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最新驻村民情日记(集合9篇)

最新驻村民情日记(集合9篇)

发表时间:2023-12-20

村民日记。

文件是在工作中必须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范文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成为了当代人热议的话题之一。您是否了解如何借鉴范文的结构模板呢?谢谢您的光临,生日祝福语网编辑推荐您继续阅读“驻村民情日记”,同时请收藏本页网址以便及时查看!

驻村民情日记 篇1

屈指算来到xx村已12天了。这些天来,走村串户,访贫问寒,与这里的村社干部、党员和村民谈心、交流、拉家常,收获颇多。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有贫有富,但更多的是贫困。农民们很辛苦,家家户户几乎都耕种着三十亩以上的耕地,有的还耕种四五十亩,这在我的家乡及好多农村是少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繁忙的生活。

但是这些天来一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即使生活条件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这些乡亲们一个个都活的挺有精神。写到这里,我就想起现在的许多城里人,吃穿不愁,但总拉着一张苦瓜脸,无精打采,生活在郁闷的世界里。我们的“上班族”们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一脸茫然,好似有无尽的烦恼。

在这里,我们与贫困户聊天,他们说有许多寒苦,但他们相信党和政府,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我想,这就是他们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缘由吧!

九点半时,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都到齐了。今天我们去走访的是三社,也叫松把社,距离我们的根据地村委马主任家还有两公里。我们向东徒步行走走十来分钟,眼前出现了一道大坡,这个自然村刚好社坐落在山腰上。放眼向前望去,这里都是一道道的大山梁,山成排、沟成行。我这时才突然明白,xx村的名称可能就是这样得来。顺着山坡土路向下继续行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三社。向下望去,废弃的庄廓随处可见,真正像样的农家不多,巷道里也不见个人影。一路上听老谢说原先这个社有26户,现在只剩10户。我们连走了三户,但家家都锁门。

在老谢的提议下,我们径直来到原村支部书记家。走进他家时,他正要出门去收割玉米,见到我们他很热情地让我们进屋。看上去家里条件并不好,像样的只有一台电视机,上边还赫然写着“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收视器”。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人说村上有个电视在孙x家,但大家都怕得罪人,谁也不愿去要回来。老谢说他家在这个社还算,以前这个孙书记工作干得也不错,青海《党的生活》还专门报道过他,可是后来群众反映不好,换届时没能当选。攀谈中我们得知以前他当过民办教师,如果再坚持两年就转正了。

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外跑车,收入也可以,但因为他们这个地方条件太差,已过结婚年龄的儿子一直说不上媳妇。他说这个社、包括整个xx村的小伙子们都很难说媳妇,姑娘们没人愿意到这个山大沟深的穷地方来当媳妇。好在他的二儿子很争气,现在上天津石油大学,快毕业了,工作已签约。

谈到村里的工,他说这里的群众有条件的想方设法自己搬走了,留在村里的都是最困难的,大家都迫切希望政府帮助他们搬出大山沟。我在心里想,xx村也算大村,整体搬迁不太现实,但是通过政府适当扶持鼓励自行搬迁还是可行的,作为帮扶工作组我们还是多反映吧!

驻村民情日记 篇2

昨天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说今天省委督查组要到xx乡检查指导驻村帮扶工作。为此,我们帮扶组全体成员放弃周末休息,从昨天就到村上,对近期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据我中青班同学、民和县委组织部张玺副部长说督查组到xx乡召开座谈会,是因为我们xx驻村帮扶组的近期工作比较扎实,是县上专门确定的。这个消息无异对我们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鞭策。说句实话,近一时期我们帮扶组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真心帮扶,也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我们走访农户,访贫问寒,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好评。

说完善工作,其实除起草书面汇报材料外也没什么具体补充的。只是有一点令我们比较犯难,就是通知说督查组还要了解对重点村投入50万元扶持资金的使用计划。说实话,市里召开动员会的时候提过这事,但是我们心存疑虑,没敢在村里公开讲,只是在私下里征求村干部的意见建议。所以昨天我们召集帮扶组成员及村“两委”干部,进一步探讨和商议此事,暂时确定将5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兴办村级养殖场或种植专业合作社。因为xx村种植全膜玉米已具有一定的优势,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且一半农户自发搬迁外出,村里有许多闲置的耕地。前两天征求村民们的意见时,大家也对兴办养殖场很感兴趣。

按照通知要求,督查组说先到乡上召开汇报暨座谈会,然后去村里,所以我们帮扶组成员和村“两委”干部早早赶到了乡上。到上午十点多的时候,督查组才到乡上,陪同检查的还有市、县委组织部的有关领导。会议在乡党委马书记办公室召开,会前我们已将书面的汇报材料和两份简报及民情日记呈给了督查组成员。督查组组长首先让我汇报。因为组长说普通话,所以我也用生硬的普通话汇报,但不照本宣科念汇报材料。我尽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汇报,生怕汇报长了让人厌烦。他们听的很认真,还不时地在本子上做记录。大概十来分钟,我的汇报完了。督查组长很高兴,说从汇报和查看简报及民情日记可以看出我们对村情了解得很透,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关于下一步工作的思路清晰,有想法,工作劲头十足,希望我们继续努力,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市委段广恩副部长也高度评价,说如果各村都象我们这样开展工作,民和县的驻村帮扶工作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接下来他们向村干部问了几个问题,但是看得出他们有点着急,可能是因为今天去督查的地方很多吧!临走时,他们说这次就不去村上了。我们帮扶组人员面面相觑,似乎有点遗憾。我知道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工作开展的不错,所以说不但不怕检查,而且真心希望他们去村上实地查看、了解。我想不去就不去吧!我们干工作也不是作秀。

在乡上吃过中午饭,我们速速进村。今天的计划是到小库土社的田间地头动员农户加快秋季覆膜,因为眼看地要封冻,大家都很着急。到村上后,我们看到那块地有人就去哪。村民都忙着整地,也准备抓紧覆膜。我们一边宣传动员一边了解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帮扶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在田间地头走访期间我顺便打听了一下这个社的特困户,大家都说冶素来么和马乙吉是最最困难的。冶素来么的情况我们上星期已了解,确实贫困,但马乙吉的情况我们还没有掌握,于是我们决定去看看。在村口我们直接碰见了马乙吉老两口,我们的老谢认识他们。马乙吉老人衣衫褴褛,身背一破麻袋,老伴手提一把破铁锨,跟在后面缓慢行走,咋一看两个人几乎象逃荒要饭的两个老乞丐。我们问他们家在哪?他说没有家,借住村里一外出人家的房舍。为了生存,他们今年种了6亩地,这两天他们拖着病下地收割。我们问他们是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时,他说因为交不起参合金,所以只为体弱多病的老伴交了。我说那你病了怎么办?他说活一天算一天,只能边走边看,没办法。我们又问是否领取农村低保金,他在摇头。听到这里,我无话可说,如果这样的家庭不能享受低保,那还有谁能够格呢?临别时我安慰两位老人说你们的困难我们知道了,我们一定会帮助的。回村主任家的路上,两位老人衣衫褴褛的形象总在我眼前浮现。我在心里暗下决心,这次乡上安排我们帮扶组调整村里的低保,我们一定要让低保享受给这些最困难的弱势群众。

(晚22时于xx乡xx村)

10月29日星期二天晴

这些天,我一直想怎么把xx村老百姓反映修路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因为从xx乡大庄村川杨公路至xx的8公里通村公路盘山而上,路面凹凸不平,曲折难行,严重困扰着山上的村民们。为此,上周我向单位的秦国祥主任和傅xx副主任求助,求他们出面协调解决,他们十分乐意,要求我先到民和县交通部门了解清楚,然后协调有关领导解决。为此,我和仲副乡长他们商议今天到民和县交通局去查查这个项目是否上报省、市交通部门。

一大早,我、仲副乡长和民和县委宣传部孟xx干事一起来到了县交通局。我们的孟干事在县上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他和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也很熟。但是我们到的不巧,办公室主任正在旁边的会议室开会,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值班的工作人员。孟干事让那位同志悄悄叫一下主任,说宣传部小孟来找。不一会儿主任来了,是个女的,很热情。我们说明来意后,她出门叫来一个负责项目工作的女同志,让他给我们查查。那位干事也很热情,让我们在主任办公室喝茶等会儿,她去查资料。不一会儿,她拿着一张表来了,边给我看表边说这个项目已上报到省交通厅,有望下达。但是,他说你们自己跑跑,项目可能批得早,没准明年能实施。听到这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因为我一直担心这个项目如果没上报,我的单位领导们不好协调。此前我心里一直有个打算,如果这个项目已上报至省交通厅,我就请求我们的傅xx副主任给省交通厅陶永利副厅长说说,他是傅主任的老部下,而且也是我在化隆县时的县级领导,这个事他肯定会帮忙。我详细看了一下表格,这个项目叫川杨公路至大库土公路,建设性质为改建4级,建设规模为8.35公里,计划投资292万。和乡上打的报告一对照,有点不一样。我仔细看了看,原来乡上的报告里面还包括从xx村另行通往川杨公路处的16公里改建路。乡党委马书记也给我说过此事,希望把通往大库土村的公路也一并争取解决了。

回到乡上我立即给马书记和梅乡长汇报了此事。他们让我给傅主任说说,后天带我们去省交通厅见见陶厅长。我当即挂通傅主任电话说了此事,他满口应允,让我们后天去西宁。

商量完去省交通厅的事,我顺便邀请马书记和梅乡长参加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明天来xx小学开展“萤火虫”微公益活动。他们很乐意,决定由梅乡长参加。

这个事也是我自从进驻xx村开展工作最欣慰的一件事,也是我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即将要办的第一件实事。为了把这个企业的捐助拉到xx小学,我再三劝说老师兼青海省慈善义工协会会员的朋友,并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到学校搜集整理文字和影像材料,及时上传给了他们。朋友也实心帮忙,很卖力的把这个事办成了,而且早上通知我明天就要来了,这让我十分感动。以前很羡慕他们经常开展公益救助活动,也有好几次想去参加。但一方面是因工作脱不开身,另一方面还是缺乏勇气的原因。做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本来是个好事,但不知为什么有时候心血来潮,但真的要去参加的时候,却总是缺乏一股勇气。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朋友们的爱心举动精神可嘉,勇气也可嘉,自己比起他们差远了。

(晚22时30分于xx乡xx村)

10月30日星期三天气阴

今天是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来我们xx村小学开展的“萤火虫”微公益活动的日子。早晨醒的很早,也许是有点激动吧!毕竟这是我们驻村帮扶组给村里要办的第一件实事。按照昨天的计划,我和仲副乡长到米拉弯高速进出口迎接来捐助的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的员工们,老谢、小孟、小罗负责到村学校安排相关事宜。

我们约定到达米拉弯高速进出口的时间为上午11时。他们计算的时间较准,刚过11时我们就在高速口接到了他们,共有11人,大多是年轻人,乘坐一辆依维柯快车。和他们打过招呼,我们带他们前行。经过乡政府时,我们给乡政府梅乡长和中心学校马校长打了电话,我们一起前往xx小学。

到学校门口时,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和村支部马书记、村委马主任、学校冶老师都带着学生在门口等候。大家下车相互见过面后,开始帮忙搬捐助物资。东西很多,有新买的棉衣、帽子、围巾、鞋、手套及各类学习用具和食品。听当慈善义工协会会员的朋友昨天给我透露,他们买的这些东西价值7000余元,对这个贫困的山区23个学生来说,这些东西已经很多了。将东西搬进教室,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发放仪式。仪式由我主持,我首先简单介绍了乡政府梅乡长及我们驻村帮扶组的同志们和村干部、学校老师。接下来由国网青海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的小李说明了他们来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她说:国网青海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开展的“萤火虫”微公益活动包括“微爱心”、“微心愿”、“微才艺”、“微资助”、“微电影”、“微笑脸”、“微书包”、“微书屋”、“微感言”、“微关爱”、“微直播”等内容模块,以每年度为一个周期,长期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帮助贫困学生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实现心中最纯朴的微小梦想,引导贫困儿童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她表示今后他们每年都会来看望这里的孩子们,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对我们举办的这个仪式,孩子们感到很好奇,一个个都瞪眼细听。坐在前排的孩子们还不时地望着摆在前面的零食,可能是眼馋了。

之后,我让中心学校马校长致欢迎词,学校冶老师致感谢信。冶老师写的感谢信揣在旧皮夹克的里面衣兜里,看样子是昨夜做了精心准备。信写的很实在,发自内心肺腑。听着听着,我突然间觉得这个老师太不容易了!他在这样艰苦的学校连续执教20多年,真让人难以想象。我又为自己前些天向乡党委政府反映这个老师上班不积极的行为有点后悔。毕竟他也有他的难处,为何不变个方式给他做工作呢?

冶老师读完感谢信后,他们开始发放捐助物资。那些年轻员工们纷纷动手,亲手给学生们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帽子,发放了新文具,学生们个个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还和学生们一起互动,唱起了歌,玩起了游戏,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检修公司负责工会工作的几位员工还向冶老师问这问那,认真了解学生们的家庭生活及学习状况。我也不失时机地向他们介绍这里的贫困状况,希望他们能长期帮扶并对村里的孤寡老人们给予救助,他们表示今天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触了这里的贫困,以后每年都会来这里帮扶救助。

当送走这些爱心人士,回想起今天的一切,我的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常说“助人为乐”,今天我也为自己能发挥长处,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好事感到了真正的快乐。

驻村民情日记 篇3

按照县里的部署,我院决定对长潭河乡中间河村经筛选出来的40余户贫困户进行扶贫帮困,按照每名干警联系一户的原则进行定期脱贫帮扶。

早上,我带领所分管的部门十余名干警前往中间河村认穷亲,结对子。由于修路,车子在宣恩到万寨的公路上颠簸前行,同事们久坐机关,看一路的茶园风光、闻扑鼻的稻花香气,远近处都是忙忙碌碌的劳作的人们,都很激动和兴奋,加之平常办案总感到枯燥,又因此次扶贫任务是县里安排的重要任务,所以都有一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之感。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议论怎么帮困的问题,有的讲是不是要干警自己掏钱接济?有的说我们是不是还要帮助他们进行农业生产?还有的讲现在农村日子应该好过,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多,有的讲洞坪水库大得很,打鱼卖都可以过得很好。我悠悠的说了一句:到了你们就清楚了,至于怎么帮扶,你们入户调查了就会知道怎么做了。车过张家垭,一片高峡平湖的风光呈现在同事们的眼中,一阵惊叹和拍照后,车在湖两岸的壁挂公路上蜿蜒前行,在提心吊胆中我们来到了中间河小镇。

中间河小镇是个移民村,二三十户人家围绕着盘山公路而建,由于移民大多外迁和在外打工,小镇上显得冷清而又萧条,早已闻讯的工作队书记和村干部在小镇上等待着我们一行,我们将贫困户名单拿出来后,工作队覃书记和村干部很熟悉的就将各户人家的位置告诉了我们,并对各户的贫困情况给我们作了简单的介绍,周围的村民也很是热心的介绍,在人们七嘴八舌中,我按照各户驻地分派了对象。刑庭艳姐和我就分派到湖对岸山坡上较远的两户人家。工作队覃书记用一辆破面包车将我们送到湖边后,又坐了十几分钟渡船后,覃书记给我们指着半山腰隐约露出屋角的人家说,那就是李自明(我的帮扶对象)的屋,上面一点就是符永家(艳姐帮扶对象)的屋。在渡口上等了十来分钟,从山间的沙石小路上下来一位背着背篓的中年妇女,自我介绍是李自明的妻子叫王延开。并面带羞涩的说,不好意思,我们家的情况惊动了县里来的领导(把我们当成县里的领导),给政府添了麻烦。当看到我们带的一些米面油后,更是连说不好意思。

沿着陡峭的砂石小路一路往上爬,我一边介绍我们来的目的,也一边听王延开介绍家里致贫的原因。王延开介绍,他家四口人,由于修建水库水淹,家中只有0.5亩责任地,男人李自明只好常年在外打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在海南等地做苦力,一年也找不到大钱;儿子成年了,但没安家也在外打工,但打工的钱,还够不到他自己花销;女儿去年才从卫校毕业,现在在宣恩城里给别人卖衣服,一个月一千来块钱,不够她自己用;王延开本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去年就住了几次院,常年需要药保养,光医疗费就用去了5000块,农活多了做不了。按她自己的话讲,看上去好好的,吃得玩得就是做不得。一路上她对贫困二字始终纠结,认为原来家里条件并不差,近几年主要是自己有病,加之女儿读书花费不少,所以总是入不敷出。她没有抱怨其他,反反复复就是讲自己身体不争气,拖累了家庭,也给政府添了麻烦。

在气喘吁吁间我们来到了她家,一栋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呈现在眼前,房前屋后收拾的干干净净,进入堂屋里面摆放的东西虽然杂乱但是很干净。女主人用帕子将椅子擦了又擦,生怕脏了我们的衣裤,搞得我和艳姐很是不好意思。按照此行目的我们对她家进行了详细调查。王延开一家居住在1994年建成一栋土木结构(180平米)中,耕种有五分责任地,由于村民大多搬迁,荒地较多,所以王延开就利用荒地养了4头牛,13头生猪。我问道,你身体又不能劳累,养了这么多牲口,吃得消吗?她无奈的说:么子法喲!还不是要下蛮,要吃饭,儿子还要安家,女儿要打发,给他们能创造一点是一点,尽我们老家伙的力,免得到时遭埋怨。交谈间,我们还了解到,王延开家,20xx年打工收入3万元,她养生猪卖了2200元,但女儿学费、他的医疗费和人情开支等共计支出33560元,家庭赤字1360元。

谈到今年,王延开表示只要自己身体稍微好一点,应该比去年要好好多,女儿不要学费了,家里应该会好起来的,同时她也表示自己给政府添麻烦了,但有信心今明两年打个翻身仗,不会久背贫困帽子。在我们的鼓励下,王延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谈到有么子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王延开带着农村人特有的朴实向我们提出,看能不能给他们家修一条公路,因为水淹之前,他们这里有一条通往中间河集镇的公路,现在水淹了,公路也没有了,进出只有靠渡船,且渡船一天只定时跑6趟,而他们几家进入只有从水路和外界相通,十分不便;另外由于库区蓄水,滑坡时有发生,她家修的院坝因为滑坡已整修了几次仍然没能修好。最后她又像是对我们说又像是自言自语,要是能整体搬迁就好了。说实话,对她讲的修路也好,整体搬迁也罢,我的内心真的没底。但走的时候,我还是诚心的对她说:你反映的问题,我会向相关部门提出,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把问题解决!

告别两户帮扶对象,我们搭上了最后一趟渡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我在想早上自己给同事提出的一个问题:我该怎么帮扶他们?

驻村民情日记 篇4

“只要村民能富,我们驻村干部,甘愿多吃苦,甘愿作公仆。”57岁的贵州省龙里县新水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肖进源不分昼夜搞调研、跑项目,干劲十足。目前,贵州全省有6000个这样的工作组,共选派了3万名干部深入村寨,输送智力引擎,聚合各方资源,帮助农村尽快实现全面发展。

贵州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最大的省份。省委书记赵克志说,现阶段在贵州“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就是到2014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坚持开展干部驻村活动,就是要重心下移惠及基层,打好农村扶贫攻坚战,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让干部更加接地气,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开展干部驻村活动,贵州已持续3年,一年一个主题,一年比一年深入。2014年底,正式开展“四帮四促”活动,要求干部深入基层,帮助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2014年深化“四帮四促”活动载体,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2014年在坚持“帮县、联乡”的基础上加大“驻村”力量,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3年来,全省共有6万余名干部奔赴基层推动发展、服务群众。

从“四帮四促”到“干部驻村”,贵州干部下基层的机制更加完善、投入更加有力、保障更加健全。原来只要求处级以上干部每年至少有1/3的时间到基层帮促,现在,要求所有省级干部都有帮扶联系点,省直部门一对一帮扶全省88个县(区、市、特区),千余名处长一对一联系全省1446个乡镇。驻村干部从1人增至5人,驻村时间增加到每月不少于20天,驻村工作经费从各部门解决变为省里每年给每村拨2万元。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选派和组建,科学而有针对性。贵州全省17672个村寨,每年集中力量帮扶6000个。其中,选择六成的后进村进行帮助脱贫改貌,三成的中等村给予促进发展提高,一成的先进村则加以扶持引领。驻村干部自觉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各显神通。

六盘水市钟山区文明办副主任、汪家寨镇吴家寨村驻村干部覃宇驻村进入第四年,期间四处“求人”,先后为村里争取150万元资金修路,争取20万元修缮便民服务大厅,争取1500多万元的中草药种植项目,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奔小康的“引路人”。

截至目前,全省驻村工作组共协调项目4500余个,筹集发展资金3.6亿元。

驻村民情日记 篇5

今天上午8点10分,冯**、杨**我们一行三人按照约定计划,继续走访,刚走到半路,突然下雨,不得不改变计划,驾车到**湾,由于到**湾山路坡陡弯急路滑,我们将车停在路边,继续行程。

沿着小路,一路打听,半个小时路程,终于到达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家。因为事先没有打招呼,他正在干家务和农活,打扫卫生、喂鸡、喂猪,简单了解情况后,他家也很拮据,除了喂养鸡、猪,土地也很少,种地也仅仅维持生计,父亲、儿媳和两个孙子都在家,房子是土坯和木头结构,房顶上晒着包谷,新建了一间太阳能洗澡间,退耕还林后政府补偿很低,家庭收入渠道少。

与杨**道别后,9点40我们继续走访,顺着山间小路,隐约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音,循着声音,一路爬山,沿途水沟生活垃圾随时可见生活垃圾,还有塑料瓶、塑料袋等垃圾汇聚在一起,20分钟后,看见挖掘机正在施工,扩宽上山道路,进展顺利,按照进度一个月后可通车到山顶,山上的`茶树可以有效开发。

返回驻地后,14点左右,村支书接到通知县明查暗访组马上到村委会,检查驻村工作队在岗情况,我们三人正好在办公室商量采山坪的工作计划报告,明查暗访组问了一些生活情况、前段时间工作开展情况和扶贫工作的想法、建议。今天很匆忙,也很充实,虽然忙点,也有收获,采山坪生活垃圾如何处理、怎样才能为村民增收等问题让我感觉肩上压力好大,如何改变采山坪的现状,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想方设法,尽自己能力做事。

驻村民情日记 篇6

回顾一年来的驻村工作,最难忘的是乡亲们那充满期望、真诚和信任的眼神,最心酸的是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员那噙着泪花的神情,最有成就感的是村里的巨大变化群众竖起来的大拇指,最开心的是每次回到村里,看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微笑。同时,工作上最难的是找准一条符合全村实际的发展思路,最苦的是如何调动全体村民的积极性,让老百姓信服,最痛的是缺少资金和技术,发展无从下手。

从驻村调查数据来看,全村约83%的农户从事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养殖,约4%的农户从事运输业,约6%的农户从事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种植,约5%的农户从事批发零售业,其余约2%的农户外出打工,并且多年以来几乎没什么大的变化。全村在册耕地约2.5万亩,全部为沙包地,非常贫瘠,一直以来,村民只能种植玉米和少量的豆类,进行结构调整的`空间极其有限。畜牧业养殖主要以养奶牛为主,去年年末以来,受国际、国内乳业发展环境不利的影响,某集团停止散奶站的收购,转向牧场和养牛公寓收购鲜奶,但全村3个屯无一处牧场,广大奶农受到巨大冲击。依据上述实际情况,我与村“两委”班子达成共识,破解全村脱贫致富的瓶颈就是奶牛牧场,全村急需建设一处标准化奶牛牧场,如果不能建设奶牛牧场,那么非但不能脱贫反而会致贫。

思路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落实。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规划建设一处标准化奶牛牧场,保守估计资金也要好几百万元以上,这么一大笔钱到哪弄啊,这可愁坏了我。记得去年的12月份,我回省民委向刘明主任汇报工作,并积极寻求领导的指示和帮助。翻开当时的心路历程,我清楚地记得,刘明主任在详细地了解了村里的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后,对我的下一步工作作出了指示,并就如何帮扶村民脱贫把脉开方,提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对策。刘主任指出,要想彻底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现实,必须充分利用村民的奶牛资源,大力扶持村民创建奶牛发展合作社,鼓励村民以资金入股或奶牛入社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并且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式,科学管理,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刘主任的话对我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按照刘主任的指示和要求,我回到村里,积极动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村民组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且多渠道宣传引导,号召广大群众入社、入股。截至目前,全村共吸引入社社员近300户,预计吸引入股资金100万元,同时,已经完成项目建设址,可研和环评等前期基础性工作。

夜暮深沉,思绪万千,听着窗外伴着秋风敲打着玻璃的雨声,每一声都像在敲打我的心弦,一路走来,有努力、有付出、有希望、有喜悦,同时也有困难、挫折和无奈,但更多的是收获回报。驻村一年,情系一生,这里是我奋斗和努力过的地方,这里有我的亲人和朋友,这里有始终割舍不掉的情怀。

驻村民情日记 篇7

10月28日星期一 天晴

昨天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说今天省委督查组要到xx乡检查指导驻村帮扶工作。为此,我们帮扶组全体成员放弃周末休息,从昨天就到村上,对近期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据我中青班同学、民和县委组织部张玺副部长说督查组到xx乡召开座谈会,是因为我们xx驻村帮扶组的近期工作比较扎实,是县上专门确定的。这个消息无异对我们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鞭策。说句实话,近一时期我们帮扶组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真心帮扶,也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我们走访农户,访贫问寒,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好评。

按照通知要求,督查组说先到乡上召开汇报暨座谈会,然后去村里,所以我们帮扶组成员和村“两委”干部早早赶到了乡上。到上午十点多的时候,督查组才到乡上,陪同检查的还有市、县委组织部的有关领导。会议在乡党委马书记办公室召开,会前我们已将书面的汇报材料和两份简报及民情日记呈给了督查组成员。督查组组长首先让我汇报。因为组长说普通话,所以我也用生硬的普通话汇报,但不照本宣科念汇报材料。我尽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汇报,生怕汇报长了让人厌烦。他们听的很认真,还不时地在本子上做记录。大概十来分钟,我的汇报完了。督查组长很高兴,说从汇报和查看简报及民情日记可以看出我们对村情了解得很透,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关于下一步工作的思路清晰,有想法,工作劲头十足,希望我们继续努力,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市委段广恩副部长也高度评价,说如果各村都象我们这样开展工作,民和县的驻村帮扶工作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接下来他们向村干部问了几个问题,但是看得出他们有点着急,可能是因为今天去督查的地方很多吧!临走时,他们说这次就不去村上了。我们帮扶组人员面面相觑,似乎有点遗憾。我知道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工作开展的不错,所以说不但不怕检查,而且真心希望他们去村上实地查看、了解。我想不去就不去吧!我们干工作也不是作秀。

在乡上吃过中午饭,我们速速进村。今天的计划是到小库土社的田间地头动员农户加快秋季覆膜,因为眼看地要封冻,大家都很着急。到村上后,我们看到那块地有人就去哪。村民都忙着整地,也准备抓紧覆膜。我们一边宣传动员一边了解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帮扶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在田间地头走访期间我顺便打听了一下这个社的特困户,大家都说冶素来么和马乙吉是最最困难的。冶素来么的情况我们上星期已了解,确实贫困,但马乙吉的情况我们还没有掌握,于是我们决定去看看。在村口我们直接碰见了马乙吉老两口,我们的老谢认识他们。马乙吉老人衣衫褴褛,身背一破麻袋,老伴手提一把破铁锨,跟在后面缓慢行走,咋一看两个人几乎象逃荒要饭的两个老乞丐。我们问他们家在哪?他说没有家,借住村里一外出人家的房舍。为了生存,他们今年种了6亩地,这两天他们拖着病下地收割。我们问他们是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时,他说因为交不起参合金,所以只为体弱多病的老伴交了。我说那你病了怎么办?他说活一天算一天,只能边走边看,没办法。我们又问是否领取农村低保金,他在摇头。听到这里,我无话可说,如果这样的家庭不能享受低保,那还有谁能够格呢?临别时我安慰两位老人说你们的困难我们知道了,我们一定会帮助的。回村主任家的路上,两位老人衣衫褴褛的形象总在我眼前浮现。我在心里暗下决心,这次乡上安排我们帮扶组调整村里的低保,我们一定要让低保享受给这些最困难的弱势群众。 (晚22时于xx乡xx村)

10月29日星期二 天晴

这些天,我一直想怎么把xx村老百姓反映修路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因为从xx乡大庄村川杨公路至xx的8公里通村公路盘山而上,路面凹凸不平,曲折难行,严重困扰着山上的村民们。为此,上周我向单位的秦国祥主任和傅xx副主任求助,求他们出面协调解决,他们十分乐意,要求我先到民和县交通部门了解清楚,然后协调有关领导解决。为此,我和仲副乡长他们商议今天到民和县交通局去查查这个项目是否上报省、市交通部门。

一大早,我、仲副乡长和民和县委宣传部孟xx干事一起来到了县交通局。我们的孟干事在县

上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他和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也很熟。但是我们到的不巧,办公室主任正在旁边的会议室开会,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值班的工作人员。孟干事让那位同志悄悄叫一下主任,说宣传部小孟来找。不一会儿主任来了,是个女的,很热情。我们说明来意后,她出门叫来一个负责项目工作的女同志,让他给我们查查。那位干事也很热情,让我们在主任办公室喝茶等会儿,她去查资料。不一会儿,她拿着一张表来了,边给我看表边说这个项目已上报到省交通厅,有望下达。但是,他说你们自己跑跑,项目可能批得早,没准明年能实施。听到这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因为我一直担心这个项目如果没上报,我的单位领导们不好协调。此前我心里一直有个打算,如果这个项目已上报至省交通厅,我就请求我们的傅xx副主任给省交通厅陶永利副厅长说说,他是傅主任的老部下,而且也是我在化隆县时的县级领导,这个事他肯定会帮忙。我详细看了一下表格,这个项目叫川杨公路至大库土公路,建设性质为改建4级,建设规模为8.35公里,计划投资292万。和乡上打的报告一对照,有点不一样。我仔细看了看,原来乡上的报告里面还包括从xx村另行通往川杨公路 处的16公里改建路。乡党委马书记也给我说过此事,希望把通往大库土村的公路也一并争取解决了。

回到乡上我立即给马书记和梅乡长汇报了此事。他们让我给傅主任说说,后天带我们去省交通厅见见陶厅长。我当即挂通傅主任电话说了此事,他满口应允,让我们后天去西宁。 商量完去省交通厅的事,我顺便邀请马书记和梅乡长参加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明天来xx小学开展“萤火虫”微公益活动。他们很乐意,决定由梅乡长参加。

这个事也是我自从进驻xx村开展工作最欣慰的一件事,也是我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即将要办的第一件实事。为了把这个企业的捐助拉到xx小学,我再三劝说老师兼青海省慈善义工协会会员的朋友,并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到学校搜集整理文字和影像材料,及时上传给了他们。朋友也实心帮忙,很卖力的把这个事办成了,而且早上通知我明天就要来了,这让我十分感动。以前很羡慕他们经常开展公益救助活动,也有好几次想去参加。但一方面是因工作脱不开身,另一方面还是缺乏勇气的原因。做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本来是个好事,但不知为什么有时候心血来潮,但真的要去参加的时候,却总是缺乏一股勇气。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朋友们的爱心举动精神可嘉,勇气也可嘉,自己比起他们差远了。

(晚22时30分于xx乡xx村)

10月30日星期三 天气阴

今天是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来我们xx村小学开展的“萤火虫”微公益活动的日子。早晨醒的很早,也许是有点激动吧!毕竟这是我们驻村帮扶组给村里要办的第一件实事。按照昨天的计划,我和仲副乡长到米拉弯高速进出口迎接来捐助的'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的员工们,老谢、小孟、小罗负责到村学校安排相关事宜。

我们约定到达米拉弯高速进出口的时间为上午11时。他们计算的时间较准,刚过11时我们就在高速口接到了他们,共有11人,大多是年轻人,乘坐一辆依维柯快车。和他们打过招呼,我们带他们前行。经过乡政府时,我们给乡政府梅乡长和中心学校马校长打了电话,我们一起前往xx小学。

到学校门口时,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和村支部马书记、村委马主任、学校冶老师都带着学生在门口等候。大家下车相互见过面后,开始帮忙搬捐助物资。东西很多,有新买的棉衣、帽子、围巾、鞋、手套及各类学习用具和食品。听当慈善义工协会会员的朋友昨天给我透露,他们买的这些东西价值7000余元,对这个贫困的山区23个学生来说,这些东西已经很多了。将东西搬进教室,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发放仪式。仪式由我主持,我首先简单介绍了乡政府梅乡长及我们驻村帮扶组的同志们和村干部、学校老师。接下来由国网青海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的小李说明了他们来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她说:国网青海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开展的“萤火虫”微公益活动包括 “微爱心”、“微心愿”、“微才艺”、“微资助”、“微电影”、“微笑脸”、“微书包”、“微书屋”、“微感言”、“微关爱”、“微直播”等内容模块,以每年度为一个

周期,长期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帮助贫困学生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实现心中最纯朴的微小梦想,引导贫困儿童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她表示今后他们每年都会来看望这里的孩子们,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对我们举办的这个仪式,孩子们感到很好奇,一个个都瞪眼细听。坐在前排的孩子们还不时地望着摆在前面的零食,可能是眼馋了。

之后,我让中心学校马校长致欢迎词,学校冶老师致感谢信。冶老师写的感谢信揣在旧皮夹克的里面衣兜里,看样子是昨夜做了精心准备。信写的很实在,发自内心肺腑。听着听着,我突然间觉得这个老师太不容易了!他在这样艰苦的学校连续执教20多年,真让人难以想象。我又为自己前些天向乡党委政府反映这个老师上班不积极的行为有点后悔。毕竟他也有他的难处,为何不变个方式给他做工作呢?

冶老师读完感谢信后,他们开始发放捐助物资。那些年轻员工们纷纷动手,亲手给学生们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帽子,发放了新文具,学生们个个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还和学生们一起互动,唱起了歌,玩起了游戏,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检修公司负责工会工作的几位员工还向冶老师问这问那,认真了解学生们的家庭生活及学习状况。我也不失时机地向他们介绍这里的贫困状况,希望他们能长期帮扶并对村里的孤寡老人们给予救助,他们表示今天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触了这里的贫困,以后每年都会来这里帮扶救助。

当送走这些爱心人士,回想起今天的一切,我的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常说“助人为乐”,今天我也为自己能发挥长处,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好事感到了真正的快乐。

驻村民情日记 篇8

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20xx年5月16日星期一中雨

找“穷根”开“良方”

农忙,白天,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早晚,入户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

我们到熊绍支家,他以核桃待客,笑容羞涩。刚从地里回来,泥土和雨滴的芳香尚存,他神采飞扬。

熊绍支38岁,熊家6人。住房由土墙砌成,为更宽敞,他加宽客厅。农闲,他外出务工,因无技能,体力活,低收入。农忙,回家种地,亩产不高,尚能自给自足。

我们鼓励他,为他谋划。

“按凤塔村现有条件,你认为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从今年开始,我摸索种植魔芋,但我不懂技术,只能参照图片资料进行模仿。”

“我们会努力协调政府开展种植培训,提供技术保障。”

“省交通厅来村里扶贫,为我们修致富路,地里的粮食不愁运不出去了。”

“路通了,要送孩子出去读书,走出大山。只要不等靠要,一定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

熊绍支一直想方设法变家境,他勤劳朴实,我们印象深刻。让老人颐养天年,让孩子外出求学,让家人吃饱穿暖——依靠这方世代养育自己的水土,才是他最长远的生计。

老党员刘海全,46岁,因贫至今未娶,与母亲、二弟、三弟和侄子共处一室。走访发现,凤塔村三代同居不分家、大龄单身汉等不鲜见,因病返贫、因残致贫等突出。部分贫困户住木楞房,人畜共居,防火能力差。有的“赘婿”因贫而走,留下妻儿成单亲。村民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足,意外伤害、亚健康、离婚等问题凸显。

夜深人静,工作队员结伴返回村委会。手电筒的光束照亮泥泞崎岖的山路,一把雨伞、一顶草帽、一个背包、一本笔记本、一份调查表、一双沾满泥巴的胶靴,蚊虫叮咬的一身“红包”止不住地痒,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浸湿了衣服。大家一边交流进村入户的收获,一边相互鼓励克服恐惧、消除疲惫。村民或许早已进入梦乡,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仍然历历在目,恳切的请求始终萦绕耳畔。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

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10月28-30日,中心“三访三化”工作队来到三眼塘镇黄茅新村,开展“一进二访、精准扶贫”工作。

二组青年村民金洪波,1998年在参加本村水利建设劳动中,被电排设备轧断了2个手指,落下了伤残。村领导向我们介绍,小金身残志不残,这些年来,没有向集体伸过手,要待遇要救助,而是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但因身体残疾,许多事不能做,家庭生活较为困难。

我们约见了金洪波,只见他身体瘦弱,个头不高。伤残的左手失去了大拇指和食指,仿佛让我们看到当年那受伤断指、血染工地的惨痛一幕。从他与我们初次见面的交谈中,我们知道这是个很有头脑、办事精明的年轻人。金洪波告诉我们,因为承包的田土不多,农闲时节在益阳、沅江两地贩运农产品。家里买了1台三轮摩托车,夏天贩西瓜,冬天贩桔子。每天3、4点钟起床,拉着货物到益阳农贸市场占摊位,因为这样可以省去租场地的开支。妻子在俏嘴巴食品厂做临时工,每月工作20来天。2个小孩加上年过七旬的父亲,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说,今年桔子行情好,自己熟悉销路,想收贮保鲜,春节上市时卖个好价钱,就是没本钱,如果有几万元贷款就好了。我们觉得这是个好想法!

工作队员、中心副主任张硕是个办事迅即的人,立即调动自己的关系,和信用社的负责人取得联系,落实了贷款事宜。我们和村支书周红兵等领导商议,由政务中心贴息,下月初为金洪波贷款5-6万元,支持他收贮桔子保鲜。我们相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和他个人的勤奋努力,4年以后,这个对象一定会如期进入小康,实现市委的既定目标。

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从乡上回村已四点多钟了,村委马主任夫妇二人下田挖洋芋去了。于是,我打算到村里转转,顺便了解点民情。

从村主任家出门不远,就走上了xx山梁。站在山梁上远远望去,xx庄乡及xx镇的许多村社尽收眼底。这里都是成片的玉米田,在夕阳的照耀下,黄澄澄的十分好看,不过大部分农田已收割。

这时我想起了我们人大秦主任经常给我讲xx山区推广双垄全膜玉米的事。他当时给我讲,以前的xx山区群众都是和海东的其他山区一样,大部分都种植小麦、豌豆等作物,对种植玉米想都不敢想。可是在前些年通过省上和地区的扶持,以及县上的大力推广,整个xx山区的大部分农村都大面积种植双垄全膜玉米,农民受益匪浅,是一场农业上的“*”。当时我还有点半信半疑,总认为海拔较高的干旱山区种植玉米不大可行。可是在今天看来,这不是神话,确有其事。就在前两天,我送财经城建委朱进成主任去中川乡时,就的的确确见识了。我们是从xx庄乡出发,又从xx乡翻越山岭抄近路,经巴州去中川的。所以看见了山上正在收购购的成片成片的双垄玉米带状田。

正在边走边想时,迎面遇上了一位回族老乡。打了个招呼后,我们闲聊起来。我问他以前对种植玉米怎么看?他说以前根本没想过种植玉米,也想不到我们这样的干旱大山里能种植玉米。说到这里,他感叹:这些年

党和政府确实好啊!就拿种植玉米这件事说吧,刚刚推广的时候,政府免费提供地膜、种子、化肥,乡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动员,但大家就是不种。现在呢?我们都尝到了甜头,大家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每年都在增加,我们打心眼里感谢政府。我说今年玉米的收成咋样?他说一亩地的玉米少说也能收入一千元以上,种植小麦的话,再多也只能收入个四、五百块,根本不划算。

这时,我又想起了我们秦主任去年让我在“两化”(化隆、循化)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中写:在浅山山区推广种植双垄全膜玉米的事。当时我还有点想不通,现在想来真有点惭愧啊!当时我对秦主任说化隆的干部、群众都可能没有积极性。主任说那是县上的领导们没下决心,只要领导干部们下决心,出实招,肯定能行。今天,我对主任的话彻底地信了!期望再过几年,我的家乡化隆也能看到漫山遍野金灿灿的玉米带状田!

驻村民情日记 篇9

今天,由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捐助爱善村那善屯内道路硬化项目正式开工了!早上八点,村民们就集合在村头,按照之前分好的小组,等待屯内道路硬化项目的启动。

爱善村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屯那善屯共168户,8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60%以上。多年来,由于屯内道路多为泥路和石路,无形中给那善屯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给全村的清洁乡村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自治区农村信用社唐诚希副主任和机关党委韦树相副书记多次带队来到爱善村实地调研考察。此次,区信用社投入了18万元对那善村内道路进行改造。这个让全屯人翘首期盼的民生工程终于可以得以实现,并在今天正式启动了。

“几年前我就梦见自己骑着摩托车走在这条路,直接到家门口”一名那善村民在工地上说到。再过一个月,他的这个梦就能实现了。这几天来,总有人提起这个村民曾经做过的梦。多年来,能够有硬化的屯内道路,能够让摩托车开到自家门口,何尝不是全屯村民的共同的梦。工程完成后,不但摩托车可以到家门口,就连村民出行常用的“马仔”车,甚至在有些地段小汽车都可以开进。

上午九点开始,村里三个片区就陆续出现了忙碌的景象。

按照开工前的精心设计和安排,整个那善屯分为三个片区施工。每个片区都由该片区村民出工,道路规格和施工步骤按照商定方式的修建。而在设计的方式和施工方面,村民们集思广益。我们也更尊重村民的想法,着重考虑村民日常出行的便利。根据平时出行的需要,也要考虑到道路的坡度、出行的人数、通行的车辆等多方面的要求。由于一些路段需要较大改造,地基的修正就需要进行三四天的工程量。

下午三点,第一批材料---道路涵管进场了。此次道路硬化项目中,那善屯要考虑生活污水的排污处理,彻底改变之前道路两边显现排放污水的现状。

村民多年来的愿望即将实现,村民们都积极参与,有的村民也作出不少牺牲,主动让出了一些道路的院墙。全村上下出现了全民总动员的热闹景象。

这个项目的启动,村民们无不发自内心的感谢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的帮助。在区信用社的资助帮扶下,以及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不仅要把这个工程做成是我们爱善村清洁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更是要把它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民生工程。