宗旨”,立足岗位无私奉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就必须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练就过硬本领,争创一流业绩,体现时代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共产党员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同时也是社会劳动者中的一员,因此,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标准”,即:党员与劳动者,党员标准与职业标准。

首先,党员标准与职业标准是相互联系的。党员都是来自职业领域,都有相应的职业。职业活动是党员的主要活动,也是党员为人民服务和为党做贡献的主要途径。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共产党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实践和业绩,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敬业奉献,忠于职守,踏实肯干,开拓创新,模范遵守带有各自行业特点的职业标准。

其次,党员标准与职业标准的相互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两者约束的对象不同。第二,两者的规范范围不同。第三,两者的先进层次不同。

再次,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员要做到职业标准与党员标准的完美统一,用党员的标准统领职业标准。党的执政理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毋须讳言,同样也会在职业标准里有所体现。诸如: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开拓创新等。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不仅有职业标准,而且有党员标准;除了遵守职业标准以外,还必须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共产党员不仅要用职业标准规范自己的职业活动,更重要的是要用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职业活动。对于共产党员来说,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标准是最起码的要求。但决不能将自己的要求仅仅停留在职业标准的层面上,将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共产党员对于自己的职业活动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指导,规范自己的职业活动。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是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产党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意味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因此,共产党员要把本职工作岗位作为履行全心全意人民服务宗旨的主阵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一行。既要做一名好职工,更要做一名好党员。

读书心得报告 篇2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年级: 胡振华

号: 学习中心:

7*** 湖州011 —————————————————————————————

(考查课程大作业均由教师批阅,发现内容雷同或抄袭一律按0分计)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字数3000-5000字。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平时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养老金制度改革方向刍议

我是一名私营企业的员工,现在正在参加浙江大学本科教育远程教学,系统的学习了政治经济学课程。最近学习到了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分配关系的调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等篇章,结合目前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谈谈自己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体会和想法。

养老保险制度跟我们生活休戚相关,大家知道,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了多种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金和企业养老金两种制度并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缴纳或少缴纳个人养老保险金,企业等非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缴纳养老金比例过高,退休后事业单位退休金是企业等非事业单位人员的3倍以上,造成了社会的极大不平等。并且我国非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存在很多问题:

1.个人账户逐渐缩水

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从缴存比例上是缩水的,而这还未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2.替代率低无法保证退休生活品质 尽管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却在下降,目前企业养老金替代率已不足机关事业单位的二分之一,已低于国际劳工组织的最低标准。报道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保持在100%左右。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差距不断拉大。通常情况下,替代率至少达到60%(低收入阶层90%)才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达到80%才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质量。

3.空账造成社会保险压力增大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12年中国养老金空账达到24859亿元。空账规模迅速扩大,个人账户实际积累部分减少。养老金空账将养老金的支付风险转移到了后代,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也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

4.缴费率偏高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现期消费。目前世界各国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一般为10%,国际警戒线为20%。而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我国养老保险费率偏高,光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和员工加起来缴费所占工资基数比例高达30%,远远高于美国12.4%的水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给企业和个人的现金支出带来称重的压力

为了促进社会公平,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构建橄榄形社会,需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党的十八大提出“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党中央把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之一提出,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对近年社会关注的“双轨制”问题的积极回应。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大关于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的相关文献和文件,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应该兼顾四个公平:第一个公平问题,是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公平。一些流动性比较强、纪律性比较强的农民工群体就难以覆盖,这个特性是我们制度所存在的一个缺陷。1995年,农民工不到5千万,但现在是2亿多。这个制度的公平应就存在问题,最需要的群体没有被覆盖进来。第二个是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的不公平。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基本没有参加这个制度,所以被社会诟病为非常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甚至难以根治。

第三个是横向不公平。不同群体不同部门公平性是横向的公平,城乡之间这两个制度存在,也是一个重要的不公平的现象。也就是城乡制度差异太大。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否能够顺利把几亿农民工转移出来,这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2.按照十八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应该从几个方面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与企业总体一致的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模式,体现公平;二是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互济,均衡单位负担;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水平与个人历年的缴费水平、缴费年限挂钩,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更好体现整个职业生涯的贡献;四是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办法,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五是建立职业年金,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改革过程中,要做好新老制度衔接,力求平稳顺利。

3.制定切实有效的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制度以及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如果缺乏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支持,就会加重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最终会加重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也会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整个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为此,财政税务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和职业年金制度,在规定的缴费率条件下应允许60%可从企业所得税前列支,明确应从企业福利基金中开支,对行政机关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应从各级政府预算经费中安排,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应允许从事业收费中安排,并给予税收优惠。对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举办老年服务事业的,可以从人员培训、办公用房、文化设施等方面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和奖励政策,对老年服务机构的利润在规定用途的前提下给予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扶植养老服务社会化事业发展。企业和个人捐助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应允许税前列支。

4.杜绝延迟退休,增加缴费年限。延长退休年龄是各国解决养老保险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在我国提前退休司空见怪,养老保险制度和管理问题甚多,仅靠延长退休年龄难以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与其延长退休年龄,不如杜绝提前退休,严格按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可能比笼统讲延长退休年龄要好得多。实际上增加缴费年限是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最好方式,一些国家规定法定缴费年限要达到30年才能领取养老金,达不到法定缴费年限就要扣减养老金,而我国目前法定缴费年限只有15年,最简单的计算15年按工资总额的28%缴费,要满足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养老金发放,增值率最高也达不到要求,况且我国养老金年增值率不到2%。可见法定缴费年限过短形成了很大的养老金缺口,给政府财政留下了巨大的包袱。要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增加法定缴费年限迫在眉睫,如果说延长到缴费30年有困难,可以先延长到25年,将会大大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

5.采取措施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养老金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是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一个健全高效的资本市场又是养老基金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目前,沪深市场股票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拥有一批超大盘的行业龙头和绩优蓝筹企业。养老金可投资产品除债券、股票外,还包括各种类型的股票基金和短期债券基金。但同时,由于养老金关系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因此对于养老金的运作也应该格外谨慎。对中国股市而言,必须不断加强制度、机制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双赢,让百姓放心。

卑之无甚高论高论,以上是我学习政治经济学,结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写的一些体会。请指正。

读书心得报告 篇3

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之我见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一书,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成和变化、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直至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该书共分为八个章节,从中国经济改革顺序分时分类的为我们释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知识,承前启后,相辅相成,构成了统一的政治经济学框架。该书第六、七、八章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分配关系的调整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讲述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贫富两极分化、内需不足的严峻形势,社会保障制度范围的扩大、体系的完善现实要求。我将就该书最后三章结合自身所得谈谈心得。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都是事关国民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问题,对于维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个人出生直到终老,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已经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中利益失衡格局的形成,是多种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也是多年以来重财富增长轻财富分配、重鼓励部分人先富轻促进全民共享的结果,确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也绝非一日之功。

受历史、体制、利益格局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

存在很大惯性。一个健康社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呈“橄榄球型”的,那就是中产阶层占大部分,富裕和贫困阶层各占一小部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指出,“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先富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原先的设想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但是还远没有达到要求,分配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人口有限、保障水平低,可运用的资源有限,其对财富分配格局的调节作用也有限。已目前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例,我国约为12%左右,高收入国家普遍在35%甚至45%以上,中等收入国家也普遍在25%甚至30%以上,这表明社会保障在国家财政再分配中所占份额偏小,其对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有限。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收入分配改革的大背景下,特别需要全面认识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功能。因为以往大多强调通过社会保障来解除国民后顾之忧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忽略社会保障促使财富得到合理分配和普惠全民、实现共享的本源职责与功能;在现实中讨论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问题时,也存在着将社会保障局限于再分配领域并忽略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的现象。因此,重新全面认识社会保障的功能,不仅对这一制度的定型、稳定、持续发展有益,同时也对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与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益。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全球之冠。可我们仍面临着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大,城乡居民收入悬殊,不同岗位

待遇分化严重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对比显著,势必形成居民社会保障地域分化,更多的年轻劳动力流向东部发达地区,此现象进一步的掏空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资源。同时城镇与农村居民年收入比率悬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往往大于实际需求,更多的剩余资产用于储蓄,消费欲望不足;农村居民确因收入低而不敢消费,这就制约了将近8亿消费群体壮大。事业单位与非事业单位福利待遇不平衡使得人们的择业取向集中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剧了个人的就业成本。当前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主要面临以下四方面的突出问题(1)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难以适应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在五大社会保险中,覆盖面最大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参加该制度的在职职工加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还不到2亿人,相对7.6亿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总数来说,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仍然偏小。(2)社会保障资金的统筹层次低。按照目标要求社会保障基金要实现省级统筹,但从目前情况看除福建、陕西等少数省(市)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外,其余地区大都以市县级统筹为主。统筹层次低,造成社会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弱、基金调剂功能弱。(3)基本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目前,基本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存在着民政、卫生、社会保障部门之间政策分割、部门利益分割的矛盾和问题,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收入分配不平衡的挑战。(4)社会保障个人账户“空帐”问题严重。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初步缓解收入分配矛盾突出的状况。结合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反腐败力度,强化反腐败机制;完善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结合国有垄断企业改革,严格整顿国有部门,尤其是垄断部门的分配秩序,强化垄断收益分配管理,探索垄断利润全民分享的转移机制。铁道部的改革也许将是现今垄断行业市场化的先驱。结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企业经营者年薪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规范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增强事业单位收入和分配的透明度。结合财税体制改革,重建公共财政,加大财政向欠发达地区、向农村、向困难群体转移支付的力度;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纳税信息档案制度,加强偷漏税的违法成本,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跟踪和监督。

2013年,大学毕业生将达700万左右,毕业所面临的是严酷的就业形势,毕业即失业是当前大学生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相对而言,没有太多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也属于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其生存,最大化利用起这些智力资源也是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扩围、细化。

面对今下社会状况,缓解收入分配矛盾,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中国现实国情下,社会保障仍是调节收入分配的综合手段与有效工具,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须。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了改革普惠阶段,正在进入利益分割时代。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劳动关系的转变,流动人口与固定户籍人口的利益冲突,地区与城乡发展失衡的现实格局,都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应有的调

节和保障作用。社会保障并不只局限于传统认识中的再分配领域,而是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第三次分配中都可以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保障是调节收入分配的综合性手段,抓紧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可以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最佳切入点和立竿见影的有效工具。

纵观世界,可以发现这样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即在经济发展初期或者处于低收入国家阶段时,社会保障扮演的通常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补救国民生计的工具,虽然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着收入分配,但这种调节的范围与程度都是十分有限的;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阶段后,社会保障便不再是雪中送炭式的补救性制度安排,而是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国民福利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很自然地成为国家发展的追求目标;当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后,社会保障所肩负的实际上已经不再是补救式的稳定或安全工具,而是承担着调节收入分配并促使财富得到合理分配的职能。除个别国家外,虽然各国在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上有差异,但上述发展路径又确实明显地具有普遍性。

解决好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这两大问题,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民的基本民生问题,还将为国家长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从目前来看,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与全体国民未能合理地分享到国家发展的成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为此必须大力调节收入分配。由于社会保障是调节收入分配的综合性手段,因此,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不仅可以起到调节收入分配和保证国民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作用,从更长远的目标来看,还可

以通过它来最终迈向福利社会。

初、高中我们就已初步接触政治经济学这一类学科,其中内容多为简单的政治经济理论,所研讨的也多是简单的经济现象。在学习戴文标老师的著作之前,我总已自己浅陋的知识跟周身的人谈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时政事例。现在看来,自己其实坐井观天,贻笑方家了。如有不足,还请老师指正!

读书心得报告 篇4

让书香飘满军营,让读书充盈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宝贵的时间,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读书这个话题。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书香飘满军营,让读书充盈人生》。

说起读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说不完道不尽的道理,生活中有一种收获让人受益,那就是读书的收获,人生中有一种经历让人难以忘怀,那就是读书的过程。大家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凡学有所成者必是读有所得。

犹太人家庭教育孩子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当房子被烧光,财产被抢光时,你带什么东西逃跑?”对回答不出的孩子,母亲会告诉他:“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这一切都是智慧的产物。

有人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那么,也可以说一支不重视读书的部队是一支不可能打赢现代化战争的部队。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优劣、综合素质的高低、个人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书的多与少。

古人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长时间不读书就会缺乏文学气质,言谈举止都很缺乏修养,给人很差劲的感觉。这句话着重说明读

—1—

书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不读书的后果,甚至是会打败仗的。

读书可以提升人的品位、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无论怎样化妆和打扮都无法改变老去的事实,唯有读书能让人永远不老,能使生命之树常青。人,要想有气质,一定要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你穿再贵的衣服,买再高档的化妆品,仅仅都是外在的修饰,经过岁月的打磨,还是会像电影《手机》里说的那样“产生审美疲劳”。一个人读书读多了,内心就丰富了,感觉社会、人生、周围的一切是那么有意思、这么多姿多彩!跟着作者和主人公痛苦的时候,我哭过了,化作了一次沉甸甸的人生经历。看书看多了,你觉得自己不止活过一回,而是和书中的男男女女一起,活了上百回、上千回,甚至获得生命的厚度和审美的愉悦,人生多带劲儿啊!我常想:巩利和冰心都 75岁的时候,谁漂亮?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有一条“知识折旧率”是这样说的: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灵魂知道。确实,不学习,不思考,不实践,就会落后,被时代淘汰。

“选择了军人职业,就是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军人就是把你的生命、你的智慧同祖国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人是要有脊梁骨的,军人是要有军魂的,有了这种精神才会奋斗不息。奋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育人先育己,修身齐家,首先是修身。提升自己要有养料,要读书!”

—2—

一名现代军人,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说是我们每名官兵的看家本领。如何才能让自己不被时代的大潮淹没,唯有时刻不放松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专业技能的追求,才能强化读书的意识,抓住点滴时间提升自己。

军人读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职业上的挑战。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我们不要指望凭一张过时的旧船票登上今日经济大丰收的客船。军人怎样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的步伐?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把读书学习做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有一句名言说:“栽种思想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行为”。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生命更光彩,因为读书事业更出彩,因为读书人生更精彩。亲爱的战友们;改革发展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历史责任已落到了我们肩上,在党带领下我们如何书写新的历史篇章?唯有不断从书中汲取养分,做现代化的知识型军人,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3—

读书心得报告 篇5

拿起《红起点》这本书是一个巧合,也是一个惊喜,夏天的一个晚上,在图书馆陪们在图书馆里穿梭在一排排的书架上。突然,我的视线停留在这本书上。看了几页序列后,朗朗的阅读声伴随着红色宣言在耳边回响,低头看着手中的书卷,历史画面在我脑海中慢慢展开……

过去,我只知道一些简单的党史知识,通过历史教科书和一些电影碎片化。我只知道党的一大会址在嘉兴南湖船上。我一直认为一大的召开时间是1921年7月1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党的建设节。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逐渐了解到,一大具体会议的主要阶段是上海望志路106号和108号(李汉军大厦),然后转到嘉兴南湖船,一大时间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结束……叶永烈先生写的把我带回了那个难忘的烽火时代。时间就像流水。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我追求过去闪耀的波涛。那些人和事历历在目,仿佛他们从未离开过。

在这本书中,作者逐一描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风云人物。他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作者以客观的语气忠于历史事实。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不是它的纪录片,而是作者对这些领导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普通的党史书不同,作者在书中非常注重观察和猜测中国共产党一大所代表的性格。正如作者所说:我发现,如果他们不注意‘塑造’,他们自己的性格是非常独特的。他们一个人看起来不一样。例如,当他写陈独秀时,他洒脱、不羁、有才华、有争议的形象被写在纸上;当时,28岁的毛泽东性格稳重,看起来一副含而不露的样子。作者注意到了这类材料细节的真实性,并做到了尽可能少地漏掉平凡中的伟大行为和事件,将思想引向内心深处的秘密,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当时,领导人物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当时,他们觉得只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美德慧和美德,他们仍然清晰地阅读这本书,

其人如闻其声。

这本书也是近几年来,我阅读兴致最为浓厚的一本书,几天下来,让我慢慢的熟知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期中,我们国家所面临的严峻的内忧外患,以及所涌现的一批批新青年对新道路和新思想的不断探寻。“一大”使中国改变了方向,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红色的起点”,是15个赤手空拳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彻底改变了现在中国人的命运,所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和危险磨难,有坚定,也有动摇;有高洁,也有污浊;有忠贞,也有背叛,但依然成为引领中国历史的执政党。初创,一大批共产主义早期探索者的响应,到大批马克思主意者聚首,最后到共产党的艰辛成立。“一大”是党的诞生地,也是这本书的开篇,“一大”会址的找寻是充满波折与困难的,起初为了寻找会址,他们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找到后,又多次确定和排查,上级还专门派当时中共一大会议的见证者李达、董必武前来确定,最终经董必武确认,确定一大会址在李维汉家中一楼进行的,从而这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一大”会址。跟随着阅读,从中我感受到他们对党的热爱,做事的细心和有序性,也修正并丰富了自己在过去从书中或道听途说中所得来的那些凤毛麟角般的党史知识。

党的“一大”召开时间,自己一直认为是1921年7月1日。读了此书方知是在1921年7月23日至31日。而为什么我们后来把七月一日定为建党节呢?原来这是毛主席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是由两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毛泽东和董必武商定后所定,“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再如,对当年参加党的“一大”的十五名代表的人生之旅,本书都在不同的章节中一一有所叙述。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虽然不是正式的党章,但包含了党章的内容,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任务、纲领、组织和纪律,实际上起到了党章的作用,但在一大召开时,由于党处于秘密状态,一大纲领的原件没能保存下来。寻找“一大”文献这章节是最为神秘,也是最吸引我的部分,在书中仿佛给你一种历史的戏剧感——我们“一大”文献最初是在美国发现,这实在是让我匪夷所思,随着这层神秘面纱慢慢的被揭开,原来是陈公博当年潜逃美国时把“一大”带了过去,并翻译成了英文版,随后又在苏联找到了俄文版中共“一大”文献, 更奇怪的是在美国发现的和在苏联发现的文献内容中在第10条和第12条之间都共同的少了一条, 是起草者把第11条误编为第12条?还是手写稿中漏写了第11条?又或者是第11条引起很大的争议,付诸大会表决时被删去?尚还有很多谜团尚未被揭开,我想,这个历史之谜,要待有朝一日发现中共“一大”文件中文原稿时,才能判定。

在本书中,毛泽东的出现也极大的吸引了我,就在《新青年》杂志推出一篇又一篇彪炳显赫的雄文之际,在1917年4月号,登出了一篇《体育之研究》,此文作者的名字是“二十八画生”,而这位“二十八画生”正是后来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名字的笔画,正好28画!《体育之研究》是迄今发现的毛泽东公开发表的最早的文章,也就是说,毛泽东的“处女作”是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少年的毛泽东便显示的与众不同,先在湖南一师求学,后在恩师杨昌济的极力推荐下来到了北大,并跟随李大钊在图书馆当了个图书管理员,在北大短暂的时光却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大的新思想,新文化给他很大的影响,陈独秀,李大钊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探索者对毛泽东的思想根本性转变起来决定性作用。

回首这 97 年,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如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中,不需要担心战争,不需要担心未来。但是,现在细细想想,这些都是在各个时期的革命者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受伤,不怕牺牲,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敌人,浴血奋斗所换来的,这点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